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学术史清末民初的显学
  • 火药爆炸引发世界文明变迁
  • 创新与革新 西方社会勃兴
  • 边缘力量兴起 成吉思汗的挑战
  • 体系崩溃及重建甲申事变前后
  • 也谈清学史思想与思想家
  • 历史学对人之本质的理性反思与精神体验
  • “上海现象”与明清以来江浙地区纺织业的发展
  • 八十年前的中学国文教育之争
  • 史学史研究的社会学取向
  • 最新热门    
     
    炎帝神农氏对中国医药学的贡献

    构。这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据《周易·系辞》记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鎒之利,以教天下。”《淮南子·修务》也说:“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羸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氏始教民播种五谷。”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与畜牧业出现之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变。人们可以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力量来增殖天然产品,耕而食,织而衣,对自然的倚赖逐渐减少。这为促进人类社会分工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原始农业与畜牧业开创之后,人体所需的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的来源,有了更为可靠的保证。而营养的保证,直接促进了人类身体素质的提高。中国古代有“医食同源”之说,人们在寻找和生产生活资料的同时,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饮食卫生、营养卫生和医药知识,从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制陶器,作斤斧,改善生活条件 

      在炎帝神农氏时代,人们还发明了制陶技术。《周书》记载说:“神农耕而作陶。”(《太平御览》卷833引)《资治通鉴外纪》也说:“神农……作陶,冶斤斧。”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项重要的技术革命。它是人类最早运用人工来改变物质的性质,并塑造便于使用的物质形状的一项制造技术。 

      陶器的发明、制作和应用,在人类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前,食物的加工只能用烧烤的方法进行。有了陶器,就可以用煮或蒸的方法来加工处理食物。由此,可以更加彻底地消毒、灭菌和杀死寄生虫,更加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陶制的贮存器又便于谷物、水和液态食物的贮存,减免食物在贮存过程中的损耗和受污染而变质。 

      此外,炎帝神农氏还“冶斤斧,为耒耜鉏鎒”,创造了许多生产工具,不仅提高了劳动效力,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人们在劳动生产中所受的伤害。从劳动卫生学的角度看,也是极有意义的。《路史·外纪》记述炎帝神农氏“……因时变火,以抑时疾;以炮以燖,以为澧洛(醴酪,即酒)。……于是埏埴以为器而人寿。”肯定了炎帝神农氏以及先民们创造陶器和其他生产工具,进一步优化了对火的使用,发展了农业与畜牧业,扩大和稳定了食物的来源,促进了酒的发明,改善了生存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劳动卫生以及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因而人类的寿命也相应有所提高。 

      四、尝百草,创医药,积极治疗疾病 

      据《淮南子·修务》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帝王世纪》说:“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路史·外纪》也说:炎帝神农氏“磨蜃鞭茇,察色腥,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间而遇七十毒,极含气也。”这些记载,均生动地描述了炎帝神农氏以及先民们在与自然、疾病的斗争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发现、发明和总结医药知识和医疗经验的情景。 

      古人在采集活动中,逐渐发现由于误食某些植物,会发生呕吐、腹痛、腹泻、昏迷甚至死亡的现象,而吃了某些植物,却能够消除或者减轻身体的一些病痛,或者解除了因吃某些动植物而引起的中毒现象。在渔猎生活中,又发现吃了某些动物的肢体、内脏等,能够产生特殊的反应。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便能够辨析许多动植物,了解了它们的治疗作用,遇到患有某种疾病,便有意地选择某些动植物来进行治疗。久而久之,积累了许多经验。其后,又逐渐探索其中的规律,进而总结归纳出理论来。由于中国古代药物学知识是从尝试植物开始,中药中又以植物类所占的比例最大,故古人称药物学著作为“本草”。人们景仰炎帝神农氏和先民们在开创中国医药学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及献身精神,将出现的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归于炎帝神农氏,称之为《神农本草经》。炎帝神农氏于中国医药学的开创发端,功不可没。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