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关于包公的人类学思考
  • 谈李贽之死
  • 清朝汉学对当今史学的一点启示
  • 谈我们采用“1276年南宋灭亡说”的理由
  • 梁启超的历史教学思想与实践
  • 创业与守成·论西汉“文景之治”
  • 清前期文化的时代特征
  •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考古考察
  • 我看王莽
  • 唐末食人考
  • 最新热门    
     
    戊戌变法六问

    良,反对革命。维新派的这些观点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把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融合,这是维新思想的突出特点。 

      3.洋务思想与维新思想之间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何关系? 

      它们的主要不同点是对西学的态度不同。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立足的根本,用西方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思想来为封建统治服务,没有触及封建制度。而维新思想要求改变封建专制制度,用君主立宪制代替封建专制制度,用资产阶级新文化去改造封建的旧文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洋务运动的破产,证明了洋务运动不能救国,使维新运动成为当时社会的潮流。维新运动继承了洋务运动的“器物变革”,并发展到“制度变革”阶段,主张不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制度,在中国兴民权、设议院,实现君主立宪制。维新运动是比洋务运动更高层次的变革,是对洋务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4.康有为在光绪帝颁布变法法令之前,有几次请求光绪帝变法的上书? 

      共有六次上书:(1)1888年,他到北京参加乡试,借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2)1895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听到了《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联合1300多举人上书,称为“公车上书”。(3)1895年5月,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赞同。(4)1895年6月第四次上书,请求变法。(5)1897年,德国强占了胶州湾后,他上书光绪帝,指出“瓜分豆剖”,迫在眉睫,光绪帝很受感动。(6)1898年,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即《上清帝第六书》,提出了变法的具体措施,是资产阶级的施政纲领。 

      5.维新派是否反对封建制度?是否反对清政府的统治? 

      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以资本主义的政体代替封建制度,以资本主义文化代替封建文化。而且变法法令也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和封建的经济制度。所以维新派反对封建制度。但是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保留皇帝,企图依靠光绪帝来实现变法主张,力图维护清政府度过-危机,所以他们不反对清政府的统治。 

      6.如何认识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 

      (l)一场爱国救亡的-运动。戊戌变法面对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高举民族救亡的旗帜。康有为在《马关条约》签定时“公车上书”,请求光绪帝变法图强。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后的上书,提出国家已到了“瓜分豆剖”的地步,若不变法,“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光绪帝不甘作“亡国之君”,振作图强,实行变法。所以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运动。 

      (2)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富强,康、梁的主张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意愿。他们在-上主张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变法法令中在经济上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具体措施,又在文化上提倡西学,维新派想通过戊戌变法运动,参与政权,变革中国的-制度和生产关系,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一次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斗争和思想斗争相结合的运动。维新活动的开展是与维新思想的宣传分不开的。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了万木草堂,培养变法的新人,前后十年,培养了近千人,形成了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群体。1895年维新派还成立了-团体——强学会,每隔数日进行演讲,声势越来越大。维新派又最早在中国创办报刊。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中外纪闻》,这是资产阶级的第一份报纸,由梁启超撰稿,宣传西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维新派创办的学会、学堂和报刊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到1898年,全国的学会、学堂、报馆共有300多所。维新派积极提倡西学,打开了知识分子的眼界,使他们重新认识了世界,为后来接受新的思想扫除了一些障碍,这种影响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戊戌变法也是一场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