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慈禧与清末改革
  • 清末学术观的变革
  •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中少数民族带来的影响
  • 仁义之雄成了笑柄襄公之仁
  • 夏完淳研究札丛
  • 关于武则天身世的一点猜测
  • 秦与山东诸国玉文化之比较
  • 试论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及其原因
  • 宋朝职官制度的特点
  • 社会性别与西方妇女史研究
  • 最新热门    
     
    “拼贴”晚清与晚明会有怎样的学术图景

    葛飞


      1932年,周作人发表了题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的演讲,提出中国新文学之源可上溯至晚明,试图以“载道”、“言志”之辨代替新旧之分;不过,周作人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对五四与晚清的传承关系,所言甚少。而在50年代营建起来的学科建制中,“古代”、“近代”、“现代”不但各自为营、缺乏交流,而且,“近代文学”或于古代文学史中“恭陪末座”,或于现代文学史的绪论中被匆匆打发。直至1980年代中期,学界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百年中国文学”等概念,“晚清”方被赋予重要意义,成为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发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王德威教授更是旗帜鲜明地称:“没有晚清,哪来五四?”合而言之,晚明、晚清和五四已隐然成鼎足之势,那么,如果我们把晚明与晚清勾连起来考察,会有怎样的一幅学术图景? 

      2000年8月10日至12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联合召开了题为“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者既有海外汉学家,亦有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大陆各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台湾的学者。诚如会议组织者之一陈平原教授在开幕式上所说:“从晚明看晚清,或者反过来,从晚清看晚明,不难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潜在的‘对话’关系”(《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论文集,617页,以下引文不注书名者皆出自此书)。两个历史时期确有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之处,其间之“是”、“非”,也正是与会学者的用武之地。 

      与会者注意到,晚明文人的诗酒风流以及反清复明的努力,已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