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突厥汗国和6、7世纪的中东亚-态势
  • 明朝灭亡的真相
  • 义和团和现代器物
  • 论汉儒知识分子的权力穿孔
  • 史学功能的社会化
  • 清史学者认为电视剧《康熙王朝》是伪劣之作
  •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法律透视
  • 汉奸的思想渊源
  • 中国史学现代演进的四行程与三流派
  • 木兰·花黄·卧女枕
  • 最新热门    
     
    神话·传说·历史



        从这几句话中至少可以看出颛顼的两大建树,一是建立了祭祀制度,并赋予了祭祀制度相应的内涵。

        相传自古虽然神人有别,但普通百姓仍可以通过祭祀,把意见上达天庭。而颛顼为了巩固自己的首领的地位加强自己的威信,颁布了命令,只有他自己和他授权的少数的人才可以祭祀,和上天做交流。为此他命重为南正,专管天地鬼神之事,命黎为火正,专管人间之事。从颛顼的“绝地天通”开始,有了专职的巫师。这就产生了早期的贵族――巫觋阶层的出现。巫觋之人必须具备一些主观条件,即聪明圣智,拥有超乎常人的感觉能力,神明降附其身是巫觋角色的认可和体现。女成为巫,男城为觋。

        但是正史里还有另一套说辞。《国语·楚语下》:“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 ”说他是因为一是九黎的后裔不服从他的领导,一是当时家家户户都可以祭祀神仙和祖宗,所以把当时并不丰富的食物和有限的资源拿来祭祀,以至于民生匮乏,所以他下令只有他和他任命的专职的巫师才可以祭祀,所以才有了通天绝地之说。

        即使排除了喜欢正史美化祖宗的嫌疑,单单就这两种观点来看,我还是比较赞成前一种。因为当时处在氏族社会的中晚期,社会正逐渐向奴隶社会发展,而氏族首领也逐渐从一般的氏族成员中脱离出来,为了加强氏族首领的威信,也为了缔造一个特权阶级,从而垄断了祭祀的权利,从此,一些氏族领袖可以假借上天的名义来为自己谋求私利了。

        二是制定历法,也就是颛顼历。秦赢政建立秦朝时,使用的就是颛顼历。颛顼命重和黎二人编制历法,开始将一年定为360天。颛顼定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这时的“元旦”,实际上指的就是现在的春节。后来,这个叫法被沿用下来,但所指日期却总是在不断变化。据《史记》记载,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朝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时,则又规定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到了近代,西洋历法传入我国,元旦一词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辛亥革命后,我国把正月初一改称春节,把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但当时却不称元旦。直至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才将阳历1月1日正式定名为元旦,并成为国家的法定假日。至此,我国才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把位于岁首的1月1日这天视为新年之始。

        颛顼帝时期可能是父系氏族最终取代母系氏族的转折点,历史上说颛顼帝制定出各种礼仪制度来教化人民,规定兄妹不准通婚,这点到符合优生学的观点,无可厚非。但是他规定女人在路上遇见男人必须先回避,不然要拉到十字大街示众,就让人特别是女人有理由唾弃他了。

        颛顼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大事就是和共工之间的一场战争。黄帝和蚩尤当时的战争虽然使南方的九黎部落暂时归顺了黄帝部落,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心存二心。颛顼的绝天地通,使共工等九黎族首领失去了直接受天命的权利,所以共工再也无法忍受,起兵造反。

        共工也不是籍籍无名之辈。共工是炎帝后裔。主要活动在今天太行山东麓冀州一带。而且他司水,是水神.。《山海经》和《荀子》里记有“禹伐共工.”;是指禹改变的共工治水的办法,以疏导代替了堵截的方法。此外,《左传》《管子》和《淮南子》又讲“共工之臣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

        也有人说共工的是和祝融大战一场,因而把天撞了个大洞,女娲才需要补天。但是,女娲补天应该完全是神话传说,到是祝融,确有其人,就是颛顼手下的“黎”,司火。作为颛顼的手下,和共工之间的战争也应该是在情理之中。

        至于颛顼和共工之战结果自不必说,当然是颛顼赢了。共工一气之下撞死在天柱山上,从此,天柱山变的残缺,因而改名叫做不周山。

        也许中国向来有成王败寇的说法,所以共工也落下个不好的名声,说他凶残成性,刚愎自用等等。其实,共工和颛顼的战争也好,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也罢,都是部落首领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甚至权利的战争,毕竟没有谁注定应该服从谁,谁有注定可以领导谁,套句陈胜的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而且由于蚩尤被认为是苗族的先祖,在苗族的神话和传说里,蚩尤是一个英雄的人物,而且还受到人们的祭祀。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辑本《皇览·冢墓记》:“蚩尤冢,在东平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尺,民常十月祀之……”而黄帝则成了还是一个攻于心计的小人。

        话题扯远了,重新回到颛顼这里来,其实颛顼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不同的面貌。例如在以记载志怪为主的《山海经·大荒北经》里说:“有鱼偏祜,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即颛顼是一种类似今天美人鱼之类的生物,我也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玄机?

        在民间传说中颛顼也是被喜闻乐道的人物。流传在现在二帝陵与硝河的传说,就似乎是一个人们怀念先祖功德的故事。传说几千年前,内黄西南一带有一个黄水怪,经常口吐黄水淹没农田、冲毁房屋。颛顼听说后就决心降服它。可黄水怪神通广大,他俩打了九九八十一天也不分胜败。颛顼便上天求女娟神帮忙。女娲偷来天王宝剑交给颛顼并教他使用方法。颛顼得了天王宝剑打败了黄水怪。为了给人间造福,他用天王剑把大沙岗变成了一座山;取名付禺山,文用剑在山旁划一道河,取名硝河。从此这里有山有水,林茂粮丰;人们过上了好日子。

        我想这个当地人口中的“黄水怪”,应该就是司水的共工,传说只不过是当年颛顼与共工之战的一个美化颛顼,丑化共工的版本罢了。

        颛顼在颛顼陵当地人民心中的位置是很高的,被尊称为”高王爷”。传说颛顼生前惩治黄水怪,死后仍可退水救民。传说有一天,高王爷显灵变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高王庙的台阶上闭目养神。不久。天空下起了大雨,山水河水汇到一起,滚滚而来,毁庄淹田。洪水流到白发老人的面前时不再往前流了,从水中钻出了两个人不像人、兽不像兽的怪物。白发老人一挥手,怪物就沉下水去,随后,洪水就慢慢地退走了。高王庙一带避免了一场洪水灾害。象这样类似”显灵”的关于颛顼的神话传说很多,如高王爷夜助教书先生回家、送人金豆子等。

        但是有趣的是,在民间还又另外一个完全相反的版本,颛顼又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因为他“绝天地通”所以上天惩罚他,生下三个恶名昭著的儿子,他们生下后很早就都死掉了。一个去了“江水”,变做“疟鬼”,专门传播疟病,叫人发冷发热;一个去了“若水”化做“魍魉”,专门仿效人的声音,夺人心魄;还有一个变作“小鬼”,去躲在人家屋内的角落,专门叫人生疮、害病,还时时吓唬小孩子。这三种虽不算“恶鬼”,却都是“害鬼”。

        还有一个生前就有些古怪,死后竟变成了穷鬼,现在还有好多地方在正月初五燃放爆竹,就是驱赶穷鬼,不让他上门。

        至于这些反面的言论,应是对他“绝天地通”,使得一些人失去了本来可以享有的权利,而遗留下来的后果吧。

        我还注意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好象中国近代的文学大家们也不太喜欢颛顼。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补天》里,把颛顼形容成一个民怨载天的暴君,郭沫若的《女神》里在颛顼同共工决战的场景里,也以把暗示式的语言,颛顼和共工之战比喻成了军阀之间的混战,强调了人民的灾难。天柱折后,颛顼与共工一同毁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反动统治者的强烈的憎恨。

        神话故事和史书记载到此也说的差不多了,那么,到底什么是真实的历史呢?我们就得仔细分析辨别一下了。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批驳崇古一派说:“唐、虞(按指尧、舜)以前,无得而详考也,然衣裳未正,五品未清,婚姻未别,丧祭未修,狉狉獉獉(群兽奔跑,草木芜杂),人之异于禽兽无几也。”

        顾颉刚先生的《古史辨》也提出一个观点,“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他认为,“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和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而且“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了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

        我认为,抛开现代的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不算,单从对历史文献的研究来看,确实存在着一种情况,时代越往后,史实就越多,追溯的时间就越往前,且众说纷纭,各家有各家的说法。象《史记》后来不停的被各朝各代的文学史学家注来注去就是很好的明证。而且,各代的文人骚客或者统治阶级为了给自己正名或者为了达到收服人心的目的,不断的穿凿附会,想方设法和上古的圣人们扯上千丝万缕的关系,屈原在《离骚》中自称是高阳氏的苗裔,《新唐书·.宗室世系》记载老子李耳也是颛顼的后人,李唐又是老子的后人,可想而知是多么的正统!还有一个扯得更远的,就是明朝的大儒朱熹,朱姓被认为是颛顼后人的一支,就不知道朱熹是颛顼的多少代孙了。

        那么三皇五帝真的确有其人吗?

        当时无论是在生活条件还是医疗条件都可以算是相当严酷,因而我很难相信五帝都可以如此长寿。据《史记·五帝本纪》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避)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照此计算,尧即帝位至去世达98年,若再加上即帝位前的年龄,他竟然活了不少于120岁!舜的情形大致相近:“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舜的实际统治达50年,而他死时也已整整100岁!21世纪的今天人的平均寿命才70几岁啊.

        关于黄帝岁数的问题,早在春秋时孔子的徒弟宰我就问孔子:曾经问孔子:“予闻诸荣伊令,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你知道孔子是怎么回答的吗?孔子说:“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这种说法也只有我们的孔夫子敢说。

        我同意现在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见解,其实,五帝时代应该是五个相继而起的部落,而五帝则是这五个部落的象征,或许是这个部落的创始者,但绝不是象史书说的那么神乎其神,那些只不过是后人把集体的智慧安放在某个特定的人身上罢了。

        但是,毕竟神话也好,传说也好,文献记载也罢,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些俨然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三皇五帝的传说和典故就象是中华民族不死的图腾,不灭的灵魂,被一代一代人们传诵,并成为凝聚十几亿华夏儿女的强大的力量。

        况且,每个民族都得有自己的崇拜和信仰。三皇五帝对于我们,就象上帝和耶稣对于西方人,柏杨先生说,“神话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历史如果没有神话部分,这个民族不过是一群木偶而已。从神话的内容,我们可据以了解初民的生活背景和人文反应。所有的神话都是矛盾百出,有时候简直不知所云。中国的神话也是如此,但这更证实它是初民的产物。如果由近代小说家编造的话,包管无懈可击。”
     文章评论信息:
    请您打分: 优秀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