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一年三改元号 武则天毒杀唐高宗?
  • 中日历史上的首次大水战 大唐完胜
  • 最早去了日本 两百年前《红楼梦》走向世界
  • 《时代》周刊创办人亨利·R·卢斯与中国
  • <时代>封面的中国人物宋子文曾想取代蒋介石
  • 一个苏联老兵在阿富汗的20年
  • 沈 昕明清徽商和谐精神解读
  • 向历史要回我们的孔子
  • 工作艰苦 婚姻坎坷 爱因斯坦信件获公开
  • 杀尽李姓创新周 武则天与面首薛怀义
  • 最新热门    
     
    “延安牙医”忆旧给首长看病能解馋

    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巡诊,走遍了四个分区以及司令部、抗大二分校等单位,为许多的牙病患者解除了痛苦。

      由于虚心好学,积极肯干,张翘跟随牙医组只巡诊了三个月时间,就具备了独立完成简单操作的能力。特殊的环境培养特殊的人才,没有学过任何牙科理论知识,没有专科-,等到半年的巡诊结束,张翘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牙医了,基本上掌握了治疗普通牙病的技术。为了进一步修炼、提高,张翘跟随牙医队来到了延安,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牙医生活。李得奇信任弟子,大胆放权,把牙科治疗室的重担交给了张翘,除了初诊由李得奇亲自处置外,后期的治疗基本由张翘独立完成。

      给领导看病能解馋叶帅家吃下四锅面

      在延安,张翘最发愁的是设备简陋和药物短缺,整个延安只有一个脚踏式钻牙机,样子古怪,乍一看不像医疗器械,倒像个缝纫机。牙科椅跟普通椅没什么两样,不能升降。医生给病人治疗上牙可受了罪,深躬九十度的腰,头再斜着往上扭,一天八九个小时下来张翘落下了严重的腰疼病。镶牙设备也老旧不堪,只有靠不断的维修才能够勉强维持。镶牙的材料一般都采用贵重的黄金,那个时候,谁要嘴边露出一颗大金牙,既气派又奢侈,可黄金紧缺,牙医们只好改用银元代替。一把小挫刀把银元和锡块挫得细如粉末,再掺上水银恰到好处地搅和一会儿,镶牙材料算是配好了,用银子镶出的牙,虽不如金牙威风,但效果也不错。

      当时,麻药也属于稀缺品,钻牙不许用麻药,拔牙时才用上一点。延安的牙科拥有两间窑洞一间平房,总面积不大,连当药房再带住人,所有空间都被装得满满当当。牙科有六名医护人员,一个主任,三个医生,两个护士。由于工作努力,张翘曾荣获毛主席签发的奖状。

      门诊室没有灯光设备,不能开门太早,也不能关门太晚,每天基本上遵循早七晚七的模式,最多到晚上八点钟就得关门了,要么什么也看不见。在延安的三年中,张翘接触到了不少高级领导。令他感触最深的是德高望重的徐特立老人,论级别和贡献,徐老完全有资格请医生上门看牙,可徐老从不行使“特权”。每次来门诊看牙都和普通患者一样,排队挂号,等着叫号。徐老不爱多讲话,而是特别爱看书。排队的工夫也捧着本书躲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全神贯注地阅读。

      登门为领导看病,只限星期天。出诊小组一般由三个人组成,提着牙钻机等设备。张翘去的次数最多的要算延安的杨家岭了,刘少奇、吴玉章、任弼时、王明等人都住在那里。这些名人个性鲜明,给张翘留下的印象很深。王明的话最多,看病时也滔滔不绝。刘少奇则性格沉稳,不太爱讲话。

      为领导看病可是个美差,谁都愿意去,不仅因为领导对医生们态度友好,还是改善伙食的好机会。出诊小组一天大概要走上三四家,每家看完病都会热情地请医生护士留下来吃小灶,领导的伙食标准自然要比牙科医生的高一些,至少碗里能见到肉了。不过小灶的量太小,几个小伙子根本不够吃,就拿张翘来说,怎么也得吃三份才能饱。几个人一合计,干脆也别客气了,几家领导请的小灶全收下来,积少成多,最后合到一起吃。这样一来,大家算是解了“馋”,而且盘干碗净一点不浪费。

      让张翘最“难堪”的一次是在叶剑英家里吃面条,牙科主任李得奇与叶帅素有旧交,一天他带着张翘去叶帅家做客。正赶上叶剑英吃清水煮挂面,李得奇本来就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到老战友家更是随意。叶帅也很热情,赶紧请他们入席。李主任一点不客气,坐下来就开吃。平时尽吃粗粮的张翘见到细粮,感觉格外香,可初到首长家做客,还非常拘谨。叶帅家用来煮挂面的锅不大,盛面的碗也很秀气,张翘扒拉两口一碗面就见了底。一碗接一碗,不一会儿,四五锅面就下了肚,张翘一边吃一边脸发烧,在众人面前狼吞虎咽,多丢人啊!他恨自己为何这么能吃,于是痛下决心绝不能再吃了,尽管肚子只填了半饱。可偷眼一看,李主任依然吃得津津有味,痛快淋漓。六十多年过去了,回想起自己吃面条的“窘相”,张翘仍然忍俊不禁。

      被拉去为毛主席检查朱老总牙齿最健康

      延安的牙科门诊离毛主席的住所很近,张翘却遗憾三年中没给毛主席看过牙,直到中央机关进驻西柏坡后,这个愿望才实现。

      抗日战争胜利后,聂荣臻司令点名要张翘回晋察冀,以填补那里无牙科的空白。1945年9月张翘离开延安随干部团先到了张家口,准备筹建牙科,可很快遭敌人袭击,又不得不撤离张家口。张翘舍不得扔下设备,拖着它们一直辗转到了灵丘,直至接到了护送伤员的新任务,才不得不忍痛放弃。由于抬担架的民工都是新招的,不是很可靠,有的担架队就出现民工一夜逃光、弃伤员而去的恶劣事件。从灵丘到阜平的路上,张翘夜不敢寐,与担架队长形影不离,苦熬了三天,伤员们总算安全送达解放区。

      完成了送伤员任务,张翘又惦记起牙科设备,说什么也要回去找。一路上撤下来的老百姓络绎不绝,都传言前方战斗激烈。但心疼设备,张翘只得硬着头皮逆人流而上,原本路上找了一头小毛驴做帮手,刚走了一半路,正巧碰上毛驴主人,又被要了回去。越往前走人烟越少,火药味越浓,死亡的威胁也越大。真是幸运,夜里摸到灵丘,敌人还没有追到,张翘急忙跟老乡借了几匹牲口把宝贝设备运了回来。

      1948年冬,得知中央机关驻扎在西柏坡后,张翘就利用闲暇一天去看望延安时期的老朋友、负责首长保健的鲍敬桓,没想到半路正好撞上,鲍敬桓见到张翘更是“热情”,一把拉住说:你可来了,快给首长看看齿去。

      张翘被临时抓了差,赶紧忙起来。不过这次“出诊”很简单,只是用镊子,探针等工具进行一次例行的牙齿检查。给毛主席检查时,毛主席好像正在思考问题,见到张翘来了只是微笑示意。在张翘的印象中,毛主席的牙齿还是挺棒的,除了少一颗牙外没有大毛病。朱总司令的牙齿最整洁,发育也好,没有蛀牙,没有大的磨损,那么大年纪了,牙齿保护得这么出色真是难得。随后,张翘又给刘少奇、陈伯达、艾思奇等人做了检查,一切顺利。

      新中国成立后,张翘先后在通县、张家口等地做医院的领导工作,亲手创立了多家牙科,为当地的牙病患者带来福音。1959年,张翘调到卫生部外事局工作,与牙医完全脱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将日本友人送他的一把牙科椅捐给了北京振兴中医药基金会,自己也圆了重出江湖的梦想。

      如今年事已高的张翘无法再执牙钻亲临一线了,可为牙医事业做贡献的雄心还在,去年他自掏腰包为老区捐了一把牙科椅及一些器材,帮助当地建立了牙科,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本报记者傅力)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