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跟我来”不同于“向前冲” 成红军屡战屡胜法宝
  • 一位老红军的长征传奇
  • 张震回忆艰苦卓绝长征路
  • 追寻长征精神湘西北的红色箭头
  • 专访老红军杨光明长征中拿笛子作为武器
  • 长征档案揭秘中国工农红军平汉线游击队
  • 红军记忆——李耀宇长征路上见到父亲
  • 纪念长征胜利邓小平披露红军的“真正优势”
  • 沧桑岁月改变不了感情思念 跨越72年的守望
  • 彝海不了情
  • 最新热门    
     
    红军长征找到自己的归宿 一张报纸决定命运?

    军不得不撤离了中央苏区,陕甘根据地的情况又如何?

      石仲泉:人们过去对陕甘根据地的认识比较模糊,总以为陕北红军、陕甘边红军、西北红军是一回事,只是称呼不同。其实他们不完全是一回事。陕甘革命根据地位于陕西省北部和甘肃省东部,包括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是谢子长、刘志丹等领导的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经过多年艰苦战斗创建的。

      这两块根据地建立后,国民党政府调集20多个团4万余人,加强了对根据地的“围剿”。为粉碎敌人“围剿”,1935年2月成立了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统一领导西北地区的党政军工作。同年夏,陕甘根据地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西北红军主力发展到5000多人,解放了6座县城,把两个苏区连成一片,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建立了20多个苏维埃革命政权。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为红军长征提供了坚实的落脚点。


      记者:那么,中央红军和陕甘根据地是否有联系?中央是否了解那里的情况?

      石仲泉: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之前,对陕甘地区的革命情况已有大致了解。1933年底,在中共陕西省委工作的陕西籍干部贾拓夫,代表陕西省委前往江西瑞金向中央汇报了西北的情况。后来由于得知陕西省委遭破坏,贾拓夫没有回陕西,而是随中央红军长征。长征途中,贾拓夫曾向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介绍了陕北红军的历史及当地的地理民情。他说陕北是个闹革命的好地方,那一带多属黄土高原,人民生活凄惨,一向有反抗和斗争的传统,刘志丹在那一带很有影响。


      记者:您认为是一张报纸决定了红军的命运吗?如果没有这些报纸,红军最终也能到陕北去吗?

      石仲泉:乍一看来,似乎是一张报纸决定了红军的命运,纯属偶然。其实,仔细一想,偶然中带有必然。

      红军长征时,既面临摆脱国民党军“围剿”的生存危机,又面临抗日救国的民族危机。在这样的形势下,1935年6月,中央-局在两河口召开扩大会议,确定了继续北上,在川陕甘地区创建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在哈达铺得知陕北有根据地,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二十五军,中央遂决定到陕北去落脚,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事实上,中央也一直在试图和红二十五军取得联系。1935年7月15日,正当红二十五军威逼西安之际,原鄂豫皖省委的老交通员石健民,冒着生命危险,通过敌人重重关卡,找到了红二十五军军部驻地。他带来了中共中央的几份重要文件和党中央的指示,带来了红一、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师,并确定继续北上的消息。红二十五军根据中央文件精神,立即决定到陕甘苏区会合红二十六军,争取陕甘苏区的巩固,直接有力地配合红军主力。

      正如黑格尔所说,“一个民族的生命结成一种果实,是因为民族活动的目的在于贯彻它的原则。”任何忽略事物发展进程,把复杂过程简单化的想法,都是有悖历史实际的。在哈达铺发现的报纸,印证了中央坚持北上方针的正确,并为红军找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落脚点,但不能简单地说是几张旧报纸偶然地决定了红军的命运。即使当时没有找到这些报纸,中央红军按此前俄界会议制定的计划行军,到靠近苏联的地区创建根据地,我相信,在北上途中,红军也迟早会获得陕甘根据地的消息,最终到那里建立革命大本营。


      记者:尽管不是报纸决定了红军的命运,但红军毕竟是在哈达铺确定了落脚点,它有什么样的意义?

      石仲泉:落脚点的确定,使中央红军近一年的远征终于有了一个归宿。如果说此前北上川陕甘,只是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即“定向”,那么在哈达铺确定落脚点,则起了“定点”、“安家”的作用。这是红军长征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它为使陕北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保存革命的基本力量,推动全国抗日民族运动高潮的到来,起到了关键作用。 (欧灿)

    来源:-报 2006年09月12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