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长江三峡人地关系的历史思考 |
|
|
|
蓝勇
由于三峡工程的上马,长江三峡地区在历史发展中的人地关系进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上的大峡谷很多,但像长江三峡这样绵延千里、两岸沉淀着五六千年人类文明的大峡谷却不多见。从204万年前的巫山猿人到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从“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文人唱叹到刀耕火种的畲烟缕缕,从二千多年前的新滩滑坡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葛洲坝水利工程,无不透露出人与自然在历史上的冲突与磨合,也让人们生出诸多暇想。
在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占72%,丘陵占23%,而平坝只占5%左右。这些平坝主要分布在长江三峡主流和支流两岸,其具体位置大约在现在的135—175米水位线之间。研究表明,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中叶的几千年间,沿江平坝台地是人类主要的生息繁衍之地。历史上三峡地区的主要县级城镇都设在这些地区,如汉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州、平都、临江、南浦、朐忍、鱼腹、巫县、泰昌、巴东、秭归、夷陵等都是如此。近来考古发掘的巴东旧县坪宋城遗址、白帝城下关宋城遗址、云阳朐忍县汉城遗址、云阳明月坝唐城遗址,都体现了历史时期人们近水而居的环境。由于环境的制约,长江三峡地区人口的发展一直受到限制,从汉代到清中叶,人口一直在50万至200万之间波动,人口密度一直在每平方公里5—40人之间;而三峡地区的农 < 1 >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