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历史上的鲁班 |
|
|
|
殷信
第一节鲁班所处的时代背景
鲁班出生在我国的春秋战国之际,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度。战国以前社会阶级的划分为贵族和奴隶,并世代相传。到了战国时期,由于井田制的瓦解,封邑制转为俸禄制,贵族随之没落下去。奴隶得到解放,成为小自耕农,并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使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经济的发展又和生产工具、技术的改进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当时,生产工具方面所出现的重大历史性变革,主要是铁器的出现和广泛的使用。在青铜器时代,铜工具往往和木、石、骨、蚌制成的工具并存。而到了战国时,不仅木、石工具渐渐消失,就是青铜工具也日益减少,锐利而坚固的铁工具的大量使用,如:锯、凿、钻、斧、锛、刀等,这极大的提高了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对此,李约瑟在〈中国科技与文化〉中指出:“在文艺复兴前和文艺复兴期间,中国在技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占支配地位。……古代和中古时期,默默无闻的中国工匠对世界的贡献要远比亚历山大的力学家和能言善辩的理论家多的多。”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又必然促进了生产关系的改变。当时王室没落,诸侯纷争,社会思想活跃,各阶级、各阶层、各行业都出现了很多闻名于世的杰出的人物如;孔子、孟子、墨子、庄子、管子、公输子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称为:“ < 1 >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