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吏治与士风 |
|
|
|
李存山
官场腐败与学术腐败,这已经是学人和百姓议论不绝的大问题。近来有一些读者进入“国学博客圈”,希望看到圈内的人义愤填膺、慷慨陈词地对这两种腐败进行口诛笔伐。但“国学圈”毕竟是一个讨论、交流国学研究的学术园地,于是一些来访者感到失望,有的愤愤然,有的甚至迁怒于国学,骂国学无用,甚或同流合污,更甚是腐败之源。
其实,就像农、工、商等在批评腐败时,仍然要务农、做工、经商一样,学者们在批评腐败时,也仍然要从事学术研究。就我而言,我的专业毕竟是中国哲学史研究,所以我不可能成为现实研究领域的一些针砭时弊的“公共知识分子”,也没能像担起学术正义大任的杨玉圣先生那样把许多精力用于从事学术批评。不过,我和大家一样,对于官场腐败与学术腐败也是深恶痛绝的。
我曾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在编辑之余写了三本书,其中有一本被人“明抄”了一半,还有一本被人“暗抄”了好几大段。前者因是“明抄”,证据昭昭,所以出版社赔钱了事。后者因是“暗抄”,所以我主要就作者的错误观点和学风不正提出了批评,但对方却马上反诬我“恶语中伤”、“血口喷人”,等我再加辩白,文章却已未经我同意就转到了另一个杂志,最后落得个学术批评的“蹊跷”(参见拙文《学术批评的“蹊跷”》,《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3期)。因我本人的经历和学术界不断揭出的丑闻,我也痛感学术腐败的严重,所以我也曾向杨玉圣先生学习,写了与我的研究有关的《学 < 1 >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