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论司马迁的“通变”思想
  • 艺术史学论艺术与史学的共性
  • 从《吕氏春秋》看吕不韦思想中的秦国
  •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与整合的历史观
  • “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 钱穆与新史学之离合关系
  • 古史研究期待理论突破
  • 没有过去的史学危机
  • 历史,给你一个制高点
  • 仅有爱国是不够的
  • 最新热门    
     
    1900躁动的南方

    nbsp;

        更加狂放浪漫的章太炎,在戊戌变法的时候,就提出清朝应该赶快“宅南”——都城南迁。他提出:中国最合适的首都应该是在湖北武昌。“夫武昌扬灵于大江,东趋宝山,四日而极,足以转输矣。”武昌,处中国“九省通衢”,在江南富庶之地,滔滔长江,上可连接四川“天府之国”,下能贯通苏杭“人间天堂”。从武昌到上海宝山,大型船舶,四日可达。这样,既可以接纳来自上海的强大经济文化辐射,又可以避免外国势力手伸得过长,过分干涉中国-。 

        回想康熙、乾隆年间,南方士大夫凄凄惶惶地奔走于运河古道,梦寐以求地到北京谋一个翰林位子,为什么忽然而嚣嚣然地全部嚷着要迁都,离开北京?有人说是为了“防俄”南下,有人说是为了免却大量南方物资湾运北京的“转输”之累。这都是人们在“变法”建言时,为不肯往前走的西太后铺做的台阶。还是章太炎爽快地道出了全部理由:迁都南方,能使满清贵族和盘据北京的保守势力“不得南渡,以奸吾政”。南方要搞宪政,应该避开糜烂旧势力的干扰。凭借长江,阻隔弥漫于北方的颟顸愚昧。这是一条为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的百年大计,却是不能对清朝当政者挑明了说。 

        1900年,真是一个充满浪漫幻想的年头,什么样的话都可以说,什么样的理想都可以提。当时的中国,-生活黑暗,黑暗到西太后在“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社会秩序混乱,混乱到无政府管理,连世界联手的八国联军都不敢行使国际托管;本来总应该是相对稳定的文化和习俗也在发生大的动荡,有辫子无辫子,穿西装穿马褂,打揖作拱、握手接吻,什么都有。但是,正是这种全方面的不确定性,给中国人民泄漏了一个巨大的自由空间,出现了大量的自由话语,造就了本世纪第一代理想主义者。理想,很多时候是一种处于绝望与希望之间的精神状态。不甘绝望,却又模不到希望,人就有了理想。1900年以后,整个中国的20世纪,理想主义者层出不穷,原因多出于此。 

        迁都倒不全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命题,它伴随着很多血腥的历史。近代以前,定都北京的王朝,都是发源于北方的落后地区。元朝蒙古人,起于大漠以北;清朝女真人,兴于长城以外。原来都是中国文化的化外之地。朱明王朝,倒是发祥于黄淮流域,定都于六朝古都南京的汉人政权。但是来自淮北风阳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漳,原是识字不多的流氓和尚。不数代,燕王朱棣又把首都迁到北京,留下陪都在南京,明朝的-和军事,也是集中在北京。明朝的经济与文化中心,仍然在南方。元明清三朝,中国的-、军事中心在北京,经济、文化中心在南方,在江浙闽粤。贫血的北方身躯,用南方的富庶来滋养,一条粗大的输液线就是京杭大运河。元明清的中国历史,是这样冲突和互补的:北方农牧民入主中原,他们的彪悍、朴素和顽强,能为沉溺于享乐的南方注入了不带病毒的新血,他们的加入,使华夏民族变得强壮。但地域性的愚昧、粗鲁和残暴,每次都给南方成熟的华夏文明带来灾难。北方新王朝的入侵,每次都给南方城市带来浩劫。 

        在清末的改朝换代过程中,中国非常幸运地避免了发生这种习惯性的浩劫。中国的命运发生了大转折,转折的原因就是南方的崛起,城市的繁荣。有了上海这样重量级的中心城市,中国历史第一次出现商业城市压倒京城的局面,出现了一个全然由平民控制的城市。在城市和农村的角力,南方和北方的拉锯中,市民社会获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1900年的老士绅、革命党、留学生和帮会分子,都集中在城市里活动,因为大家都看得出:新的中国将诞生于城市。当时中国的所有势力,都弃北就南,在上海占据地盘。学校、报馆、学会、戏院、茶楼、公园等等“公共空间”里,长成了一个城市市民阶层,他们到处演讲、撰文、唱戏,用以组织人心。中国出现了一个决定性的城市,这就是上海。 

        历史学家应该重视这个重要事实:近代中国的第一个“新王朝”,它的诞生地在南方,在长江流域的城市。这是一条以上海为龙头,联络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的南方新巨龙。新王朝诞生于南方,这不是第一次。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南朝”政权。但是中华民国的新政权不是靠纠集“山中之民”,呼拥“流民流寇”建立的,它是在大城市里,按“宪政”、“议局”和“党团”的近代方式组成的,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第一次。 

        现在讲论上海的百年繁华,动辄举称“30年代”。30年代,其实只是目前健在着的老一辈上海人能够记忆起来的最早的上海。说起来,它并不是上海最令人兴奋,最难以忘怀的“黄金时代”。30年代,蒋介石政权在上海的独裁和搜刮已经开始;南方经济在北方山海关-日货的冲击下日益萎缩;江湾、杨浦、闸北、虹口的工商业已经在一二八淞沪抗战炮火中受损:还有。由于新国民党政权的干预,原来在租界存在的新闻、言论和结社自由受到极大限制。相比本世纪初的一、二十年代,30年代的上海,醉死梦生的生活虽有过之,新鲜活泼、生动多样的局面则远不如。清末民初的上海,经济自由、投资强劲、物价稳定、言路很多,似乎是有一副新世纪的新气象,经济史家称之为“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近代的上海,渐渐成长为南方的领袖,中国的舞台,表率着近代社会走上自由民主的“民国”道路。但是。让全体中国人接纳这样一个几十年里崛起的怪样的城市文明,上海面临着一个“重返中国”的大问题。清末民初,“上海人”是不是中国人有大疑问,比“香港人”、“台湾人”是不是中国人更有疑问。戊戌变法后,上海南市大士绅李平书到内地探望李鸿章,两人就洋务、维新等事宜,谈得非常投机入港。欣赏表扬之后,“合肥李鸿章”居然拍拍“上海李平书”的肩膀说:“君为上海人,胡异于西人?”从外部看,上海是打开中国门户的钥匙,上海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外国商人和西方舆论都这么看。但是,换一个角度,从内地看,上海在文化习俗和社会体制上,都不能算是中国。上海,是中国文化的杂种。上海人在租界,被外国绅士看作是最糟糕的中国人。在内地,又被看作是假冒伪劣的西方人。几十年盘据上海的李鸿章,十分知晓洋场风气。他的疑问,代表了所有中国人的疑问。那时候,“你看起来不像上海人哎”,就已经是一句内地人对上海人套近乎的表扬和嘉奖。 

        上海华人的行为取向很模糊:在东西文化之间,许多上海人的行为举动,往往表现出“不东不西”,“亦东亦西”,或曰“不是东西”的怪模怪样,自称“高等华人”,别称“假洋鬼子”。在利益诉求上,上海人也打自己的小算盘,只顾租界“十里洋场”的自身发展,不对江苏全省和中国大政承担责任。在传统的士大夫和农民社会中,上海当然有全国最强烈的“市民意识”。但是,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很难摆脱自私自利。1843年以后,上海一直沿着外向型的国际商业、工业、金融和文化大都市方向发展,在19世纪末回归中国内地事务时,却遇到了重大障碍。 

        1900年的上海,正在消除这些重返中国的障碍。有一个重大的标志,就是上海忽然集中起一大批对中国的未来有担当精神的-家、学者和文人。张謇、马相伯、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陈其美、李平书等等。这些沪上名人,有的是在上海土生的,有的是从江苏、浙江、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等南方省份移植来的。长期生活在上海的本地人士,在租界内外都有产业。外来革命家在上海的主要职业,就是在福州路一带的棋盘街上兴报馆,组杂志,立书局。所谓传媒的营生。 

        上海租界没有报禁,清朝对新式传媒的发行限制也较小。大批南国人才涌入上海,使得上海社会出现了一股空前的-热情。当时全国新出版的杂志和书籍,几乎全都在上海编辑、印刷和发行。戊戌变法后,梁启超、汪康年在上海办《时务报》,一度执全国舆论之牛耳。代起,几乎所有的新闻纸、杂志和书籍,都表现出对全国-的热烈关心。1900年后,章太炎、吴稚浑在上海办《苏报》,骂光绪皇帝为“载(三点水)恬小丑”;在日本的广东、浙江、江苏、湖南革命家编辑的《民报》,秘密运入上海,再向全国印刷发行;内地学生编辑的《汉帜》、《江苏》、《河南》、《复报》,还有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地的地方小报刊,也都是在上海编辑、印刷或发行的。辛亥革命前夕,动辄印数几百万的宣传鼓动小册子,如《革命军》、《警世钟》,都是从上海往外流行的。 

        上海人的-意识高涨到连娱乐明星也来凑热闹的程度。章太炎剪发后,上海流行张园式的-演讲。老者马相伯是演讲艺术的宗师,名优潘月樵是“海派”京剧的开山。两人都在1900年后开始反清,他们常在沪西的张园,和福州路的丹桂舞台演戏又演讲,场场爆满。上海报纸点评说:“马相伯演讲象做戏,潘月樵做戏象演讲”。老政客马相伯的-演讲绘声绘色,名戏子潘月樵的戏剧表演常常高喊口号。结果台上台下,大家一起狂喊革命口号,成为外地人到上海必看的“一道风景线”。戏剧与人生的“错位”,表明上海人的-热情是弥漫性的,全国性的。 

          “反满”、“光复”、“革命”,上海终于在1911年和整个南中国站在一起,并且成为辛亥革命的大本营。上海回归了,它在-观点上,经济利益上,人心向背上,都归指到中国。上海,成为中国的上海。几十年里,整个南中国大地慢慢集中到上海来的财富、资金、人才、舆论、经验和技巧,一起发力,猛然一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权的国体:中华民国,诞生了。 
            [本文有删节]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