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关于包公的人类学思考
  • 谈李贽之死
  • 清朝汉学对当今史学的一点启示
  • 谈我们采用“1276年南宋灭亡说”的理由
  •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发掘与研究
  • 创业与守成·论西汉“文景之治”
  • 清前期文化的时代特征
  •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考古考察
  • 我看王莽
  • 唐末食人考
  • 最新热门    
     
    梁启超的历史教学思想与实践

    朱慧颖


        作为中国近代史学奠基人的梁启超,不仅在新史学理论的探索及多领域的历史研究中作出了示范性的贡献,还在推进我国历史教育的现代化方面进行过一些有益的尝试。纵观梁氏一生行迹,除积极参与社会*和舆论宣传活动外,倾注精力较多的便是历史教学工作。还在戊戌变法时期,他就应聘出任湖南时务学堂“中学”总教习。1920年退出政坛后,复长期执教于天津南开和北京清华等学校,致力培养历史学专业人才,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教学经验,并提出过一系列现代历史教育的主张。这些主张,对于今天的历史教学改革,仍有一定的反思价值,这也是本文探讨梁氏历史教学思想与实践的微意所在。 

        一、培养现代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戊戌变法以后,随着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展开,“改造国民性”的问题日益受到新思想界的重视。梁启超也认为,处今列强纷争之世,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必须“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使之结为团体,[1]”所谓“特色之国民”,乃指“备有人格”,“即谓成为人之资格也,品行、智识、体力皆包于是[2]”,也就是应当具备爱国家、爱民族、重公德、有知识等现代国民的基本素质。后又强调:史学为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尤以中小学的国史教育为要,“倘若中小学教育里头没有好好的国史教育,国民性简直不能养成。[3]”认为要造就一种新国民,决不可忽视历史教育,因其在开启民智、培养人民爱国意识方面实有着其他学问难以替代的功用。&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