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徽州文书与明清女性史研究
  • “历史”的概念 一个历史本体论的基本问题
  • 论“汉家制度”及其历史影响
  • 雍正币制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 合纵中国古代地缘*论
  • 朱元璋的集权措施与明中后期的腐败
  • 秦与山东诸国玉文化之比较
  • 试论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及其原因
  • 宋朝职官制度的特点
  • 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及其原因
  • 最新热门    
     
    社会性别与西方妇女史研究

    薄洁萍


      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是以男性活动为中心的,几乎听不到妇女的声音,妇女只是历史舞台剧的听众。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变,西方学者开始关注妇女这一“默默无闻”的群体,妇女史研究随之兴起。然而,怎样才能更好地展示占人口一半的妇女的历史风貌,这一问题随着妇女史研究对象和范围的扩大——从关注上层知名妇女到对普通妇女的研究,从*、经济领域的妇女活动到宗教、婚姻家庭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妇女——而显得愈来愈紧迫和重要。学者们意识到,以往单纯地把妇女填补到历史中去撰写妇女史的做法愈益显出简单和孤立的缺陷,这一缺陷使学者们感到有必要把妇女置于社会经济、*、文化进程中来研究,要把妇女与对男性的认识结合起来考察。由此,社会性别的概念被广泛运用开来。 

      社会性别概念本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学术和理论的核心概念。早在1975年,人类学者盖尔·卢宾就在其写作的《女人交易》一文中提出了“性/社会性别制度”的概念,表达了对两性不平等关系的深层*,认为性/社会性别制度是一种与经济*制度密切相关但又有自身运作机制的人类社会制度。她在文中最后指出:“对某个社会中的妇女或历史上任何社会中的妇女作大规模的分析,必须把一切都考虑进去:女人商品形式的演变、土地所有制、*结构、生存技术等等。同样道理,经济和*的分析如果不考虑妇女、婚姻和性文化,那是不全面的。”盖尔·卢宾的“性/社会性别制度”概念对西方女性主义发展社会性别理论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88年,美国著名女性主义理论家琼·斯格特撰写了《社会性别:一个有用的历史分析范畴》,提出把社会性别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