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鲧禹故事演变引出的启示
  • 中西史学思想之比较
  • 谈“信古、疑古、释古”
  • 《山海经》与近代中国史学
  • 刘邦赵高联络始末考论
  • 漫话李克用父子
  • 论晚清史研究
  • 历史的鸟瞰(上)
  • 远嫁异邦的公主们
  • 20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最新热门    
     
    乾嘉传统与九十年代中国史学的主流

    或专著的方式来表述研究成果,也是20世纪才兴起的所谓"现代"史学研究的一个要素,最容易使人有意无意中试图把人或事表述"完整",甚至通常还要"评价"(最后这一点在我们20世纪50到80年代的史学中特别明显)。同时,我们的历史研究者有一个倾向,即总带点"盖棺论定"的情结,希望自己的研究为某事某人"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这已成今日媒体的惯用套语,每一电视频道或报纸一天不说一句此语的极为少见),仿佛只有这样才具有"历史感"(其实历史上的人与事都未必有彻底的终结,其后总有强弱不同的余波,所以我个人主张在研究历史时注重过程甚于"结果")。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史学论文和专著通常都遵循原因、过程、结果、意义(或评价)这样一种四步论式。在20世纪后期多数中国学术刊物对论文字数的限制到万字以下时55,还要照顾叙述的完整性,便造成今日我们史学表述的一个显著特征,即空论甚多而实证甚少。而且这一因特定时空的影响从"论文"形式产生出的特点正日益波及"专著",各类充满"语不惊人死不休"特色的标新立异专著已到举目可见的程度,近日我们一些主流史学刊物突然发表不少"打假"书评便是明显的旁证(最近学界已有出现王海一类"打假英雄"的势头,以我们学术刊物版面的珍贵和低劣出版物泛滥的悬殊比例,我个人认为正面提倡比负面批评更合乎今日的学术"国情")。

      表述出来的研究成果只是今日史学状况的一个面相,各大学历史系的教学同样是可参考的另一重要面相。我不知道纪霖兄所在的上海师大历史系的教学是否已转而注重"乾嘉传统"(我颇怀疑,因该系另有一些我认识的人,比如萧功秦兄,也如纪霖兄一样不欣赏"乾嘉"取向),从我所在的四川大学历史系的教学看,不幸情形仍与纪霖兄所见相反。川大历史系原本是以实证(非纪霖兄眼中今日这样的"实证")见长的,可是敝系一些开"史学概论"一类课程的中青年同事现在却极重诠释,鼓励学生多提"新观点",而并不注重史料,更不强调资料的原始性。个人曾试图扭转这一趋势,不过确如螳臂挡车,全无效果,徒显不自量力而已(部分原因是敝系管理教学者是我的大学同学,通常以笑而远之的方式"处理"拙见,但主要还是"大势所趋"的学术语境所致)。

      其结果,敝系学生许多并不会做"通过对史料的发掘,尽可能真实地揭示历史这一客观的实在"这样一种"形式化分类或编年史框架的史学论文"。他们会做并愿做的恰是将纪霖兄提倡的"对历史的主观释读"发挥到最大限度的观点论文(最近东北方面正编辑全国各"史学文科保护基地"的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集,读者一看便知今日川大及其他学校历史系学生所长何在)。且这一倾向并不仅限于本科生,许多研究生也走在大致相近的方向上;这也不仅限于敝系,某次我的一位学生在讨论班上陈述其按照我"依据史料把事情讲清楚"的原则所写的论文,应邀出席的邻近大学历史系的师生均指出该文只是"就事论事",没有讲出多少历史"意义",层次欠高。这里所说的"意义"当然偏向于"对历史的主观释读",可知追求这一取向者实不少见。

      纪霖兄将其所见"对历史的主观释读被挤压到最低的限度"的当前现象归咎于"乾嘉传统"(他本人主张"惟有史家的个人解读、主观阐释,才能激活"死去的史料,"让它们说话,构成一部活生生的史诗"),提示了一种历史地思考现存问题的取径。以乾嘉朴学为表征的清代汉学正是在反抗理学专重"义理"的倾向中树立起自己的学术正统地位的,到了道光咸丰时期,复因拙于"义理"而走向衰落。乾嘉大师戴震(及后来的焦循、阮元)虽有建立理论的努力,其理论却终因汉宋学术认同的问题与其时代的主流学术脱节。且真要以"义理"为学术评判标准,则戴震等仍远不如宋人。王国维指出,戴震、阮元的学说虽然是"我国最近哲学上唯一有兴味之事",其学说之"幽玄高妙,自不及宋人远甚"。56所谓"幽玄高妙",即"宋学"所长的"义理",也就是"汉学"家所面对的最大挑战。

      道咸以降兴起的今文经学、诸子学、佛学、理学、以至西学,都有一个清代汉学不具备的共同特点,就是讲究"义理"。故道咸以降的学问大家(即使是宗"汉学"者)都特别重视义理。章太炎早年便主张"学问以语言为本质",故不能不讲求小学;但更"以真理为归宿,故周秦诸子,其堂奥也"。他批评清儒治诸子"惟有训诂,未有明其义理者"。蒙文通也认为清儒"以治经之法治诸子",实不高明,远不如中唐以后之"异儒"以"从事诸子之法"研读六经,反能见经中的义理。他们虽然各受古文经学或今文经学的不同熏染,却不约而同地一致认为义理的重要还在乾嘉学者最看重的语言文字之上。这正是关键所在,既然义理为重,以文字训诂见道的"汉学"就不得不逐渐从中央退居边缘了。57

      讲究义理的倾向对20世纪初年中国史学的影响甚大,当时人多欲寻求对历史的规律性解释。1903年,日人浮田和民的《史学原论》不知为什么突然在中国出版了至少六种译本,足见其对当时中国史学界影响之大。《游学译编》杂志在1903年第4期介绍该书的广告中说:"吾国旧学界思想,视历史为传古信今之述作,而不知为现在社会生活之原因;研究历史者,亦不过出于钩稽事实、发明体例二途,而不知考求民族进化之原则。针膏肓而起废疾,必在于兹。"58今日治史能"钩稽事实"进而"发明体例"者,恐已非寻常之辈,但时人所要求的却是"考求民族进化之原则",清晰地凸显出当年"新史学"追求的境界。惟那样的"原则"究竟如何,实相对空阔而有较多发挥的余地,到今日也还很难说得清楚。

      20世纪初的"新史学"从一开始即以追求历史规律为目标,这对整个世纪的中国史学有着虽或隐或显但其实相当深入的影响。就是许多向被视为最重实证的民国考据史学大家如王国维、陈寅恪等,其实也处在"务为前人所不为"的道咸以降"新学"风气笼罩之下,贬斥乾嘉而推崇宋学,更希望创立注重义理的"新宋学"。59不过,叶德辉已指出:学风的转变"由实入虚易,由虚入实难"。60王、陈等人是"由实入虚",故能兼具汉宋两学之长。但没有实证基础就直接进入"义理"阶段的后辈学人,便很容易不自觉地走上游谈不根之路。

      实证性的考据本身需要长久的基本功训练,要有渊博的知识积累和心细如发的观察力,实际做起来很不轻松。而"新宋学"所提倡的"幽玄高妙"标准却不那么明确清晰(许多看上去成体系的论说,其实际的高下真可以万里计),故最为想象力丰富而基本功不足且创造欲甚强的少年所喜好。上焉者或如陈寅恪在1935年所见:"今日吾国治学之士,竞言古史,察其持论,间有类乎清季夸诞经学家之所为者。"61下焉者便如章太炎大约同时所说:因"史部繁富,躁人不及审观,而又耻其不知,故不惮所为妄论以摧破之。"62

      太炎晚年在苏州办国学讲习会时已注意到过分强调义理造成了避实就虚的负面影响,其课程设置"以经为最多",因为"诸子之学,在今日易滋流弊",只能少讲;而对于民国新史家多较推崇的《史通》和《文史通义》,太炎感其"只以供人大言,而于历史知识书不具",故史学仅选《通鉴纪事本末》为教材。63这两项抉择皆带有明显的由义理向实证回归的意味,但在学术风气形成之后,又处于听众决定立说者地位的民国趋新大势之下,像章氏这样的"旧人物"是无法独力回天的。直至今日,中国史学的长处与不足恐怕都仍然多在"幽玄高妙"一面。

      对今日的学人来说,前述那些"新宋学"大家的学术不仅不"虚",恐怕已"实"到难以企及的程度。纪霖兄便注意到,如今一般人对陈寅恪多见其史料熟悉和考据本领了得,即是明证(纪霖兄自己则强调陈的高明在于其对历史有"大识见")。研史者自然都知道提高史识要比积累史料更难,郭沫若等人当年大约自认有唯物史观这一有力武器可胜过陈,所以才提倡年轻人在史料方面赶超陈寅恪。这其实也是五六十年代培养的史学研究者一个共同的感受,即他们与老一代学者相比,自己的长处在"理论"(通常专指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而短处在史料的熟悉和掌握。

      稍聪明的学者当然都知道扬长避短,所以那一代多数史学研究者基本是在发挥"理论"长处的方向上努力。"以论带史"(甚至"以论代史")观念的提出及相当时期内对此的争议(注意许多争议侧重的并非"是否"要以论带史,而是"怎样"以论带史),都提示着重理论轻史料倾向的长期存在。此风至今犹存,不过所用的"理论"已不那么单一了(基本仍是西来的)。今日研究评论王国维、陈寅恪者固多,真正学习其治学方法的实少。所以"史学评论者"对陈等的学术定位如何并不重要,关键还是其治学方式是否能够传承并由后之学者"变而后大"。依我僻陋的观察,今日学人主动愿学陈的"史识"者诚众,而向陈的"史料"积累方面努力的甚少(当然,今人对"史识"的认知可能与陈寅恪的大不一样)。

      针对当前全国学风的实际状况,我们的史学仍须发扬更老的前辈学者注重第一手资料(包括田野调查资料)的优良风气,特别注重培养青年学者能落实到实证的扎实学风。具有较好的理论素养和所谓思辨能力固然是理想的,但对史学来说,尤其是对初入这一领域的年轻学人来说,任何时候都只有站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尝试"由实入虚"不迟。在学术面向世界和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得到提倡之时,我们千万不要只看到西方学者善于分析的长处,应注意别人写一篇论文或一本专著的时间通常比我们要长许多许多(每篇论文的字数也多得多)。

      其实,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影响中国的西方史学本身就具有多歧性,当时西方史学在研究领域和应用方法上受到极大冲击,尤其是各相关社会科学方法在治史上的运用,这导致从狄而泰(Dilthey)、克罗齐到柯林伍德等人对史学自主性的强调,特别指出其与自然科学的不同。正是在这样一个西方史学自身处于转型和定位的关键时刻,具有多歧性的西方"史学方法"开始影响中国。64因此,对西方史学缺乏整体了解而又极欲获得新知的中国史家多依据其各人的观念和需要随意摘取西方不同派别的史学方法中大致可以接受的部分(其中又多先有日本人的选择、加工和再创造),揉合入他们所熟悉的治学方法中,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史学风格和流派。

      有意思的是,克罗齐和柯林伍德是近年中国学者引用较多的西方史家(最近又较少了),但他们面对诸社会科学的冲击而强调史学的自主性这一点从当时到现在都甚少为国人所注意。从梁启超开始就注重史学对各社会科学的依靠(纪霖兄引用的吕思勉基本是重复梁的观念),20世纪初年因为要写"民史"和"群史"(对应于-、军事史),社会学的影响又特别大。但至少从北伐后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开始,中国史学的一股主流又回复到寻求历史规律的路径之上,真正较大规模而严肃认真地借鉴各社会科学的方法在台湾是从60年代后期开始,而大陆则晚到80年代了。所以纪霖兄眼中大陆的史学仍缺乏"史学之外的跨学科知识滋养",但台北的杜正胜先生则认为近年史学界对社会科学的依赖或器重已较前减弱得多是史学界的"成熟"。65

      在后现代主义兴起之前,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大致先后以所谓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为主要特征,两者都对历史研究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对80年代的大陆史学影响尤其明显。但一般中国史家在运用结构和功能来考察历史时并未注意到这两种取向在根本上带有"反历史"的倾向。虽然不少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曾大量运用历史材料,但对他们来说,要认识和了解一个社会或族群,重要的是明白该社会的结构及其作用,或该社会各部门的功能及其运作。历史可以提供材料,但似乎也仅此而已;时间的意义在结构与功能取向中本不那么重要(当然是相对而言),而史家所注重的随时间而变化的人与事的意义对他们来说似乎也视其与结构或功能的关系之紧密程度而定。

      不过,重视结构特别是有机结构意味着特定文化或社会中每一部分都是该整体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从逻辑上已预示了要关注社会或文化中每一因素,过去被忽视的文化和社会面相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就成为自然的发展了。在近二十年的西方,过去较少得到注意的社群今日已成史学的新宠。而在趋新的近代中国,新史学一开始即已有面向基层和大众的倾向,20世纪初年的学人早就在提倡"民史"和"群史"。虽然当时的提倡者皆有强烈的-关怀,他们似乎正是要写后人所谓"没有-的历史"。如果可以套用晚清"西学源出中国说"的老调,中国趋新史家注重下层似乎比西方的"下层史"(history from below)还要早得多。

      其实西方的"下层史"渊源甚早,中国人当初的"民史"和"群史"观念即是受西方"文明史"派的影响。认为既存史书所论乃"君史"而非"民史",本是欧洲史家批评其本国史著的观念(如影响中国人较多的巴克尔的《英国文明史》),不久传到日本,福泽谕吉等也曾援例转以攻击日本自己的史书。中国人开始有与此近似的观念约在19世纪的最后两三年,但突然大量表述此类观念则在20世纪开初的几年,其思想资源部分得自斯宾塞(严复的译文及引申),更多则是从日人处转手西人的观念。但与日本人一样,中国读书人得此观念后所攻击的对象已不再是欧洲或日本的旧史,而是中国的传统史书。

      如果说提倡民史反对君史已成一百年前跨越欧亚两大洲的一种史学趋势,则中国学者当时尚颇能"预流"于国际学术界。但近代中国多破而少立的倾向在史学上同样表现得非常明显,许多趋新的中国学者往往摭拾西人攻击彼国传统的言论,几乎原封不动地转用于中国。这样的盲目套用,有时不免出现无的放矢的现象。换言之,英国文明史派所针对的本是他们眼中英国既存史著的不足,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但中国人对此前的中西史学是否那么一致,或在哪些方面一致,却并未进行认真的思索,更乏具体的研究,这是导致真正侧重"民史"的研究长期未能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原因。

      20世纪初的中国学人虽然竞相提倡"民史"而反对"君史",但其内心似并未出现真正沿此方向的转变。观早年所出各史书中,夏曾佑所著《最新中学历史教科书》最不讲民史(但多言社会进化),恰最受各方赞赏;而那些真尝试写"民史"者虽然销售不错(如曾鲲化的《中国历史》),却少得著名学人称赞。66可知精英学人在意识层面虽认识到撰写"民史"的必要,但主要是侧重于学术之外的宣传,其真正欣赏的还是相对传统的学术标准,史书的内容是否真以"民史"为主实际是放在第二位(甚至更后)的。

      此后相当时期的中国史学仍以-史(逐渐包括经济史)见长,特别是后来兴起的左派以及马克思主义史学,仍并未以"民史"为核心,即使在讨论备受重视的农民战争时,也不过较多涉及经济层面而已。这种状况到1949年后有较大转变,但仍偏于理论的主张(并屡有争议),并可见明显的意识形态干预的痕迹,即意识形态主管部门不断提出写类似于"民史"者,而史家却尽量设法"抵制"(这最可见真"民史"其实不为实际从事研究的史家所重视)。

      结果,除了30年代商务印书馆那套差强人意的"中国文化史丛书"67中的一部分,像陈黻宸在其《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约1903年)提倡的"知民俗之原"和"证闾里之事"那样的"民史",直到20世纪最后20年才受到真正较多的关注。具有诡论意味的是,即使在近一二十年,新旧之分倾向对史学的影响仍然严重,在"民"或"群"的范围内,偏"旧"的群体通常便不在史家的关注之中。数量极大的缠足女性恐怕就是最为近代史家视而不见的一个群体(少数反缠足者却颇受关注),废科举后逐渐被排除出乡村教育领域的塾师群体,也被既存的近代中国社会史研究排除在视野之外。故真正的"民史"至今仍未能较成功地树立起来,但早期的愿望仍为近二十年的社会史兴起埋下了伏笔。在某种程度上,将近年"社会史"在中国的复兴看作20世纪初学人们反对"君史"而呼唤"民史"或"群史"的荡漾余波,似亦不为过。

      有意思的是,纪霖兄将"社会史"的复兴视为"这些年中国史学界所流行的年鉴学派",尽管是已"被大大阉割过"并"被误读为'社会史'研究"的年鉴学派。我稍感惊讶的是,如果乾嘉传统真的已"成为当代中国史学的主流",源自法国的年鉴学派(无论怎样被"大大阉割",大体的外形总应相似)还可能同时在中国"流行"吗?乾嘉学派当年并不以学术包容的雅量著称,是改革开放时代使其变得对异国学说如此"大肚能容"吗?我总感觉到这里有点新型的西学源出中国说的意味。退而言之,即使我们把"中国式的年鉴学派"简化为"社会史研究",这一取向似乎仍难与无论怎样现代化了的"乾嘉传统"划上近似的等号,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学人所大声疾呼反对的,正是中国旧史(当然包括乾嘉)对"社会"(当时也用"群")视而不见而仅重视君主和-。

      纪霖兄从这些"所谓的'社会史'研究"中看到的仍是"支离破碎的事实瓦砾"(提示着"乾嘉传统"的存在),这又与我之所见不同。我们近年的"社会史"虽然不乏排比史料的论文和著作,但其中更注重"理论"者如果不是主流,也决非支流(看看历年社会史学术研讨会的综述便知)。我就见到不少为"社会史"正名的论文,认为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才可以算得上"社会史",否则便只能算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普通史学。注意这种画地为牢的正名意识的基础和分辨标准正是理论、方法而非所研究的具体"内容",这且不论。就说那些"所谓的社会史",以我稍熟悉的中国近代阶段看,从各种"理论"入手来研究近代社会和社群的论文和专著实不少见。68虽然运用的"理论"已不一样,昔年"以论带史"的遗风仍是不呼已出。

      这样,我看到的中国史学现状与纪霖兄所见可以说恰恰相反,很可能我们都不过是盲人摸象,各"见"其所摸而已。实际上,我和纪霖兄所接触到的"史学界"恐怕也真的不太一样:纪霖兄所听到的史学界对杨念群书的"议论"是"截然相反"的两分看法,即"不是'好得很'就是'糟得很'";我个人的看法则介于两者之间,而且我的史界朋友的看法亦多与我之见解相类。或许我们的史学界真的已像近代中国一样,也有两个或多个"世界"的区分了。69

      因此,纪霖兄因其眼中的"乾嘉传统"的复兴这一倾向而认为"当代中国的史学危机还远远没有过去",似乎太过悲观。好在纪霖兄认为杨念群书引起的争议"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危机的深度,同时也预示着走出危机的可能性"。因为杨著"成功地证明了史学还有另外一种叙述的方法,太阳不是一个,而是多个"。而且其所代表的不仅是方法上的立异,同时也明确体现了"新一代"与前代的疏离:"作为新一代的史家,杨念群表现出的正是对正统史学的偏离"。

      关于"史学危机"的看法并非纪霖兄一人独有,几乎同时为杨念群兄大作写书评的吕文江先生/小姐也认为:面对众多历史材料,"今天的中国史学界却表现出其在运用理论进行分析上的无能为力。在虚假的'复原历史真像'的意图作用下,大量的研究作品不是仅仅究心于历史细节的琐碎考证,就是在历史材料的剪裁铺排中论述一般性的常识之见,甚至流于陈词滥调,毫无真正的洞见卓识可言"。这样一种他/她称为"历史知识生产的内卷化"已"成为最严重的危机",而"如何走出这种深刻的危机,如何反叛目前仍占据主流地位的传统史学,就成为新一代史学学者的当务之急"。正是在这一点上,杨著"从具体的研究中提供了示范性说明"。70

      除"史学危机"外,两人的共同看法还包括"新一代"史家对"传统"或"正统"有意识疏离以及杨著在这方面的"示范性"。其实以纪霖兄在近代史学界久享大名的现状,他大可不必有这样强的危机感。而且老一辈学人便未必不欣赏纪霖兄的治学取向,我愿提供一次个人经历证明纪霖兄其道不孤:某次在朋友座上遇到一位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资深研究员,便久闻许纪霖之名而不知另一位近年刊发文章稍多的中年学者为何许人。该学者的文章其实不少即刊发于近代史所的所刊之上,似不应视而不见;大概因其文偏于实证,属于不那么重视"主观诠释"的一流,所以不受注意。以年龄论,这位资深研究员绝对比纪霖兄高一辈,但这并未影响其欣赏纪霖兄的研究取向,足证其道在老一辈中亦不孤,"危机"感可能产生于重实证的一边还更合适些吧。

      至于"示范",我想念群兄固然不无纪霖兄所说的"野心",而且可能真有点"反叛"的意念,但他主观上恐怕更多是在"探索"而不是"示范"某种新的研究方式。依我的陋见,杨著首要的新意在于将后现代主义提倡最力的空间概念引入我们中国通常为时间概念所"控制"的史学领域(若说思想史与社会史的关联,侯外庐年轻时便已注意),这在念群兄后来讨论其他题目的论文中也有明确体现。不论他这一努力是否成功(至少是部分成功的),这样一种新视角必然大大拓宽我们的史学视野,在此新眼光下不仅是史家"处理"史料的能力会增强,实际上会有大量过去视而不见的史料会"涌现"在史家眼前。71这当然只是我个人的偏见,许、吕二人的书评便几乎不提空间概念的引入,他们似乎更注重对"传统"或"正统"史学的"偏离"或"反叛"这一立场,而相对(仅仅是相对而已)忽视其具体怎样研究历史。

      如果我们的史学界真的已有两个或多个"世界"的区分,似乎意味着学术界或学术本身的多元化,至少我个人认为是比较理想的状况,各种研究取向正不妨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并存竞争,72似不必太强调什么"偏离"或"反叛"(实际上他们所谓的"传统"或"正统"究竟何指,也还有很大的讨论余地)。近代中国历史给我们的最大教训可能就是建设应重于破坏,立言者似以自觉地不轻言任何与破坏相近的取径为好(必须指出的是,纪霖兄本意未必侧重破坏,他特别提出了融汇古今而开创新路的主张)。

      本文前面也曾指出"现代"史学研究方式在中国的某些倾向性(或局限性,甚至可以明确说是弱点),但我并不主张因此就应该推翻或"颠覆"这样的方式(将来是否会与别的表述方式并行甚或被别的方式取代尚不可知)。具体到研究结果的表述方式之上,或也可遵循"出新意于法度之中"的传统取向,提倡在现行的论文专著方式这一"法度"之中作适当的调整。比如一篇论文不一定要有"完整"的四步论,或延长文章的长度到足以容纳四步论式的程度等,都不是什么根本的或大幅度的"改革",无非要求治史者(当然也包括学术刊物的编辑)的观念稍作转变,即可不必逾越现行的表述方式而改善我们历史研究的品质。

      纪霖兄等之所以主张"偏离"或"反叛",或因为他们带有较强的学术"忧患意识",颇类当年新文化运动群贤因感觉到传统强大的压力而反传统。其实,当年新文化人眼中传统的压力有明显的虚悬想象(imaginary)意味。胡适曾将文学革命总结为"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而国语运动则是由清季官方(学部)倡导并经民初教育部极力推动的,在文学革命口号提出时正处于"上下一致"的全盛时期(两者目标本来接近)。后来北京政府先后于1920年和1923年明令各小学和中学国文课本采用国语(胡适已注意及此),但更年轻的茅盾在1924年却看到一年来"反动派却令小学生读文言做文言"的现象。73他们那强烈的忧患意识显然与其虚悬想象的压力有关,而类似的心态今日又在纪霖兄等人那里得到"再生"。拙见以为,"乾嘉传统"的优劣及其是否足以因应今日的学术需求是一回事,说它决非90年代中国史学的"主流"(就我看来连支流都算不上)恐怕不算过分。纪霖兄等似可以释怀了吧。

      注释:

      54.许纪霖:《没有过去的史学危机》,《读书》1999年7期,以下引此文不再注出。55.关于中国学术刊物限制论文字数对史学研究的影响,参见罗厚立《功夫在诗外?----学术刊物的社会定位与编辑的苦衷》,《读书》1999年8期。56.王国维:《国朝汉学派戴阮二家之哲学说》,《王国维遗书·静庵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版,第75页。57.说详罗志田《清季民初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的走向中心》,《汉学研究》15卷2期(1997年12月)。58.转引自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新史学》,收入其《爱国主义与近代中国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0页。59.参见罗志田《"新宋学"与民初考据史学》,《近代史研究》1998年1期。60.《园书札·与戴宣翘书》,长沙中国古书刊印社1935年《园全书》版,第20页。61.陈寅恪:《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9页。62.章太炎:《与邓之诚论史书》,《制言》第51期,转引自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下册,第943页。63.章太炎复李续川书,引在厉鼎(火奎):《章太炎先生访问记》,《国风》(南京),8卷4期(1936年4月),第132页。64.参见李弘祺:《泛论近代中国史学的发展与意义》,收其《读史的乐趣》,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220-221页。65.杜正胜:《史语所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迈向新学术之路:学术史与方法学的省思"研讨会,台北1998年10月22-24日,第19页。不过,在同一研讨会上,臧振华先生则提出"社会科学取向的中国考古学",以区别于"历史取向的考古学"(参见其《中国考古学的传承和创新》,第19页)。66.如钱玄同于1904年读曾鲲化书,"见其多民族主义之谈,甚爱之,以为史籍教科书之佳本矣"。到1906年,他已转变观念,觉曾著虽然"体例未错,而喜用新名词,太远国风,且考据多讹"。倒是刘师培的《历史教科书》"取精用宏,体例亦不差,远胜夏[曾佑]《历史》矣"。但到其自编年谱时,又认为"平心而论,历史教科佳者,首推夏氏,次则刘氏。若曾氏者,专务用新名词,并造图像,不率故常,实极可笑。"钱玄同:《钱玄同自编早年年谱(1987-1905)》,阎彤整理,杨天石审校,《天外集刊》,第3期(1997年7月),第73页;钱玄同:《钱玄同日记(1905-1908)》,丙午(1906)年四月十一日,阎彤等整理,杨天石审校,《天外集刊》,第4期(1997年10月),第100页。67.傅斯年在1939年为商务印书馆评审陈恭禄的《中国史》第一册时说:"陈著大略一看,觉其人甚勤,而无史才。此虽通史,惟本册既以先秦为限,兹就以先秦史所宜注重之点论之。治此一段史,必于经学、甲骨学、金文之学、考古学稍具根抵,然後方可有当也。陈君于此等学问,似不知读书,疏浅之甚,并未深入,且时有妄言、武断。"若与"贵馆所出各书比类之,此书绝非夏曾佑书之比。夏书虽过时,然自有其独到处,一时之杰作也。……如陈氏之书,实无任何优点可举"。不过,如"比之贵馆出版之"文化史"某某数种,则又无愧色"。傅斯年致商务印书馆总管理处驻港办事处,1939年11月30日,原件藏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档案",承蒙王汎森先生提示、杜正胜所长批准使用。68.有趣的是,作为今日西方社会学重镇的美国社会学,因其理论和方法相对更实在具体,在我们的社会学研究中已甚少援用,遑论史学。史学界最近比较欣赏的是欧洲那种相对虚悬的什么"民间社会"(civil society)理论,其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欧洲以外不同时代的各类社会,实在还需论证。而且这一"民间社会"理论源自德国,与年鉴学派似无太多关联。69.关于近代中国的两个或多个世界,参见罗志田《新旧之间:近代中国的多个世界及"失语"群体》,《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6期。70.吕文江:《解释儒学的一种新方式》,《二十一世纪》,1999年6月号,第137-138页。71.据我的了解,念群兄虽然采用后现代的观念,并不完全认同于"后学"(特别是中国式的"后学"),而且他非常注重史料的广泛搜集。72.参见罗志田《提倡和而不同、多元开放的学术对话》,《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4期。73.茅盾∶《进一步退两步》(1924),《茅盾全集》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45页。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