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魏源视野中的“佛兰西国”
  • 史学要聚焦平民
  • 关于历史研究的学术规范问题
  • 二十世纪西方史学及史学名著
  • 繁荣新世纪史学四论
  • 略论我国世界史学界的某些流弊——读《美国历史散论》随想
  • 态度与真实20世纪中国史学的问题
  • 西罗马帝国灭亡原因的探讨
  • 历史学—对人之本质的理性反思与精神体验
  • 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非西方历史研究展望
  • 最新热门    
     
    也谈《宋代地域文化》的学术定位

    得而知。笔者亦不愿就此问题作无谓纠缠,因为卢著的“成功”之处不仅有目共睹,而且早已有口皆碑,只是没有人专门撰文替它宣扬而已。在此可以单讲程著的所谓“成功”之处。《力作》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基本上就是上述的那四句赞语,接下来对它们稍作分析。 

        这四句赞语可以分作两点讨论。先说“其理论之精辟”,这是与其“篇章结构之独特”联系在一起的。程著共八章:第一章,“各地风俗特点及影响”;第二章,“各地文化概况及人才素质”;第三章,“各地教育状况”;第四章,“科举制反映的地域文化差异”;第五章,“宗教文化的地域分布”;第六章,“各地学术状况及特点”;第七章,“艺术的地域特征”;第八章,“地域文化的传播与结果”。这样的一个“篇章结构”,认为其“独特”,当然是不成问题的,但《力作》写道: 
       “从中可以看出,该著已涉及到风俗、人材、教育、宗教、学术、艺术、地域文化差异、地域文化的传播与结聚诸多方面,已基本包括了历史文化地理(或可称之为‘地域文化’)的所有主要内容。” 
    这便叫人难以接受。且不说“文化地理”与“地域文化”是否一个“或可称之”的关系,这句话的前半在逻辑上就欠通。其所列举的各点在概念上不应该并列,“风俗”、“人材”、“教育”、“宗教”、“学术”、“艺术”是文化要素,个中“人材”、“教育”、“学术”、“艺术”在实际上多有交叉;而“地域文化差异”、“地域文化的传播与结聚”则属于文化地理问题,它们对前述要素有包含的关系。况且,这些东西绝不足以涵盖历史文化地理的“所有主要内容”。从文化要素上讲,方言,对历史文化地理而言第一等重要的文化要素,尚不在程民生先生的视野之内;从文化地理问题来看,文化区划、文化生态这些第一等重要的问题,也未进入程先生的意识当中。 

        就是这样一个篇章结构,《力作》发出了“其理论之精辟”的赞叹。笔者对此颇有存疑:不知程著的“理论”安在?遍检该书,既没有发现作者对于“文化是什么”、“历史文化地理该研究什么”以及“历史文化地理该如何研究”等一系列问题作出阐述,也没有看到作者对各个专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加以说明,甚至连各章在全书中的意义都找不到交待。姑以“篇章结构”作为其“理论”的具体表现罢,八个一级标题已如上述,笔者捉不住程先生对它们进行组织排序的思路,尚未体会其“精辟”之处。再看二级标题。这个不能细说,且以前人较少就该时期进行全面探讨的第一章“各地风俗特点及影响”为例:第一节,“北方风俗的基本特点”;第二节,“南方风俗概况”;第三节,“各地风俗比较”;第四节,“乡土观念与地域偏见”。这里,思路比一级标题是清晰了不少,但笔者仍不敢奉献太多的恭维。其所谓“各地”,只不过停留在“南方”和“北方”的尺度,这样的“风俗特点”还有什么不好谈的么?事实也正是如此,其第一节所述北方基本特点为“质直忠厚”、“劲勇强悍”、“勤劳节俭”,第二节所述南方基本特点为“灵巧轻扬”、“柔弱”、“奢侈”、“好讼”、“趋利重商”,仅此而已。南、北方各自既没有进一步的地域分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经济各项民俗习惯在各地分布的具体情形也一概置之不理,如果说这是一种“理论”构架的话,且慢说“精辟”二字,连学术性之有无都是要大打问号的。——两千年前的《汉书·地理志》不就是这样谈的么?如果硬要找出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的话,那就是《汉志》的地域划分更细致,所谈的各地风俗特点更丰富多采。 

        再来说说其“论证之严谨妥切”,看来所谓“学术价值之非同凡响”须通过此点才能得以实现。《力作》列举了3条小考证的例子,以说明程著的“学术态度十分审慎”。这一点笔者也很愿意欣赏。现在的学问,考据精神是越来越少了。但对于《力作》同时列举的其他论据,笔者则颇有点不敢以为然。其一曰“资料充实”: 
       “除宋史学者通常采用的《宋史》、《长编》、《系年要录》而外,程民生先生还广泛涉猎了宋人文集、类书、笔记、全国总志、各地方志、金石资料等。” 

        这句话不够力道。现在哪位宋史学者“通常采用”的还只有《宋史》、《长编》、《系年要录》呢?最起码也要包括《宋会要辑稿》、《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以及相关的宋元文集吧?在这里,程著是否真的“资料充实”姑置勿论,这话语至少给人一种联想:宋人文集300余种,假如只看100种,算不算“资料充实”?如果能够指出来某专题研究共有多少资料,而程著用到了多少,那样才让人油然而生信服的感觉。 

        其二曰: 
       “更值一提的是,鉴于相关史料在地域上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特点,作者也采取了弥补的办法,具体的措施就是制作系统的统计表格。” 

        对此,程民生先生自己也颇为得意,其在“后记”中称: 
    “费十多天时间列出一张表格,虽只占半页或仅一二行,其价值却不可低估。本书在这方面做了不小的努力。” 

        这些可以分两造来谈。《力作》所言显然没有道理。制作表格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直观,怎么可能对“相关史料在地域上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有所“弥补”呢?制表人总不能对没有史料的地方无中生有吧?如果能“弥补”,那就是画国画了。此论原出自程先生的后记,而上文所引的程先生自况尤属过分。笔者是不可能相信其“每一张表格”都要“费十多天时间”的。试想,该书“正式写作开始于1995年元月2日,至6月份写出了初稿”,最后“于1996年8月初,抄改完毕”,通共不到20个月的时间,中间“又用了半年时间一头钻进书中,如饥似渴地(原注:这个形容词一点也不过分)吸取新的营养”(见该书“后记”),就是说,写作只有14个月的时间——如果那“如饥似渴”的“半年”等于6个月的话;书中的表格28幅,以平均每“一张表格”费时“十多天”为15天计,已需420天,按每月得30天亦合14个月;这样一来,该书的20多万文字便不知道是谁写的了。这大概是程先生所虑不周之处。再以表格的价值而论,似乎还看不出有什么“不可低估”的。且以其第二章第四节“人材的地域分布”为例,这是程先生在“后记”中着重点出的得意之笔,曾在一份很高级的专业刊物上单独发表过的。程先生在给出统计表之前说: 
       “关于宋代人材的地域分布,曾有人做过一番统计。其统计资料重要来源之一,是现存的宋代地方志,而这些地方志数量并不多,仅限于30多个州县,全在南方。据此统计的数字不能说明各地人材数量,更没有比较价值。”(P131) 

       对此笔者不无遗憾。程先生仅仅以人家所用资料“之一”——饶它“重要”罢,遽尔作出全盘否定的结论,恐怕总是令人难以信服的。本想将那份统计找来与程著合读,但程先生不肯指示所谓“有人”是谁,笔者只好引领而望之。顺便说一句,程著在讨论问题时从不交待前人的成绩,仿佛所做的都是开天辟地的工作,这是欠妥当的。 

        程先生在该节共给出了7幅表,所有的资料来源只有一个,即《宋史》。对此,笔者颇不满足。《宋史》既不是常人看不到的材料,又不是前人没有以此作过统计分析,纵使程先生做表分幅再多,说它们价值如何不得了总说不大过去吧?诚如程先生所言,宋代“人材分布的量化研究,唯一比较系统的资料就是整体性的《宋史》列传”(P132),但这不应该成为程先生以之为统计资料唯一来源的理由,有见识的研究者应当有能力独辟蹊径。真正的“成功范例”从来都是不落前人窠臼才创出来的。 

        其三,《力作》说: 
       “由于资料充实,论证严谨,故而相应提高了该著的学术质量,使其所得结论多公允可信,足以成为定论。” 

        对此,笔者不知从何说起。还是举例说明。该书第五章第一节第二个专题讲“佛教宗派的地域分布”,程先生开宗明义提出一个倒装的结论: 
       “宋代佛教大体上可分为两大主要派别,即律宗和禅宗。……以地域而分,北方多律宗,南方多禅宗。”(P269) 

       这个结论笔者不必赞一词。因为书中提出的“资料”已经“充实”地作出了否定:在北方既有洛阳“无座不谈禅”的盛况,在南方也有天台宗、华严宗的中兴。作为上引结论的补充,程先生进一步申述道: 
       “宋代北方地区佛教分布的两个特点:一是旧现象,即律宗占主导地位;二是新现象,即南禅于北宋中期开始北上传播。”(P273) 

        这一结论笔者仍不必赞一词。其所谓“旧现象”,即宋代以前北方佛教是否“律宗占主导地位”,许多佛教史著作对此都有阐述。而其所谓“新现象”,即南禅于何时“开始北上传播”,一般禅宗史著作对此也早有共识。论著太多,恕不列举。程先生连这些起码的专业知识都没有作好准备便率尔操觚,笔者不知其“论”如何可“定”? 

        且到此为止,毕竟对程著作全面评价不是本文的主旨所在。末了笔者只想再说一点:给学术著作定位应该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捧要捧到好处,批要击中肯綮。如果评论者的客气不恰如其分,被恭维者也许出于世俗的需要而利令智昏,但对学术、对社会、包括对当事者本人,实际上都是有害无益的。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