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施琅史事探微
  • 绝情无理的两汉南北朝休妻制。
  • 圣旨原来也有假
  • 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新进展
  • “富贵未必可重 贫贱未必可轻”
  • 试论汉唐奴婢身份地位的异同
  • 诺斯替教塞特派与摩尼教--新刊《犹大福音》研究
  • 中国历史分期与秦至清社会形态命名
  • 香山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地位
  • “血滴子”与雍正特务*的真相
  • 最新热门    
     
    *运动让学术文化世家永远消失

    耿法


        中国文化史上有个奇异的景观,那就是学术文化世家现象。可以开出长长的一串名单,如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刘向、刘歆父子,班彪、班固、班昭一家,蔡邕、蔡琰父女,曹操、曹丕、曹植“三曹”,阮瑀、阮籍父子,颜之推、颜师古祖孙,王通、王勃祖孙,姚察、姚思廉父子,李善、李邕父子,杜审言、杜甫祖孙,杜佑、杜牧祖孙,苏洵、苏轼、苏辙“三苏”,李格非、李清照父女……近现代也有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祖孙三代等。然而上个世纪中叶以后,这一文化传承的独特方式中断了,学术文化世家已不再可寻。   近读《博览群书》杂志今年第4期发表的马斗全先生的《悲学术文化世家的消逝》一文,谈到“文化名门世家丛书”之一的《德清俞氏》的作者乃俞平伯的儿子俞润民先生,但他未能继承前辈之学而成为优秀学者,而且对前辈之学甚为生疏,古文知识明显欠缺,连一些并不难懂的句子也给断错了。也如马斗全先生文中所言,陈寅恪先生之女整理的《陈寅恪诗集》和吴宓之女整理的《吴宓日记》皆错讹较多而不胜惋惜。可见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当代社会的普遍的文化现象。
        那么学术文化世家为何消逝呢?原因当然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在于,新中国成立后*运动不断,大批判矛头首先指向人文学科领域,从批《武训传》、批《红楼梦研究》、批胡适、批胡风、反*,直到“文化大革命”,人文知识分子受影响的人数最多,比例最大。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国学大师莫要说考虑学术文化世家传承了,自己赶快检讨、消毒还来不及,以免祸及子孙。“文革”结束,进入改革开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