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宋代史学的两个发展趋势及相互关系 |
 |
|
|
刘瑛 罗炳良
在中国传统史学中,宋代史学以其深刻的历史意识与史学意识,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史学思想的角度看,宋代史学表现出义理化史学和考据性史学两个发展趋势。这两大趋势之间既各有特色,又相互联系。
一 宋代理学的兴起以及理学思想逐步成为宋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下,宋代一些史家不恰当地夸大了儒家义理思想的作用,突出史学的伦理道德性质,过分强调史学惩劝资治功能,而对于史实考证不求其详,不重其实,致使宋代史学呈现义理化发展趋势。宋代义理派史学具有如下特征。
——荣经陋史。义理派史家欲藉儒家《春秋》学的义理思想褒贬世道风俗,宣称史学的本质在于明道。北宋程颢与程颐曾经告诉弟子谢良佐说:学者不用儒家义理思想指导读史,就会令人心粗;而读史不知阐明儒家义理思想,就是玩物丧志!南宋胡寅撰《读史管见》,极力宣扬圣人明理以为经、纪事以为史的思想,认为史学的价值在于用经义以断往事。朱熹更明确地说:史家治史如果不用儒家义理思想作指导,即使饱读史书,考古今治乱,研究典章制度,也会胸无尺度,无益而有害。他们把儒家经学的义理思想凌驾于史学之上,认为研究历史无须从历史事实中得出理论认识,而是强调依据儒家义理标准评判历史,然后才能看出典章制度和历史事件的价值;如果不用儒家义理观念规范历史研究,那么历史上各朝代的 < 1 >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