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管仲到曾国藩 史上著名的十三位宰相 |
|
|
|
宰相是中国封建社会辅佐君主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历史很少作为具体官职的名称。宰有主持之意,相有辅佐之意。 宰相连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发於卒伍”。历史上只有辽以宰相为正式官名,其他朝代却都另有正式官名。其职权管辖广狭程度也各有不同,行使职权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秦和西汉时的宰相指相国或丞相,御史大夫是副职。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时以大司徒、司空、太尉为三公,共掌政事,备位宰相,但实权移至尚书台,由尚书台长官尚书令主赞奏事,总领纪纲。魏、晋以中书监、中书令为宰相,而相国、丞相变为赠官,或为权臣篡夺之阶。南北朝时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就是宰相,官名有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或将军,其中权力最大者则是录尚书事。隋代定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为宰相。唐代时又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尚书省为左右仆射,三省长官分掌制令、封驳和执行的权力,是最高中枢机构。唐太宗以后,又特派其他官员,加以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衔,参与政事堂议政,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北宋沿袭唐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以参政知事为副。宋神宗时,设宰相二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南宋孝宗时又改称左右丞相。辽有北、南两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金宰相为尚书 < 1 >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