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释昙翼
  • 竺法汰
  • 释道安
  • 竺僧度
  • 支遁
  • 竺法潜
  • 朱士行
  • 求那跋陀
  • 昙摩蜜多
  • 慧持大师
  • 最新热门    
     
    求那跋摩

    前一天,阁婆国王的母亲夜里梦见一个和尚,坐着飞船来到国内。第二天早上果然是跋摩来了。国王的母亲对跋摩敬以圣礼,从跋摩受五戒。国王的母亲劝国王说:“前世的因缘,使我们成为母子,我已受戒,而你却不信奉佛教,我们的因缘,恐怕会断绝于今生。”国王迫于母亲的命令,只好奉命受戒,接触佛教时间久了,国王也开始信奉佛法。不久,邻国起兵侵犯边境,国王对跋摩说:“外贼自恃力量强大,侵犯我国,若是与敌战斗,必然会死伤很多人;若是不战,国家就要灭亡。今唯师父之命是尊,不知师父有何计?”跋摩说:“面对敌人的侵略,必须进行抵抗。但是心中应存慈悲,不应起害念。”

       国王亲自领兵拒敌,刚一开战,敌人就败退了。国王被流箭伤了脚,跋摩用咒水为国王洗伤,两天伤就好了。国王更加恭信佛法,并欲出家修行,告诉群臣说:“我欲出家修行,请你们另找一个圣明的君主。”群臣拜伏在地,劝请国王说:“陛下若是舍弃王位,就会使百姓失去了依靠。目前,敌国凶强,正对我国虎视眈眈,如果没有陛下的恩泽保护,我国的百姓就会沦为敌国的奴隶。陛下仁慈,怎能不怜惜您的子民呢?我们冒死相请,以表至诚之心。”国王不忍心违背众意,就对群臣发出三个心愿,若能应允,就留下继续治理国家。一愿全国之内,信奉佛教;二愿全国百姓,戒断杀生;三愿所有的财物,服施给穷人和病人。大臣们都非常欢喜,全都敬而应诺。于是全国的百姓都从跋摩受戒。

       国王为跋摩建造佛寺,还亲自去工地劳动,伤了脚指,跋摩又用神咒为国王治疗,很快就痊愈了。跋摩传布教化、诱导众生的名声,传播退还,邻近的国家听说后,都派遣使者,前来邀请跋摩。当时京城德高望重的僧人慧观、慧聪等,都仰慕跋摩的品格、道义,很想能有机会当面向跋摩学习。他们于南朝宋元嘉元年(公元424年)九月,当面启奏宋文帝,请求迎请跋摩,文帝立即下令,由交州刺史派大船去接跋摩。慧观等人又派沙门法长、道冲、道俊等人前往阁婆国祈请跋摩,并写信给跋摩和 婆国王,请务必使跋摩来宋境,传布佛教。跋摩也认为应广泛推广佛教教化,到各地去游历。在这之前,跋摩已搭乘商人竺难提的船,要到一个小国去,巧遇顺风,将船吹到了广州,所以跋摩在遗文中说:“业行风所吹,遂至于宋境。”说的就是这件事。

       宋文帝知道跋摩已经到了广州,又令地方官,资送跋摩进京。跋摩路过始兴,停留了一年多。始兴有座虎市山,山势孤耸直立,峰岭高绝,跋摩因其形状很象耆 山,就将虎市山改名为灵鹫山。跋摩在山寺之外,修建了一间禅室,离寺院有几里地,鸣磬的声音传不过来,但每到鸣磬时,跋摩就已经到了。有时冒雨而来,却不见身上淋湿;有时踏着泥泞而来,却不见鞋湿。对此众人莫不肃然起敬。寺院里有座宝月殿,跋摩在殿的北墙上,用手画了一幅罗汉像,还画了定光儒童布发的形象,像画成之后,每天晚上都放出光明,很长时间才息灭。

       始兴太守蔡茂之,对跋摩非常敬仰。后来蔡茂之将要死了,跋摩去看望他,为他讲说佛法,安慰他。后来蔡家的人梦见蔡茂之在佛寺中与众僧人讲经说法,这是由跋摩教化示导的力量所造成的。虎市山上有很多老虎,自从跋摩来山上居住后,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在山上来来往往,有时也会遇到老虎,跋摩用锡杖按着老虎的头,拔弄几下。老虎也没有发怒。从此人们在山上行走,再也没有发生老虎伤人的事,山上的居民因感德而皈依佛教者,十有七八。

       跋摩在禅室中坐禅,好几天没有出门,寺僧派了一小沙弥前去看望。小沙弥看到有一只白狮子沿着柱子向上爬,空中生满了青莲花,小沙弥惊恐地大喊大叫,人们听到喊声跑来赶逐狮子,却什么也没有看到。

       宋文帝又令慧观等人再次敦请跋摩,跋摩乘船进京,于南朝宋元嘉八年(公元431年)正月来到京城建邮。宋文帝召见了跋摩,慰问跋摩路途劳顿,宋文帝说:“弟子常欲持斋戒而不杀生,但是常常做不到。法师既不远万里,来我国传布佛法,将怎样教导我们?’,跋摩说:“道在于心中,而不在于事;事奉佛法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别人。况且帝王与百姓不同,百姓地位低下,没有名声,没有威令,若不克制私欲,努力劳作,怎能维持生活?而帝王以由海为家,以万民为子。帝王出一善言,百姓们都会很高兴;帝王发布一个善政,则人神共和。减酷刑,轻劳役,可使风调雨顺,四季应时,五谷繁茂,农业丰收。如此持斋,才是真正的持斋;如此不杀生,才是有德,宁可自己少吃一餐饭,也要救一小生命,然后才能普济众生。”宋文帝抚几而叹道:“世俗的人们对深远的道理感到迷茫,而僧人们又迟滞于小道理。对深远的道理感到迷茫的人认为最高深的‘道’是虚无之说;迟滞于小道理的人,则拘泥于书本。至如法师所言,真可谓开悟性,明事理,可与言天道与人事的相互关系。”于是安排跋摩住在抵洹寺,供给丰厚。王公大臣、社会名流,莫不尊崇、敬奉。随即,跋摩在抵洹寺开讲《法华经》和《十地经》,开讲之日,前来听讲的人成群结队,摩肩擦踵,车马满街。跋摩神情自然,妙论天生,有时借助于翻译,反复启发、开导听众的悟性。抵洹寺的慧义请跋摩翻译《菩萨善戒》,跋摩翻译了前28品,后2品由弟子代译,共30品,还未来得及缮写,就丢失了序品和戒品,所以现存有两个版本,或称为《菩萨戒地》。

       南朝宋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徐州刺史王德仲,在彭城请外国人伊叶波罗翻译《杂心经》,译到择品,译者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只好中途停下。于是又请跋摩译出后半部,共有13卷。另有先前所译《四分羯摩》、《优婆塞五戒论略》、《优婆塞二十二戒》等,共26卷,文义周详而允正,译文没有任何差错。

       当时影福寺的尼姑慧果、净音等人,共同请跋摩说:“去年六月,有师子国的8个尼姑来到京城,说是我们宋地先前没有尼姑,哪能是你们两个尼姑受戒,恐怕是戒品不全。”慧果等尼姑又恐受戒的年月时间不够,苦苦要求再次受戒。跋摩说:“善哉,若欲增明,很可以随人为善。”但是由于师子国来的几个尼姑受戒以后的年岁太短,且又不满l0人,就让她们先学汉语。又让西域的在家修行的居士,再请些外国的尼姑来,以足满10人。这年夏天,跋摩住在定林下寺。


       有一个佛教信徒,用花布为跋摩做座席,当跋摩坐上去时,花布上的华彩更加鲜丽,众人都感到跋摩的神异,崇敬地对跋摩施礼。夏天过完后,跋摩又回到祗洹寺。这年九月十八日,午饭没有吃完,跋摩就先回去了,他的弟子随后来看他,跋摩已奄然而逝,终年65岁。跋摩生前,预先写好了遗文偈颂36行,自说因缘,已证二果。遗文写好后,亲手封好,交给弟子阿沙果,说:“我终世后,可将此遗文交给天些国的僧人,也可以给此地的僧人看。”跋摩去世后,遗体扶坐绳床,颜容不变,就象平时坐禅人定时一样。前来吊唁的有一千多人,人们闻到一股浓烈的芬芳香气,还看见有一物,形状象龙蛇,长约四丈,起于遗体的一侧,直冲天际,人们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于南林的戒坛前,按照外国火葬的方法,火葬跋康。这天参加葬礼的有上万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堆上香薪,浇上香油,五色火焰冲天而起,氛氲丽空。这时天景澄朗,道俗哀叹,后在火葬处盖起一座白塔,以示纪念。那两个欲再次受戒的尼姑们,悲泣望断,不能自制。

       当初,跋摩刚到京城时,宋文帝欲从跋摩受菩萨戒,却正值敌国进犯边境,还没有来得及受戒,跋摩就去世了。宋文帝本意未遂,感到非常伤心和遗憾,于是就令众僧人将跋摩的遗文翻译出来,译文说:

       前顶礼三宝,净戒诸上座。浊世多谄曲,虚伪无诚信。愚惑不识真,怀嫉轻有德。是以诸贤圣,现世晦其迹。我求那跋摩,命行尽时至。所获善功德,今当如实说。不以谄曲心,希望求名利。为劝众懈怠,增长诸佛法。大法力如是,仁者成谛听:我昔旷野中,初观于死尸,膨胀虫烂坏,臭秽脓血流。系心缘彼处,此身性如是。常见此身相,贪蛾不畏火。如是无量种,修习死尸观。放舍余闻思,依止树林间。长夜专精进,正观常不忘。境界恒在前,锋如对明镜,如彼我亦然。由是心寂靖,轻身权明净,清凉心是乐,增长大欢喜。则生无著心,变成骨锁相。白骨现在前,朽坏支节离,白骨悉磨灭。无垢智炽然,调伏思相法。我时得如是,身安极柔软。如是方便修,胜进转增长,微尘念念灭,坏色正念法,是则身究竟,何缘起食欲,如因诸受生,如鱼贪钩铒,彼受无量坏,念念观磨灭,知彼所依处。从心猿猴起,业及业果报,依缘念念灭,心所知种种,是名别相法,是则思慧念,次第满足修,观种种相法,其心转明了,我于尔焰中,明见四念处,律行从是竟,摄心缘中住,苦如炽然剑,斯由竭爱转,爱尽般洹磐,普见彼三界,死焰所炽然,形体极消瘦,喜息乐方便,身还渐充满,胜妙众生相,顶忍亦如是,是于我心起,真实正方便,渐渐略境界,寂灭乐增长,得世第一法,一念缘真谛,次第法忍生,是谓无漏道,妄想及诸境,名字悉远离,境界真谛义‘,除脑获清凉,成就三味果,离垢清凉缘,不涌亦不没,净慧如明日,湛然正安住,纯一寂灭相,非我所宣说,唯佛能证知,那波阿毗县,说五因缘果,实义知修行,名者莫能见,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偏执有是非,达者无诤,修行众妙相,今我不宣说,惧人起妄想,诳惑诸世间,于彼修利相,我已说少分,若彼明智者,善知此缘起,摩罗婆国界,始得初圣果,阿兰若山寺,道亦修远离,后于师子国,村名劫波利,进修得二果,是名斯陀合,从是多留难,障修离欲道,见我修远离,知是处空闲,咸生希有心,利养竞来集,我见如火毒,心生大厌离,避乱浮于海, 婆及林邑,业行风所飘,随缘之宋境,于是诸国中,随力兴佛法,无问所应问,谙实真实现,今此身灭尽,寂若灯火灭。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