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日本侨民聚集在葫芦岛港,等待被遣返回国。 1946年5月7日,位于辽宁的葫芦岛港内突然拥入近3千名带着大包小包、拖家带口的“难民”,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难民出逃在葫芦岛人眼中并不算什么新鲜事,但这一次不同,因为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些“难民”竟然说的是日语。原来,这些人是日本战败后滞留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侨民,他们将从这里踏上被遣返回国的旅程。 在中国工作人员的指挥下,这些日本难民陆续登上两艘轮船。随着几声汽笛鸣响,载有2489名日本侨民和战俘的轮船缓缓驶离葫芦岛港,中国遣返上百万东北日侨的行动正式展开。葫芦岛这个鲜为人知的小港几乎在一夜间成为了各国舆论关注的焦点,因为它所承载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对战败国侨民最大规模的遣返任务。
移民中国东北成日本国策,40年移民166万
自19世纪末开始,日本帝国主义就开始觊觎中国东北。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迈出了占有中国东北的第一步。紧接着,在1904年—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进一步强化了对东北的控制。为了永久占有这块富饶的土地,日本殖民机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可谓绞尽了脑汁。
1908年,“满铁”第一任总裁后藤新平提出了“移民控制东北”的战略,计划从1908年开始,经过10期移民,向中国东北地区至少移民50万日本人,如果情况允许,则大规模移民到100万人以上。后藤认为,如果日本移民越来越多,大大超过中国东北居民,就可以让东北在事实上成为日本的
< 1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