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百年接力留学潮
  • 如何评价晚年康有为
  • 关羽的一生及其评价
  • 历史人物评价应遵从多民族国家原则
  • 慈禧、康有为的两面性及其启示戊戌维新百年祭
  • 汉口模式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 创新史书体裁 体现时代精神 清史编纂体裁体例学术座谈会综述
  • 论史学遗产与爱国精神
  • 武威出土的铜奔马不是汉代文物
  • 人类抗病史昭示·非典病魔终会被降伏
  • 最新热门    
     
    前后七子文学运动与明中晚期社会转型

    黄卓越


      前后七子文学运动兴起于明弘治初,至万历中期落潮,其所处时段恰与中晚明社会剧烈转型的进程相合,然而竟能波澜迭进,绵延近百年之久,当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及内在的某种合理性。但长期以来,学界对其评价却一直很低,尤其是因其提出的“复古”主张及后来遭到文坛革新派的排摈,竟至于被看作是与晚明社会发展趋势相龃龉甚至背道而驰的一种潮流。唐宋派、公安派对前后七子弊端的勘正遂被看作中晚期文学发展的一种动力学机制,这使得七子派的文学举动只能作为一种负面形象出现于研究序列之中。 

      所幸的是,这些年来在学界诸人的努力下,覆盖于前后七子身上的历史蒙尘正在逐渐揭去。就目前初步研究的情况看,对前后七子运动的肯定,不仅在于它在文学发展的链条上所具的不可省略性,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以文学的方式积极介入中晚明社会的文化进程。同时,也只有置于这一更大的语境中,才可能对它在文学层面上提出的一些动议有切实的把握,并可将其与公安派的一些思想取向贯通起来认识。关于这点,可以通过前七子在运动初期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加以考察,在具体的分析中便能看到,这些观点实已超出了“复古主义”、“形式主义”等的概念化评判与封闭式的流派限定,一直纵贯于整个明后期,成为后来思想展开的一条重要主线,并借此塑出了自身在重大转型时期不可轻易替代的理论形象。 

      首先是,民间性或民间化的思想。前七子的民间化关怀体现于他们的乐府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