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永坪会师 三股铁流铸劲旅
  • 会师那天打胜仗老红军张力雄回忆华家岭战斗
  • 掩护中央红军主力长征的部队
  • 纪念长征·追寻长征精神皎平渡的九天九夜
  • 彭金山为毛主席当电话员
  • 鲁世贵见到“老乡”朱老总
  • 纪念长征 追寻长征精神大别高歌永向前
  • 伟业铸千秋 精神传万代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 红星照我去长征
  • 红军老战士张文16岁,我踏上烽火长征路
  • 最新热门    
     
    追寻长征精神光彩神奇的篇章

    在前,五团政委赵云龙牺牲,营、连、排级干部牺牲数十人。聂荣臻元帅曾说,红军打仗打的是干部,打的是党团员,每打一仗下来,党团员伤亡数常常占到伤亡总数的25%,甚至50%。这是红军军心团结和士气旺盛的关键因素。


      四渡赤水出奇兵


      发源于云贵交界山区的赤水河,蜿蜒穿行于川、黔、滇三省边界的崇山峻岭之间,北流汇入长江。1935年1月29日至3月22日,中央红军4次往来跨过这条河,进行大小战斗30多次,这就是四渡赤水战役。25年后,毛泽东对来访的英国名将蒙哥马利说,四渡赤水是他的得意之笔。

      “一渡赤水后,我们以为会北渡长江与四方面军会合。”96岁的老红军肖清友回忆说,“上级却突然通知不渡长江了”,因为川军有30个团布防长江。

      中央红军开进到云南扎西一带,在那里进行整编。整编之后,各级干部层层下放,师长、师政委下放当团长、团政委,团长、团政委下放任营长、教导员,营、连干部下放到连、排。甚至出现了“连长班”——三军团通讯班的10位战士,整编前都是连长。大家并不计较“官越当越小”,部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正如歌中所唱:“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91岁的老红军袁林回忆:“那段时间我们天天都在走。”

      红军的“走”不是逃跑主义的行军,而是敌变我变,“以走制敌”。为了寻求战略主动,毛泽东指挥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5天内连克桐梓、娄山关、遵义城,毙、伤、俘敌5400余人。王道金还记得当年的兴奋,“扁了好久的子弹袋,这下都装满了”。

      接着,红军大摇大摆三渡赤水,摆出要北渡长江的架势,把国民党重兵诱至川南,自己却“秘密、迅速、坚决出敌不备”四渡赤水,日夜兼程,南渡乌江,跳出合围圈。接着,佯攻贵阳、调动滇军,西进云南、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彻底甩掉几十万敌军。

      四渡赤水战役期间,军情瞬息万变,中革军委下达数十道行动命令。“部队在崇山峻岭间来回迂回转移,非常疲惫,但从上到下没有抗命不遵的,没有开小差的,一些行军中走丢了的也千方百计归队。”90高龄的老红军、原昆明军区政委谢振华说,“严守纪律是红军战胜敌人的精神武器。”

      伍修权在《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中写道:四渡赤水战役扭转了红军自长征以来一直被动挨打的局面,“写下了长征史上光彩神奇的篇章”。


      红色丰碑励后人


      “中央红军长征368天,在贵州127天,在仁怀就有68天。”仁怀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再海一路介绍着,把我们带到茅台镇,红军三渡赤水的渡口。昔日只有几间木构酒作坊的茅台镇,如今已有3万人口、上百家酒厂。隔着赤水河,茅台酒厂对面的山头上,红色花岗岩砌面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巍然屹立。塔身由4根立柱并合而成,高25000毫米,象征着四渡赤水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关系。

      一棵几乎遮盖了1/3河面的大榕树下,就是当年的元厚渡口。红军抢渡,在这里留下不少传为美谈的故事。2002年才故世的聂永珍,当年还是个15岁的童养媳。她在草丛中发现了一名红军伤员,就和父亲一起把他藏在一座炭窑里,整整养护了两个月。战士伤好后,她炒了10斤黄豆,让战士带上追赶队伍。

      古色古香的土城镇“长征街”,两旁的木板房门墙上,大多钉着“红军驻地遗址”牌子。街上有100多棵古黄桷树,华盖蔽日,给古镇平添一份宁静之美。老百姓说,黄桷树的生命力异常顽强,有一点水、甚至在有一点水汽的石缝,它都能长成大树,这秉性真像红军!

      一路上,我们走走停停,在二郎滩、太平渡等当年红军主要渡河处,参观一座座形制各异的纪念碑,还巧遇好几支“重走长征路”的队伍。赤水市委宣传部干部冯华勇说,今年他们接待的团队就有20多批,有数百名学生组成的“青春红军队”,也有大学教师组成的“薪火长征之旅”。 (本报记者 陈伟光 孙海涛)

    来源:人民日报 2006年10月03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