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清人笔记的史料价值
  • 被调整的“共和”史莫把《走向共和》当历史
  • 石头的宗教
  • 真实评说黄宗羲
  • 梁启超晚年对中国文化的思考
  • 历史研究中的“体验与想像”
  • 文学史的写法和文学批评的写法
  • 论史学遗产与爱国精神
  • 最新热门    
     
    武威出土的铜奔马不是汉代文物

      

        如果未发现重要文物,讨论只在专业范围里进行,当然不必广泛惊动。然而如果这是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的国之瑰宝,那就应当尊重群众的知情权。这时如仍对以讹传讹的现象听之任之,则有违专业工作者的良知了。  

        现在要说的是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铜奔马,这是一件大名鼎鼎、饮誉海内外、被选定为我国旅游业标志的重要文物。此马三足腾空,右后足踏一飞鸟。此鸟起初被当成燕子,故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后经学者指出鸟的尾端没有剪刀状分叉,不是燕,而是隼类猛禽。但也有人认为此鸟即《相马经》中所称良马“逮乌鸦”(速度超过乌鸦)之鸦。总之,飞鸟出现在马足下,无疑正反衬出奔马飞驰时的迅疾。但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同一侧之两腿同时凌空腾踔,而一般的马却只能同时抬起呈对角的两腿。前者被称为“对侧步”,是我国青藏高原所产浩门马、囊谦马之特殊的步姿。这样迈步不仅速度快,而且使乘马者无颠簸之感。在甘肃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墓壁画、韩国庆州新罗天马冢出土障泥以及唐太宗昭陵六骏石雕之“特勤骠”等图像上,都能看到它们迈出的是对侧步。说明此类骏马自古就备受重视,而最早反映出这种步姿的雷台铜奔马之可贵更不言而喻。  

        但出土这尊铜奔马之墓葬的年代,发掘报告给排在东汉末,甚至明确界定为“灵帝中平三年到献帝之世”,时间断限压缩到短短34年;于是“雷台汉墓”在文物考古界成了一个极响亮的名字。然而早在1992年,何双全就在《文物报》撰文指出,此墓之形制具有晋代的特点,墓中所出陶器、铜叉、铜削等和敦煌晋墓出土物类似;而所出铜俑、独角兽等甚至与武威旱滩坡前凉墓之出土物相近。所以他怀疑雷台墓不是东汉墓,时代应更晚些。但何先生当时未能举出一种绝对不见于东汉的断代标志物。他提的问题虽不容忽视,然而这些例证仍可被看作软指标,仍在一定程度上为游移性留下空间,故尚难以论定。又过了一年,在《中国历史文物》1993年第6期上,史学家吴荣曾发表《“五朱”和汉晋墓葬断代》一文,指出:东汉时的五铢钱有严谨的规格,直径一般都在2.5厘米上下,重量为2.5克左右。魏晋时则不然,这时充斥市场的钱币中,除古钱外就是地方铸币或民间私铸之钱,大小、形制各不相同。特别是一种“铢”字缺金字偏旁的“五朱”钱,应非东汉钱币。它的出现是一项断代标准,凡是出这种钱的墓葬或窖藏其时代必然晚于东汉。而雷台墓出土的小型五朱,直径仅1.6厘米,较之直径2.5厘米的东汉五铢相去甚远。同类型的小五朱又见于西安田王西晋元康时墓及敦煌祁家湾321号西晋泰熙元年墓;故雷台墓的年代亦属西晋。  

        将所谓雷台汉墓改定为雷台晋墓,将铜奔马的时代改定为西晋,不仅不降低这件文物的价值,反而在存世青铜重器颇罕的西晋时代中,更显出其独特的辉煌。
     文章评论信息:
    请您打分: 优秀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