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曾国藩的洋务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 杨度的帝王术与宪政梦
  • 陇右文化的地域特征
  • 梁济和王国维新世纪的解读
  • 品读雍正如此君臣 年羹尧之死
  • 茅海建湘军与军事现代化背道而驰
  • 定海文化精神
  • “欧洲中心论”的破除与世界史的成立
  • 见识一种非意识形态化的法国革命史
  • 科学革命、李约瑟与中国的现代化
  • 最新热门    
     
    “读图”与“读史”

    孟晓旭



      5月份,读到《中华读书报》上关于《莫理循眼中的近代中国》的一组评论、回应文章(5月10日第13版、5月17日第9版),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不久,又读到南开大学的来新夏教授在《文汇读书周报》(5月19日第7版)上的一篇评论文章。我想接着各位先生的话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作为补充。 

      图与人类的文明史密切相关。早在文明的萌芽期,图画就以其直观明了赢得了人类的青睐,画图遂成为人类记事的最早方式之一。文字产生以后,图片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古代,“图”与“书”二字往往并连使用,所以有“图书”一词。此外,还有“河图洛书”的说法。这里的“图”大多指手绘图片,而现代意义上的“图”则包括照片。闵杰先生所提到的中国最早的照片——耆英照,其实是法国海关检查长于勒·埃及尔拍的,由于是银板摄影,所以看起来有些模糊。但照片是直接映像物体,比起手画图片更具真实性和准确性。 

      比起文字记载来,读图在发掘历史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可称“图像文献”者(来新夏先生语)——《莫理循眼中的近代中国》更是有其独特的意义。该图片集收录的就是经过编撰者悉心筛选的莫理循所拍摄和收集的500多幅照片。但它们的价值超出一般的历史照片,作为一个有敏锐*嗅觉的一流外国新闻记者和一个对中国颇为了解的旁观者,莫氏能够较好地选择记录当时有新闻价值、现在看来有历史价值的事物与场景。例如图片集中有一组照片就是记录1911年中国东北肺鼠疫情况的,从中可以看到当时防疫人员的装束已相当现代化,这对目前新兴的公共卫生学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图片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