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易中天品海瑞不合时宜的人
  • 应当如何看待义和团的排外主义
  • 曾国藩集团的社会来历
  • 从历史看人物 以刘邦和朱元璋为例
  • 近年来晚清-史研究新趋向
  • 廓清文学与历史的真实面貌
  • 亚洲史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 易中天品武则天这个女人不寻常
  • 揭秘大清国皇帝为何三朝接连绝后
  • 品读雍正如此兄弟
  • 最新热门    
     
    关于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的延续,文化作为历史的存在方式,塑造了群体的社会心理,体现了被社会群体所共同遵循或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而历史知识的思辨性又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过去的体验,由此可以延伸人们对社会、文化和环境变化的思考,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鉴别能力。如“二战”后欧洲各国对历史、对战争不断反思,人们对战争爆发的根源、引发战争的文化和思想基础,以及当时的国民心理和民族精神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战争、对历史的反思,是一种良知的拷问,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重建。德国前总统罗曼·赫尔佐克说得好:“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对其历史的彻底了解,它就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历史教育的启发性和现实性能够为人们提供宽阔的视野,提高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理解能力,培养人们对现代文化的-力,理解现实社会的文化风俗和道德观念的本质。 

      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讲述的是过去的传统,而传统又是社会的一种生存机制和创造机制,历史教育应该具有现代理念,培养公民的社会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历史教育所追求的现实目标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传统也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传统也就无所谓创新,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停留于传统就是固守。《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就说明了变革与发展的道理。历史教育能够培养公民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从而能够以理性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解决现实的问题。 

      三、能够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 

      历史承载着民族或人类的精神财富,历史教育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挖掘这种精神财富回应时代的要求。教育是一个事关国家国力兴衰的大事业,它能够帮助国民提高素质,挖掘人的潜在能力,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益于社会的人。历史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导向都注重了素质教育的培养,即培养社会公民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是历史教育的最高目标,培养公民健全的人格是当代历史教育的一个中心任务。历史如同文学、艺术和音乐一样,它的贡献是潜在的文化层面,历史科学是帮助人们寻求社会价值观的学科。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知识是为现代人和现代社会服务的,它涵盖了人类在-、经济、军事、宗教、社会和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记述,历史知识的丰富性决定了历史教育在培养公民健全人格方面具有积极的功能。史学往往以“寓褒贬,别善恶”为宗旨,历史文化内涵中舍生取义、重名轻利的思想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正如梁启超所说:“儒家舍人生哲学外无学问,舍人格主义外,无人生哲学”(《先秦-思想史》)。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历史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社会的灵魂,历史教育贵在培养社会公民能够具有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的和谐意识,把外化的社会文化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这也有助于我们创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 

      四、能够培养公民的世界意识 

      社会的发展依赖于教育,而教育应该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21世纪的历史教育,强调民族认同、文化尊重、自主选择能力等等,培养合格的世界公民。21世纪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的时代。人类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良好的人文素养,开放的思想意识,积极的参与意识,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历史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现实性要求是具有全球视野,帮助公民了解本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培养公民的世界意识和多元文化观,运用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分析人类社会的变迁史,确立正确的社会认识,积极面对和努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困惑。以人为本的历史教育,其现实性和思想性有助于培养公民的道德观念、发展观念和价值观念,有助于培养公民具有深远的历史视野和宽阔的世界视野。 

      当前,我们正在为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而努力,历史教育能够为我们提供人类累代的人生思考和成败得失,能够为我们塑造高尚的人文精神和品格提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史学中所蕴含的智慧,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源泉。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绥化学院史地系)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