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开国元勋子女谈长征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精神不灭
  • 长征中的新老“三人团” 屡陷绝境之后绝处逢生
  • 红四方面军发起四次进攻战役 “黄安”改“红安”
  • 长征精神赞走过雪山
  • 陈伯钧长征中的红军“干才”
  • 红军长征的酝酿过程 长征档案中鲜为人知的史实
  • 亲历红军三次会师
  • 二郎滩感悟“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 巧渡金沙江 “巧”在哪里?
  • 长征故事掩护中央纵队过湘江
  • 最新热门    
     
    赤水老乡唱红军

    告诉记者,习水作为红军一渡、二渡、四渡赤水的主战场,红军在此转战60余天,最终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红军在习水播下革命火种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便于口头传唱的红军歌谣,仅现流传于民间的就有近百首。红军歌谣除了清楚记载红军的战斗历程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史价值。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传唱在习水的红军歌谣,有的是当地群众创作的,有的是从邻县流传过来的。这些歌谣,真实表达了老百姓对红军的真挚情感。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打铁歌》唱道:“早打铁,晚打铁,从早一直打到黑。红军同志来哎!马刀钝了来安钢,梭镖断了拿来接。”这首歌就是当年从遵义流传到习水的,其作者是遵义县一个叫蒋锡臣的铁匠。他为红军修-、打大刀,与红军结下深厚情谊,便创作了这首歌谣,以此来表达老百姓支持红军的情怀。

      红军歌谣的产生是长征作为“播种机”和“宣传队”的直接表现形式,它给长征沿途镀上了一道耀眼的红色文化。记者由此想到,我们在认识长征伟大意义的同时,还应着眼于对红色文化及其价值的研究。否则,就可能留下历史的遗憾。(本报习水8月6日电 本报记者 姜兴华)

    来源:-报 2006年08月11日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