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话说名利船与胡雪岩之道
  • 毛泽东评自比赵子龙 为曹操平反
  • 金代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
  • 值得关注的全球史
  • 独具特色的金源文化
  • 昭君文化及其意义
  • 保留对孔子想象的空间
  • 自然灾害与中国古代社会的治乱
  • 文化与文物
  • 唐史研究发展现状
  • 最新热门    
     
    东北地区近代城市化问题初探

    段光达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东北地区成为中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也成为当时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近代东北地区的城市化速度与进程有着鲜明的时代和区域特点。 

      首先,东北地区的城市化表现为一定地域范围内大批人口进入城市,城市数量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大,从而使该地区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自1668年(康熙七年)清政府开始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长期封禁的结果使这里地旷人稀,边备空虚。鸦片战争后东北边疆危机日益严重,因而咸同以后清政府不得不逐渐解除对东北的封禁,“行移民实边之政策”。至1904年(光绪三十年)东北全面开放,放荒招垦,大量移民的进入使东北人口激增。据统计,1840年前后东北人口为300万,1887年前后为535万,1910年前后则达到1841万。土地开垦也随之大量增加,1857年(咸丰元年)奉天省耕地面积1152.42万亩,吉林143.9万亩,黑龙江89.7万亩。1908年奉天达到6822.66万亩,吉林达到4932.41万亩,黑龙江2110.39万亩。清政府随之加快了东北地区的行政建置,府州县各级治所的数量迅速增加。咸丰年间到清末,吉林置县39个,黑龙江亦置县21个。这些城镇在以自身的行政功能覆盖所属区域的同时又按传统经济模式成为商品流通的中心,行政设置也就成为未来新的经济中心形成的依托,即为城市化的启动提供了空间上的基础和膨胀点。因此,咸同以来从“弛禁”到全面开禁造成的东北地区人口大量增加、土地开垦加速以及农产品日益商品化,构成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基础,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