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新社会史学派浅说
  • 近年来美国明清史研究的若干动向
  • 十九世纪中期我国科技观的变化
  • 吕振羽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创建
  • 澳门佛教的起源与发展
  • 郑成功与隐元禅师关系略论
  • 简牍研究与简牍学刍议
  • 如何对待古人的爱国思想
  • 两汉时期的农器演进及其地位
  • 深化中国近代外债史的研究
  • 最新热门    
     
    关于民族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李珍


      中国自古以来即是多民族共同存在、发展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各民族生息、繁衍,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最终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这一历史进程不仅体现在客观历史过程中的民族纷争与融合之中,更以文字的形式被记载下来,这些记载就是今天历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民族史撰述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史撰述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民族史的撰述出现得很早,如果从甲骨文、金文及《尚书》、《春秋》、《左传》等史书中所包含的相关记载算起,可以说它与中国史学的发展几乎是同步而行的。民族史撰述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用汉文记载的民族史著作。其中,较为集中者如《魏书》、《蒙鞑备录》、《契丹国志》等民族史专书;纪传体史书中有关民族史的列传;典制体史书、类书中的“四夷”、“边防”等门类;记载少数民族历史为主要内容的地方史、方志类史籍等等。二是以民族文字保留下来的记述少数民族自身历史的史籍。在这方面,藏、契丹、女真、蒙、回、满等少数民族的成就较为突出。在史学发展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第一种形式的民族史撰述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与研究。如撰成于唐初的《隋书·经籍志》,以“霸史”类概括有关前代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史籍,从历史文献分类的角度赋予民族史学以相对独立的地位;而辽、金、西夏、元各朝灭亡以后,史家踵起不断的对相关史书之艺文志的订补,对反映它们的兴亡历程的史籍的续作、改订、校释,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千百年来,民族史学研究意识不仅是前后一贯的,而且是逐步加强的。这种情况一直继续到20世纪前期。

      新中国成立尤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