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从专制说到告讦
  • 朝代与中国的国家概念
  • 黄宗羲定律与农村税赋
  • 历史人物评价应遵从多民族国家原则
  • 慈禧、康有为的两面性及其启示戊戌维新百年祭
  • 汉口模式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 创新史书体裁 体现时代精神 清史编纂体裁体例学术座谈会综述
  • 前后七子文学运动与明中晚期社会转型
  • 近年来清代政治史研究述评
  • 论史学的求真与经世
  • 最新热门    
     
    陈寅恪为什么不治清史

    名,闭门苦思,读《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将香港之沦陷与书中所载的汴京屈降两相比较,"所述人事利害之回环,国论是非之纷错,殆极世态诡变之至奇,然其中颇有不甚可解者,乃取当日身因目睹之事,以相印证,则豁然心通意会………"(陈寅恪著《陈述<辽史补注>序》)。"豁然心通意会"即是将世事与史籍两相会通,将现实与历史相融相释,再得出深刻的体会。当然这种体会是很残酷的,都是在围绕着"沦陷、屈降与亡国"之间。香港百年来非英即日,给恪老的印象不会很好的。而恪老既以"遗少"居(胡适评),西学学历极深,曾游学于欧美第一流学府,但仍极热爱中国文化,坚持中国文化本位论,反对全盘西化,讽胡适等留洋学人所作学问为"贩卖",自是不屑去挤在巴掌大的台湾与之为伍,"既不跨海入台,亦不过岭南一步"就自不足奇了。
        对于专制,恪老亦是十分痛恨的。如下诗:
        青鸟传书海外来,王X千版费编裁。可怜汉主求仙意,只博胡僧话劫灰。《青鸟》
        无酱台城应有愧,未秋团扇已先哀。兴亡自古寻常事,如此兴亡得几回?《哀金源》
        
        论及学术,恪老不治《清史》自是史学界一大损失,这点乃是共识。恪老不治《清史》应该与冰心不治《北洋》一样,都是怕动感情(恪老是"遗少",自不待言,冰心女士亦是北洋水师军官之后)。他主研的是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史,而攻研唐史则是为了进一步深入理解和认识近、现代中国,"中国之内政与社会受外力影响之巨,近百年来尤为显著……而唐与外国、外族之交接最为频繁,不仅限于武力之征战与宗教之传播,唐代内政亦受外民族之决定性的影响……近百年来中国之变迁极速,有划时代的变动,而唐代的变动也极为剧烈迅疾,如天宝以前与天宝以后便大不相同………"(摘自刘适、李涵夫妇《听寅恪师唐史课笔记一则》)。
        而恪老著《柳如是别传》的原因另有别说,据胡晓明说是"起因于抗战时在昆明得常熟白茆钱宅红豆一粒,晚年重萌相思,又极富浪漫色彩。"
        也不知是也不是,爱信不信。
        同期著作还有《论再生缘》,其时双目已经失明,恪老晚年的最后日子,以助手黄萱代笔,写成《寒柳堂记梦未定稿》,以记叙家世及父祖三代所经历之晚清政局,可惜其大部份在文革中散佚(无产阶级耍起流氓来,以此类毁经焚典之行为最恶)。是以黄萱曾感慨:"寅师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慨。"
        陈寅恪对治"清史"完全没有兴趣吗?非也,据其学生刘适先生言,抗战结束前一年,恪老即因目疾至盲,于医院动手术后,其生活不能自理,刘适先生即以入室弟子身份彻夜照料。谈及学术,刘适表示想研究甲午,恪老欣然首肯,并曰:"其实我对晚清历史一直是很注意的,不过我自己不能作这方面的研究,认真作,就容易动感情,那样,看问题就不客观了,所以我不作。你想要作,我可以指导你……"刘适先生的《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便是在恪老严格指导下完成的。从资料的收集、筛选都由恪老为其谨慎鉴定核实,每一章节的论述范围都由师徒二人商榷而定,从观点、立论至分析无不掺着恪老的心血。恪老治学之谨、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了。
        陈寅恪治学之严谨以及其晚年对晚清历史的态度,亦可由其著作中窥其一、二,如其作《寒柳堂集》,于"弁言"中曰"今既届暮齿,若不于此时成之,则恐无及。因就咸同光宣以来之朝局,与寒家先世直接或间接有关者,证诸史料,参以平生耳目见闻,以阐明之………既不诬前人,亦免误来者。知我罪我,任之而已………寅恪以家世之故,稍稍得识数十年间兴废盛衰之关键。今日述之,可谓家史而兼信史欤?"
        这也表明了他那时对晚清政局不涉及不研究的态度已有所改变,似乎决心在晚年时自己动手著述己所知的晚清史实真相。"任他嗤笑任他嗔",恩怨毁誉俱已罢,以恪老的学识及谨慎,自能公正存史,信待后学,如此则是我国学的一大幸事。惜乎哉!未及著作,便已"闭户高眠辞贺客",徒留后识泪沾巾,引为我中国学术的一大憾事。
          文章评论信息:
    请您打分: 优秀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