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揭开007原型之谜 曾与邦德小说作者并肩战斗
  • 史海回眸周恩来总理访非珍闻多
  • 王莽的改革措施 一切为天下人福祉
  • 《时代》周刊创办人亨利·R·卢斯与中国
  • <时代>封面的中国人物宋子文曾想取代蒋介石
  • 蒋介石两次下野与复出
  • 蒋介石宋美龄九一八之际联袂亮相《时代》
  • 阎锡山山西王的起伏跌宕
  • 冯玉祥充满传奇和变数的基督将军
  • <时代>封面的中国人蒋介石1927年的首次亮相
  • 最新热门    
     
    一个苏联老兵在阿富汗的20年

    ,我终于永远回到了俄罗斯!”

      他是谁?俄罗斯人尤拉·斯捷潘诺夫?还是阿富汗人穆希布洛?

      沦为俘虏 历尽磨难

      20年前,斯捷潘诺夫从苏联乌拉尔地区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一个叫普里尤多夫的小山村参军,经过短暂的训练后,他随部队开赴战火纷飞的阿富汗。

      那是1986年,从1979年年底苏军入侵阿富汗开始的战争仍在持续。斯捷潘诺夫被派往阿富汗北部萨朗地区的一个山顶哨所执行战斗任务。这里到处是耸峙的峰峦,险峻的崖壁。夏天,太阳发疯似地将石头烤得滚烫,空气也像是被点燃似的;冬季,山间河流冰封,寒风怒吼,痛彻肌骨。斯捷潘诺夫和他的战友们一年四季都要日夜坚守这个哨所。他们架起机枪,严密监视面前的一条峡谷,以确保苏军运输车队安全经过这里,将食品和-运抵喀布尔。    

      当时萨朗地区活跃着一支阿富汗地方武装,其成员主要是当地的莫贾赫德人,指挥官叫苏菲·波扬达。这支地方武装多次企图将这个苏军哨所端掉。他们常常半夜偷袭,但总是遭到斯捷潘诺夫和战友们的顽强回击。

      一个风雪刺骨的寒夜,这支武装以比先前多出数倍的兵力将苏军山顶哨所团团包围,战斗异常惨烈。斯捷潘诺夫不幸受伤,被敌军俘虏。心狠手辣的苏菲一向-如麻,他对俘虏通常都是立即处决。但斯捷潘诺夫很幸运,他与另外一名被俘的苏军士兵侥幸保全了性命。兴许是战争行将结束,苏菲想用他们去交换被苏军抓获的莫贾赫德人,也许是他的军营里正缺少为他卖命的苦力……

      苏菲为两名苏军战俘起了伊斯兰名字。斯捷潘诺夫从此就叫穆希布洛。苏菲把斯捷潘诺夫和其他战俘都关在一个山地兵营。战俘们在那里过着奴隶般的生活:像牲口一样在山间羊肠小道上扛-箱,搬运军粮,为当地士兵洗衣服,捡柴生火。行军时,苏菲的部队生怕误入苏军布下的地雷阵,因此总是让这些苏军俘虏打头阵。

      在长达15年的俘虏生活中,斯捷潘诺夫受尽了屈辱和磨难。

      重获自由 安家落户

      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但阿富汗的地方武装势力仍各自为战,苏菲的这支部队后来投靠了反塔利班的北方联盟,5年前,塔利班政权倒台。也许是苏菲的部队不再需要那么多苦力干活,也许还有其他什么原因,总之斯捷潘诺夫被释放了,走出了给他留下痛苦回忆的高山兵营,结束了长达15年的战俘生活。

      斯捷潘诺夫真正获得了自由。他在萨朗地区的一个小山村立住了脚,与一位名叫古拉莱的阿富汗姑娘喜结良缘,并很快有了个儿子,取名胡拉赖。斯捷潘诺夫皈依了伊斯兰教,完全接受了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他与妻子一起下地种田,辛勤劳作。为贴补家庭日常生活开销,斯捷潘诺夫还在家门口开了个小店,出售一些日用小商品。他们的村庄深处大山,交通闭塞。就是这很不起眼的小店为村民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或许因为曾身为战俘,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磨炼,斯捷潘诺夫非常珍惜现在的平静生活,也非常感谢村里人对他的接纳。在他多方奔走和操持下,村里建起了一座小型水电站。从此电灯照亮了村里家家户户的每个夜晚,让此前一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告别了黑暗。这件“壮举”也让斯捷潘诺夫这个异乡人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和爱戴。

      从士兵到战俘,从奴隶到自由人,斯捷潘诺夫在阿富汗的20年经历了人生际遇的跌宕起伏,现在恢复自由之身、安家落户、娶妻生子、受人尊敬……然而,这一切都没能留住斯捷潘诺夫的心。独在异乡为异客,他朝思暮想的仍然是回到俄罗斯,回到家乡。

      祖国来人 终得还乡

      重归故里的这一天斯捷潘诺夫终于盼到了。1995年,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成立“俄罗斯联邦战俘、被拘及失踪人员总统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就是调查苏联和俄罗斯在各种战争中失踪人员的下落。去年,该委员会派出调查团赴阿富汗,专门寻找在上世纪80年代苏军入侵阿富汗战争中失踪的士兵。去年12月,俄罗斯《劳动报》记者叶甫盖尼·基里钦科与该调查团成员卡里莫夫一起,在阿富汗见到了斯捷潘诺夫。基里钦科描述了他们见面时的情景:

      2006年年底的一天,斯捷潘诺夫在家里热情地接待了我和拉希德·卡里莫夫。我们还见到了他的妻子古拉莱,她个头不高,大眼睛,皮肤黝黑,素净打扮,一看就知道是个辛苦劳作的农家妇女。看到我们,她脸涨得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她躲进挂着门帘的厨房,就再也没有露面。斯捷潘诺夫则忙不迭地为我们沏茶,接着又用托盘端来了花生、葡萄干和饼干。

      应我们的请求,斯捷潘诺夫回忆了他当年在阿富汗的作战经历和被俘期间的悲惨遭遇。往事不堪回首。他脸色凝重,嘴唇不住地颤抖。交谈时斯捷潘诺夫有好几次停顿,似乎想不出要说的话如何用俄语表达。

      “您现在用什么语言?”我问他。

      “达里语。”(波斯语的一种)他低头答道。“现在我张嘴就说达里话,俄语反倒生疏了,不习惯了,有时一个俄语的词儿想半天也不知该怎么说。”

      “过去那么多年,我实际上就是个奴隶”,斯捷潘诺夫话锋一转,又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尽管我名义上算是自由了,可我现在还是两手握空拳,一贫如洗。全部家当顶多能填满3个提箱,其中一大半还是我老婆和儿子的东西。”

      我们边喝茶,边商议安排斯捷潘诺夫重返乌拉尔老家的事。一说到回国,灿烂的笑容就一直停留在这位老兵的脸上。我想,过去20年来,他家乡的山山水水肯定经常出现在他的脑海,他的老母亲更让他魂牵梦萦。

      “身在异国他乡这么多年,天知道我还得在这里呆多久。但我坚信总有一天祖国会记起我,会派人来接我的。”斯捷潘诺夫激动地说。

      “我这次就是来接你回国的,你赶快收拾收拾尽早起程吧!”卡里莫夫催促道。

      “要不咱们再等个把星期?”斯捷潘诺夫用恳求的目光望着我们。“我得把小店卖了,看能卖几个钱。我现在拖家带口的,回国也得谋个生路啊。”

      “瞧你!你回国一切费用都由我们出,到家也保证你有工作干,有房子住,保证你们一家子吃穿不愁。你还想那么多干吗?”卡里莫夫忍不住说。

      听了他们的话,我不禁哑然失笑。这个小店能值多少钱呢。远离祖国,与世隔绝,面前这位老兵显然不知道,现在我们的国家和他20年前离开时的情景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偕妻带子 回归故里

      2007年1月,斯捷潘诺夫终于回到了阔别20年的家乡。与斯捷潘诺夫一同回家的还有他的妻子古拉莱和5岁的儿子胡拉赖。当火车停靠在别列别伊的站台上,看到眼前热烈的欢迎场面,他们一家3口都有点不知所措了:鲜花、拥抱、祝贺、拍照、摄像、喜悦的泪水……

      斯捷潘诺夫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老母亲柳博芙·普罗科菲耶夫娜,他疾步向前,一下子扑到了母亲的怀里。母亲仔细端详着斯捷潘诺夫那有些陌生的脸庞,泣不成声地说:“儿啊,你可回来了!”

      1989年2月,历时近10年的阿富汗战争结束,苏联驻阿富汗军队分批撤回国内。为尽快见到从前线归来的儿子,当时许多母亲不远千里,从苏联各个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撤军的必经之地铁尔梅兹——当时驻阿苏军前方指挥部所在地。当装甲运兵车隆隆驶过阿姆河大桥的时候,这些母亲们不顾一切地蜂拥而上,大声呼唤自己儿子的名字。

      当时,斯捷潘诺夫的母亲柳博芙在电视上看到这动人的场面。老人边看边流泪,指望某一装甲运兵车上能有自己的儿子,希望斯捷潘诺夫能尽快回到自己的身边。然而,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她始终不见儿子的身影。终于,苏联军事委员会发来通知:斯捷潘诺夫在一次战斗中失踪,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牺牲。就这样,柳博芙怀揣一线希望,等了儿子20年,终于盼来了这一天……

      年逾古稀的老母亲紧紧地搂着斯捷潘诺夫的脖子,仿佛要在这瞬间把长达20年的离别之苦全部补偿过来,又仿佛是一时承受不了这似从天而降的、令她难以置信的幸福……

      母亲也与第一次见面的儿媳古拉莱拥抱了。古拉莱见人有点腼腆,只点头不言声儿。这也难怪:古拉莱完全不懂俄语,这还是她第一次走出家乡的大山,来到万里之遥的异国。

      为迎接斯捷潘诺夫回家,小小的普里尤多夫村里,每条街道都整修一新,打扫得干干净净。其中一条主要街道两旁还张灯结彩、彩旗高挂,一派节日气氛。

      这样的大喜日子免不了设宴接风。席间,亲朋好友和街坊四邻为斯捷潘诺夫重返故乡而频频举杯,由衷地祝福。在座的地方政府领导尤里·穆尔米洛夫当场承诺,要尽快为斯捷潘诺夫安排工作,尽快为他们一家3口安排住房,让他们在家乡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国家没有忘记为她流血的战士,我终于回来了”,斯捷潘诺夫又一次饱含深情地说。“在座的各位可能体会不到这句话的分量。我在阿富汗安了家,可说到底我还是个俄罗斯人啊!”

      斯捷潘诺夫现在已经拿到了俄罗斯-,又重新成为一名俄罗斯公民。新的生活由此开始了。▲

        《环球时报》 (2007-02-02 第19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