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第四章 老子平生好劝救(二)
  • 第四章 老子平生好劝救(一)
  • 第二章 丹疑神化玄妙身(一)
  • 第一章 天降小子五洲游(二)
  • 第一章 天降小子五洲游(一)
  • 韩 非
  • 荀 卿
  • 邹 衍
  • 墨 子
  • 第五章 医学俭方济众生(二)
  • 最新热门    
     
    李泽厚

       李泽厚(1930一 ),湖南长沙人。中国现代学者,思想史家、美学家。
       李泽厚于1945年入湖南第一师范学习。1950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现为研究员。

       李泽厚研究的领域颇为广泛,涉及中西哲学、美学、史学等。在儒学研究方面,认为孔子所维护的周礼,本是周公所建立的氏族贵族的规范制度,其中包含着原始人道和民主遗风;孔子以“仁”释“礼”,将社会外在规范化为个体的内在自觉,这是中国哲学史上创举,为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奠下了始基,孔子也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代表;孔子的“仁学”体系有四个层面: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个体人格,这四因素相互制约而构成有机整体,其精神特征是“实践(用)理性”;孔学、儒家区别于其他学说或学派的关键点是心理情感原则,它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以取得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均衡稳定,而不需外在神灵的膜拜、非理性的狂热*或追求超世的拯救,就在此岸中达到济世救民和自我实现;孔子仁学也有其弱点,即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阻碍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孟子学说赋予心理情感以先验的形上性质,最终归结为道德主体性的建立。苟子从人的族类高度论证“礼”,并作出历史主义的理性解释。《易传》建构起儒家的世界观,赋予“天”以品德情感色彩,把自然与历史贯穿起来。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天”)同王道*(“人”)作异质同构的类比联系,建构起了宇宙论系统的世界图式。宋明理学以张载、朱熹、王阳明为代表,各以“气”、“理”、“心”为中心范畴;理学由宇宙论到伦理学,无极太极、理气心性的讨论都是为了重建以伦常秩序为本体轴心的“孔孟之道”。儒学中始终存在经世致用的“外王”之学,给近代改革者以思想的传统力量的不是理学而是“经世致用”。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