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至死不悟的梁武帝
  • 早期天主教与明清多元社会文化
  • 太平天国与江南社会散论
  • 陈炯明与辛亥革命(3/3)
  • 陈炯明与辛亥革命(2/3)
  • 陈炯明与辛亥革命(1/3)
  • 历史的可能性辛亥年的张惶
  • 青年孙中山的革命想象——以乙未举事为中心的考察
  • 展望新世纪中国史学发展趋势
  • 太平天国史研究之我见
  • 最新热门    
     
    呼之欲出话清史

    李梦超

     
        纂修一部《清史》,是几代史学家的夙愿。

         首都历史学家关于纂修清史的建议得到全国历史学界的响应。各地专家学者表示,在辛亥革命90周年到100周年之间,完成能够与二十四史相衔接的《清史》。

         清史研究从沉寂到活跃

         1914年,北洋政府将原清廷国史馆改为“清史馆”,召集清朝遗老,用14年时间,修成纰漏甚多、颇遭世人诟病、不能作为正史流传后世的《清史稿》。

         然而,在多数学者的心目中,刚刚逝去的昨天缺少历史的厚重感,稗官野史、渔樵闲话之外,清史并不被看成一门学问。直至全国解放,清史专家仍然寥若晨星。

         清史研究真正进入繁荣时期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文革”中被苦心保存下来的清史研究力量,197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重新集结,成立清史研究所。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以戴逸、李文海等为代表的清史专家,进入了学术成熟期。大量清史论文和专著陆续发表,粗略统计仅“九五”期间代表性专著就有220部之多。被称为未来《清史》的零部件的《清代人物传稿》、《清史编年》、《清通鉴》等力作的问世,为清史“纪、传、志”等部分的编写,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