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李煜钱俶留下的历史启迪
  • 从地域视野透析主流文化生成与传承 《齐鲁思想文化史》读后
  • 大力加强台湾史研究
  • 论中国古代的盛衰巨变
  • 展望考古学的前景
  • 稷下百家争鸣的学术成就
  • 乾嘉学派研究与乾嘉学术文献整理
  • 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若干问题
  • 两种“清官”观
  • 稷下百家争鸣的学术成就
  • 最新热门    
     
    唐代胡汉文化关系再认识

    “胡化”,而是异域民族的被“汉化”。至于奇珍异物等大量异域物质文化的传入,更不能从文化层面对汉文化传统构成冲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谓唐代社会的“胡化”,只是一种体现在民族文化表层现象上的趋势,而不能称之为“化”。正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我们不能将其称为“胡化”一样。在这种背景下,表层文化的异族化,不但不能改变汉文化的根本特点,反而可以丰富汉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弥补汉文化的某些僵化缺陷。因此,尽管有为数不少的唐朝士人沉湎于康国乐、安国舞,陶醉于胡姬、三勒浆,甚至穿胡服,戴胡帽,却不能据此推断他们已“胡化”。 

      就唐代社会来看,尽管也出现过“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的“胡化”风潮,在当时社会中一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还应看到,汉文化对异域文化并非是全盘吸收,一旦这种“胡化”触及到汉文化的根本,就毫不犹豫地大加鞭挞。即使就这种异族化的表层现象来说,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如君王的喜好、外部的压力等,某些现象可能会有暂时存在的空间,但在猎奇的新鲜或外部的压力消失之后,其最终必然会因为与传统汉文化的冲突而走向消亡。如源于中亚的“泼胡乞寒”习俗,在中宗、武后时期虽一度流行,但在此后的玄宗登基伊始,就以“妨于政要,取紊礼经”之名而取缔,即使没有开元初年的-动荡,其禁绝的命运也不可避免。中唐以后,由于“安史之乱”的原因,“胡化”几成叛乱的代名词,受到中原士人的大力鞭挞。如《旧唐书·舆服志》就载:“开元来……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竞衣胡服,故有范阳羯胡之乱,兆于好尚远矣。”在唐人笔记中,对当时社会生活中所呈现出的具有“胡化”特点的现象往往称之为“妖异”。 

      思想观念上的这种排胡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常有表现,如中唐时期就频频发生“杀胡”事件。这种对“胡化”的排斥,实质上反映了唐代文化的重新整合和对“胡化”现象的“汉化”改造。每一种文化都是各个民族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继承一定的历史传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创造出来的。各民族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并非一律并畜兼收,往往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不同文化中选取、比较而决定弃取。唐代社会中对“胡化”现象的抵制态度,就鲜明地反映出汉文化与异域文化的融合,也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根据汉文化本身的特点而有所选择。同时,这一现象集中出现在中唐时期,也反映了唐代对异域文化“汉化”改造的时代特点。经过中唐百余年间的融合同化,在晚唐时期,“胡化”与“汉化”的问题基本消失,汉文化传统中的道德观念、伦理思想等逐渐被入华异域民族所接受,从而导致他们在文化的深层面上发生变化,最终由异域民族而成为汉民族的一员。汉文化对魏晋南北朝以来入华异域民族的改造,在这一时期基本结束。 

      唐代社会传统汉文化和异域文化的融合,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瑰丽篇章,它促使古老的华夏传统文化再次充满生机。历史悠久的华夏文化,在这一融合的过程中,不但没有被“化”掉,相反,经过吸收各种外来文化后,更加辉煌灿烂,这正是大唐文化的魅力所在。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体系,完全有能力广泛吸收各种有利于自己文化发展的外来因素,同时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立性。对此,我们应该充满自信。
     文章评论信息:
    请您打分: 优秀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