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商会史研究
  • 长江三峡人地关系的历史思考
  • 对东北沦陷时期妇女史研究的思考
  •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特征 兼论武汉早期现代化
  • 泉州港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两汉兵学的发展及其特色
  • 清末新政与民变浅谈
  •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汉化的历史作用
  • 明清时期的农业垦殖与环境恶化
  • 《楚简老子辨析》“五论”的创见
  • 最新热门    
     
    元代海上贸易的繁荣

    4),所获赢利,官取其七,商得其三。又如,马八儿国(印度泰米尔邦)盛产“金珠宝石”,贩运获利巨大,于是元朝政府就在元贞二年(1296年)将此项贸易收归国家专营。然而海洋广阔,商船出没不定,上述法令难以切实施行,颁行不久又废止了。 

        继而是官员与百姓争利。官员是舶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先是江浙行省的官员下海经商,继之“诸王、驸马、权豪、势要”(《通制条格》卷18)纷纷加入。官员之家“皆有舟”,派亲信下蕃贸易。百姓舶商以江浙富民为主,这是舶商的基本力量和主要组成部分,但深受权豪欺压。官员将钱款交给富民作本,勒令其稍带下蕃贸易,“回舶时将贵细物货贱估价钱准折,重取利息。”(《元典章》卷22)更有甚者,江浙行省丞相忙兀台公然派军队进港封船,强取财货。富民舶商为逃避损失,或在船只进港前“走泄细货”,或利用僧道享有的免税权,在其船中夹带货物。而官员本就“恃势隐瞒作弊”,不依法纳税,致使国家税收严重流失。至元28年(1291年)忽必烈决意整治市舶司,并很快出台了《市舶则法》。“则法”对违法行为制订了惩罚办法,并设立了保护百姓舶商的条款。选廉正者任市舶司官员;各衙门不得“差占”舶商船只,“永为定例”;商船进港,不许“权豪势要人等诡名请买”;同时,免除舶商、艄水之家的一切杂役,以示朝廷体恤之意。 

        由于“则法”维护了百姓舶商的权益,因而“富民往诸蕃商贩者,率获厚利,商者益众”(《元史》卷205),海上贸易呈现繁荣景观。然而,到延元年(1314年),因出口量超过海外市场的吸纳能力,以致出现“中国物轻,蕃货反重”的现象。元朝政府采取了干预措施,限定“发舟十纲,给牒以往,归则征税如制,私往者没其货”。限定出海船只,以减少货物出口量,到至治三年(1323年),问题已经解决,限制取消。从此,海外贸易进入稳步发展状态。 

        海上贸易的发展繁荣使元代交钞成为一种国际间使用的纸币。元人汪大渊曾附舶出海,归来著《岛夷志略》,记载在交(越南北部)、罗斛(泰国南部)、乌荼(印度奥里萨邦北部)等地,用交钞与当地货币折兑使用,并称“甚便民”。这既反映了元朝的经济实力,也说明舶商与各国在贸易中建立了友好的互信关系。 

        海外贸易促进了元代造船技术的进步。在宋代,最大商船载货5000石,舱内货物交相叠放,“无少隙处”,各客商占地数尺,“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萍洲可谈》卷二)。而到了元代,9000石的船已很平常。泉州的造船技术更是令西方旅行者惊叹,船底有独立隔舱,全船上下四层,“公私房间极多,以备客商之用,厕所秘房,无不设备周到”(《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三册《游历中国记》)。领先的造船技术,让中国舶商使用着当时最先进的船只。 

        据《马可波罗行纪》载,元朝使者曾两次登陆马达加斯加岛,果若如此,中国船只于元代已到达非洲东南海域。可见,元代商船的航行海域已相当广远。当时,在今越南沿海,南洋诸岛,印度东、西海岸,乃至波斯湾等地,都有中国舶商活动的足迹。 

        繁荣的海上贸易促进了元代航海业的发展,也加深了时人对海外世界的认识,这是中华先民勤劳智慧的体现,并为郑和下西洋奠定了基础。遗憾的是,到了明初,明太祖严厉打击江浙富民,削弱了组成舶商群体的社会阶层;继而明成祖禁海,“片帆寸板不许下海”,阻碍了海上贸易的继续发展,关闭了对外联系的通道。到明代中叶,中国便丧失了航海及海上贸易的世界领先地位。
     文章评论信息:
    请您打分: 优秀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