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高句丽与中国
  • 论唐代中外僧侣的海上求法热潮
  • 论历史上的宗教及其文化的相适应
  • 东林悲歌千古绝唱
  • 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
  • 中国古代有民主主义思想吗
  • 《大分岔》与中国历史重估
  • 谈谈史学翻案文章
  • 毛泽东的祖籍问题该到此为止了
  • 探清中华文明源头曙光 学者评眉县青铜器
  • 最新热门    
     
    “贞元醉汉”和“贞元朝士之感”补说

    人理解的重点所在。”(《寒柳堂诗》,《文史知识》2000年第4期)看来寅恪先生的用典及钱先生的评论关系到对寒柳堂诗的理解及对作者晚年历史意识的评价问题,还有再加讨论的必要。
        说实话,我初见“贞元醉汉”之语,立刻想到的是贞元间市有醉人,时以为祥瑞的故事,但因张之洞诗是咏琉璃厂的,遂怀疑或许是琉璃厂的掌故。问题既提出来,只好去翻检《广雅堂诗集》。陈寅恪先生引述的诗句,顺德龙凤镳刊本《广雅堂诗集》不载,而见于民国十九年影印《严范孙先生注广雅堂诗手稿·朝天集》,题作《过琉璃厂》。诗云:“毕董残装有吉金,陈思书肆亦森森。曾闻醉汉称祥瑞,何况千秋翰墨林。”严范孙注正引《邺侯家传》:“德宗播迁,人乏食,无酿酒者。后京师稍宁,有一醉人,聚观以为祥瑞。”又举《通鉴》二百三十二贞元二年:“时比岁饥馑,兵民率皆瘦黑。至是麦始熟,市有醉人,当时以为嘉瑞。”
        《朝天集》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之洞以两江总督入觐,充经济特科阅卷大臣时作。经历义和团起义、两宫播迁的变故,眼见兵燹之余,京师萧条,张之洞恍然有唐德宗时朱泚乱后的感觉,故《朝天集》诸诗多用贞元故事,寄铜驼荆棘之感。如《入对恭纪》云:“罪己亲闻吐玉音,孤臣惟有涕沾襟。久因郊垒惭旄节,屡被恩波入禁林。”《中兴》云:“流转江湖鬓已皤,重来阙下抚铜驼。(中略)神灵今有中兴主,准拟浯溪石再磨。”《过琉璃厂》一诗的“贞元醉汉”当然也是写“中兴”光景,意谓当年醉汉亦称祥瑞,如今厂肆重光,岂非皇朝基业迈于往古?而言下实有不胜凄凉之感。
        陈寅恪先生作为过来之人,自能张之洞的心境。当他闻说琉璃厂的旧书店全都改卖新书,不禁想到张之洞的诗句,感慨系之。当年张之洞感慨虽深,毕竟厂肆森森,尚存国故一脉,而今举国沉醉,千秋翰墨林也毁于一旦了。先生自居为独醒之人,茫然不知将来往何处寻访昔日的厂肆。这可以说是字面的意思。《朝天集》还有《学术》一首,写道:“理乱寻源学术乖,父雠子劫有由来。刘郎不叹多葵麦,只恨荆榛满路栽。”自注:“二十年来,都下经学讲公羊,文章讲龚定庵,经济讲王安石,皆余出都以后风气也,遂有今日,伤哉!”寅恪先生对此诗想必也心有戚戚吧,反正他的诗中是一再用刘郎典故的。如“前度刘郎更断肠”(《十年诗用听水斋韵》)、“桃观已非前度树”(《丁亥春日清华园作》)、“寻梦难忘前度事,种花留与后来人”(《戊子三月二十五日清华寓园海棠下作》)。虽然他终未作前度刘郎,但那物是人非的感慨却是常萦心头,挥之不去的。这也就是钱仲联先生所谓的“贞元朝士之感”吧? 
     文章评论信息:
    请您打分: 优秀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