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齐鲁为先秦最高文化区的历史考察
  • 岳飞“金沙寺壁题记”问题及其研究
  •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 徐州出土汉代玉器的历史价值
  • 从抗日战争看中华民族精神
  • 唐代对科场违规甚为宽容
  • 齐鲁世族南迁与齐鲁文化传播
  • 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若干问题
  • 唐代胡汉文化关系再认识
  • 李约瑟对中国文明的早期认识
  • 最新热门    
     
    编纂《清史》的两点刍议

    王曾瑜


        一、中国的基本国情是穷国,不少雪中送炭的事,并非有充足的资金。例如我国订立了义务教育法,但支援适龄学童就学,还须依赖希望工程。国家为了举办这一重大学术文化工程,支拨了相当充足的经费。但应当本着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尽可能多地节约投资,节余归公,并非支拨的金钱,务须想方设法,用完不可。衷心希望厉行财务公开、财务民主、财务监督,使修纂《清史》工程,成为抵制一切浪费民脂民膏的模范工程。

        也许是杞人忧天,因为已经听到了一些准备放手耗费民脂民膏的传闻。例如出国考察,搜索史料,当然并非没有必要。但应当让懂英文者去英美,懂法文者去法国,懂日文者去日本,懂俄文者去俄国,懂德文者去德国,对派出国者进行专业评审和外语考试。不懂外文者就不必滥竽充数了。

        二、正史是古人的观念,今人看来,只是史料。史料的价值,在于其原始性,这已是现代史学的常识。古代的正史其实也不知是第几手的记录,但传至今日,其价值无非在于原始性。因为没有更原始的史料可以取而代之。大致自《唐书》以下,由于今存有更丰富的原始史料,正史的价值就一代不如一代。《明实录》的价值所以高于《清实录》,因为今存有比《清实录》更原始的清档案等记录。晚出的、辗转传抄而成的《清史稿》,原则上已不应作史料使用。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