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司马光写《通鉴》
  • 司马迁留给后人的启示
  • 司马迁和班固
  • 一代女文豪班昭
  • 严 复
  • 吴道子
  • 王夫之
  • 王 充
  • 李 贽
  • 黄遵宪
  • 最新热门    
     
    黄宗羲

    的浙东大学者刘宗周。19岁为父报仇申雪从京城回到家乡,他决心遵照父亲生前关于读书人不可不通晓史事的教诲,潜心学史,发愤读书、抄书,从历史中了解古今混乱得失的事迹,研讨经世治国的实学。他看到:祟祯即位不久,就开始猜疑群臣,独断专行,因而阉党势力也重新抬头。那时,灾荒连年,赋税繁重,民怨沸腾。而李白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着。满洲贵族在东北建立地方政权(先称“金”,后改称“清”)后,清兵在关外虎视眈眈,待机而动。明王朝已到了崩溃的前夜,而朝廷-腐败,没有一丝起色。于是他毅然参加了当时在社会上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广的文人团体——复社。黄宗羲与其他成员一起坚持“重气节,轻生死,严操守,辨是非”的宗旨,与当时最腐朽的封建恶势力——宦官进行不妥协的斗争。

        祟祯十一年(1638年),黄宗萎与陈贞慧、吴应箕等人,组织了复社中的148人,以他和顾呆为首联名发表了《南都防乱公揭》,声讨当时被称为第二个魏忠贤式的人物——阮大铖。这篇《公揭》把阮大铖的丑恶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揭文一发表,立刻轰动了京城,黄宗羲也从此成了阉党的眼中钉。

        清兵入关后,黄宗羲的老师刘宗周避居山间,他严辞拒绝了清政府的劝降,绝食殉国。刘宗周的崇高气节鼓舞了浙东人民的抗清斗争,也激励了黄宗羲。这一年(1645年),他与弟弟黄宗炎变卖了家产,在余姚黄竹浦起兵,组织了抗清义军“黄氏世忠营”。他们拥戴当时在绍兴建立的又一个南明王朝——鲁王政权。从此,黄宗羲踏上了8年抗清的艰辛历程。黄宗羲为恢复明政权颠沛流离,九死一生。当他清醒地看到,清王朝的统治已经在全国确立,因腐朽终于覆灭的明王朝再也不可能恢复重建时,便回到家乡隐居起来,结束了在动乱中奔波的生活。他出于对祖国和民族的强烈的责任感,开始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探讨经国济世的实学,整理和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

        康熙二年(1663年),黄宗羲54岁,写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反帝制的光辉著作——《明夷待访录》。黄宗羲生活在17世纪“天崩地解”的时代,饱尝了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破败所引起的种种灾难和痛苦。痛定思痛,他产生了总结以往的惨痛教训,找到一条出路的要求。《明夷待访录》就是代表他的社会-思想的一部力作。它是黄宗羲唯一的一部-专著,是他结合自己几十年斗争实践研究历史和明代-所作的总结。

        《明夷待访录》全书21篇,《原君》开头,《奄官》结尾,其中有《原臣》、《原法》、《学校》等13部分。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是贯穿于全书的指导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末期,这种见解有其突出的进步性。作者从这一思想出发,无情地揭露和鞭苔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罪恶。

        黄宗羲的进步-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历史实际有紧密的联系。黄宗羲亲身经历过明朝灭亡的历史,也目睹了清兵攻占各地的暴行,特别是他看到当各地人民反抗清初残酷统治的时候,腐朽的南明王朝反而成了抗清斗争的绊脚石,这种鲜明的对比深深地印入他的心里。他思考着社会动乱的根源。黄宗羲在《原君》篇中愤怒地写道:“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话真是痛快淋漓,一针见血!这话在300多年前,是没有人敢说的,黄宗羲却大声疾呼: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敲剥者”。因此,有人称赞《明夷待访录》是“人权宣言”。

        在批判了君主专制之后,他进而说:现在天下的百姓怨恨他们的君主,“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这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他明确地提出这样的问题:“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在黄宗羲的笔下,从来被认为至高无上的“天子”被剥掉了神圣的光圈;“天子”并不是什么的神权天授,不过是普通的“一人一姓”而已。

        在《明夷待访录》中,黄宗羲有力地鞭挞了束缚思想、窒息人才的科举制度。他认为为这种制度服务的所谓学校纯属是“富贵熏心”的势利场。他鄙视那些以皇帝之是为是,以朝廷之非为非的读书人,对有真才实学但却被埋没于“草野之间”的人们则深表同情。

        君主专制之害,在当时怎样才能加以改变呢?黄宗羲认为最重要的是制定“天下之法”,废除“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力。他为了求得人权平等,主张非废除秦汉以来的“非法之法”不可;要求得天下太平,非废除专制的君主制度,而改为民主制度不可。在《原君》中他理直气壮地呼吁,现今应当是“天下(人民)为主,君为客”。

        在《明夷待访录》中,黄宗羲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等先进的经济思想。

        在经济学说上,他也反映市民的要求。主张废止金银货币,使用“宝钞”,而以金银作为宝钞的基金。他这种经济思想,有利于商品流通,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并启发了近代的经济政策。

        《明夷待访录》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民权,对清末的维新变法运动影响很大。当时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梁启超、谭嗣同等将它节抄、复印、秘密散发,鼓动了民主思想,推动了改良思潮。黄宗羲的民权思想一直影响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邹容、陈天华等人,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黄宗羲60岁以后,从事于学术史和史学的研究,66岁时完成中国第一部学术史——《明儒学案》。这部著作,对明朝300年间各个学派学术思想的发展经过,每个学派的时代背景、代表人物、学说宗旨及其前后变化等,作了介绍和评论。《明儒学案》在刊印之前,就已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彼此传抄。康熙三十一年刻印问世后,清代学者报崇备至。《四库全书》也收录了此书,它是我国第一部内容比较完整系统的学术思想史专著。

        黄宗羲一生从事学术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著作共60余种,l300余卷,内容涉及史学、-、哲学、经学、数学、地理、天文、历法、音乐、诗文等许多方面。

        晚年的黄宗羲已经成为一位德高望重、誉满全国的大学者。康熙皇帝也几次想征召他到朝廷任职或参加修撰《明史》,并认为他是当时唯一的一位博学多闻,才华横溢,可以充当朝廷顾问的人,但是黄宗羲辞官不做,继续潜,乙于搞学问。

        黄宗羲是一位爱国者,他在明末清初之际,坚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作为启蒙思想家,勇敢地抨击了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他作为伟大的学者和思想家,为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著作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