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红军长征出发后,留守部队迷惑了敌人一个月
  • “红军门板”背后的动人故事
  • 72年讲述“架桥传奇” 于都百姓拆门板架浮桥
  • 抚今追昔乌江渡
  • 破译国民党电报 长征提前近一个月
  • 一位老红军的博大情怀
  • 亲历红军三次会师
  • 二郎滩感悟“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 赤水老乡唱红军
  • 一双胶皮鞋——听红军老战士刘登远讲述的故事
  • 最新热门    
     
    血染湘江 从绝境中觉醒

    因。一是我党充分利用了国民党内部的矛盾。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设在江西西南的安远和信丰之间,由碉堡群组成,对缺少重装备的红军威胁很大。但红军事先同负责防守的国民党南路军总司令、广东军阀陈济棠的部队,秘密达成合作反蒋抗日协定,陈济棠的部队未做激烈抵抗,就给红军让了路。二是敌人防守部队战斗力较差。第二道封锁线在湘粤边境的汝城、仁化、乐昌之间,敌人虽然在这里修建了许多碉堡群,但防守的敌人主要是保安队,战斗力比较弱。三是敌人行动速度相对迟缓。第三道封锁线设在粤边湘南境内的良田到宜章之间。红军抢先占领了粤汉铁路东面的制高点九峰山,有效地阻击了围堵的敌人。

      红军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情况明显不同。一是敌人进行了精心准备。红军突破第三道封锁线之前,蒋介石已判明红军南进突围的战略意图,调集26个师、30余万兵力,在湘江以东布置了一个大包围圈。二是地方军阀作战积极。蒋介石任命湖南军阀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并亲笔给何键写信说“党国命运在此一役,望全力追剿”,有效地调动了何键“围剿”红军的积极性。三是参与作战的敌人战斗力较强。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滇军黔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

      记者: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红军仍然突破了敌人的围堵,靠的是什么?

      张理海:靠的是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陆定一关于这个问题曾经做过回答。他说,湘江封锁线的突破,全靠了红军指战员的英勇。当时一旦发生溃散,就可能招致全军覆没。但是,红军宁可整个连队牺牲也决不溃散,最后终于在广西敌军的背后打开了一个口子,冲了过去。

      湘江战役空前激烈。时任红一军团政委的聂荣臻,在回忆录中写道:战至下午,敌人从三面向我进攻,我军多处阵地失守,五团政委易荡平负重伤。这时敌军端着刺刀上来了,荡平同志夺过警卫员的枪,实现了决不当俘虏的誓言。四团政委杨成武同志也负了重伤。但经过一天拼杀,我军还是守住了阵地。时任红军营长的张震在回忆录中写道:湘江一战,我们团共伤亡400多人,几乎接近全团人员的一半,两任团长牺牲在这里。

      记者:红军虽然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但损失极其惨重,部队从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为3万余人。这次战役如此惨烈的原因是什么?

      张理海:这其中有一些客观原因,但当时领导人坚持错误路线是决定性因素。博古、李德不顾军事形势的变化,在敌人对红军的意图和行动路线已经了解,并调集重兵围堵的情况下,不听毛泽东等人提出的改变行动方向的建议,继续坚持去湘西北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方案,这等于让红军“自投罗网”。

      另外,实行大搬家式行军的做法,妨碍了行动。红军长征时,在执行错误路线领导的要求下,把大到军工机器、小到便盆都带上了,严重影响了行军速度。湘江战役时,红军曾有两次抢渡湘江的机会,但由于行动迟缓全都错过。

      再有,部队组建不合理。长征前,在错误路线影响下,红军组建了不少新部队,但不注意新老结合,结果新部队战斗经验不足,而老部队受到损失后,却没有得到及时补充,战斗力受到影响。

      记者:这次战役对长征的最后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意义何在?

      张理海:湘江战役为中国-党历史上发生第一次伟大转折提供了契机。这次战役的结果,让红军官兵更深刻地认识到左倾冒险主义军事指导的错误,为尔后的通道转兵、黎平会议特别是遵义会议的召开,使毛泽东重返领导岗位打下了基础。刘伯承在回忆录中写道:广大干部眼看反第五次“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与反第四次“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贯彻执行了错误的路线所致,部队中明显地滋长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日益显著,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

      这次失利还使红军甩掉了包袱,增强了机动能力,为胜利完成长征创造了条件。湘江战役中,红军的许多“坛坛罐罐”丢失了。红军领导也认识到搬家式行军的危害,要求检查携带的物资,不必要的立刻抛弃或毁坏,使部队得以轻装前进。

      (巩茗霏 本报记者 周奔)

    来源:-报 2006年08月01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