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充满喧哗的“炒古”中媒体丢失了什么?
  • 顾颉刚对中国现代史学的贡献
  • 河洛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 重审梁启超的启蒙思想
  • 美国东北亚政策的演变及根源
  • 毛泽东品题曾国藩
  • 全球视野下的晚明社会
  • 甲申年话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 顾炎武与徐乾学
  • 阿房宫成未成?烧没烧?
  • 最新热门    
     
    生活是治史者的教科书

    王家范


      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在近20多年里取得了长足进展,而且正在形成一个中西对话十分活跃的学术平台。然而,有些西方学者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估,很是出人意外。例如,麦迪森估算出1280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600美元之多;彭慕兰估算出1750年左右,中国平均每人糖的消费量为3.8磅—5.0磅,而在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及岭南地区,人均消费量则高达10磅(按今之折算标准,1磅约略等于0.45公斤)。由于这类耸人听闻的数据推演,是与打破“欧洲中心主义”、“明清江南世界先进”等新论联在一起的,因而不能不给予一定的关注。

      其实,生活比什么都真实。在我们的生活经验里,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数据的难觅以及数据的真实程度,常令学者不得不特别小心。时间越往前,问题就越大。至于像“人均收入”这样的“大概念”表达出来的经济意义,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说明民众生活的真实,更是存疑多于笃信。

      史学研究无疑非常需要社会科学(包括计量统计)的新鲜输入,但更要讲究进入历史情境。后者凭藉“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苦功夫,借助于史料,以实证回归“历史现场”。而一切数据的推算、逻辑性的解释,都只能依据史料事实陈述的可靠,都应该与特定的历史情境吻合。容易被忽略的是,治史者在选择与解读史料的过程中,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以及来自生活的社会阅历和经验性的观察能力,也对这一认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治史者因生活经历的某种局限,有价值的史料会在眼皮底下悄然溜走,有些则被明显放大,失误时或有之。

      明清时代,江南农民的日子过得比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