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孔子
  • 存在·情感·境界 ——对蒙培元思想的解读
  • 傅山的学行与儒学
  • 向世陵 ·〖先秦儒家“显学”辩证〗
  • 方克立 ·〖大陆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 万俊人 ·〖儒家美德伦理及其与麦金太尔之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视差〗
  • 秦晖 · 〖儒家的命运〗
  • 南怀瑾 · 〖论语别裁〗
  • 黄玉顺 ·〖儒学与生活: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
  • 杨义堂 ·〖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祭祀孔子?〗
  • 从人名看魏晋南北朝的孝道文化
  • 最新热门    
     
    “有马者借人乘之”辨正

    之间没有语义关联,这显然是因为没有看出孔子说此话时的思想脉络;二是“有马者借人乘之”需增添“有马不能调良”之义,这样其后的“今亡矣夫”才讲得通。然而,这种既断裂文义又增添己义的解释并不可取。
      问题的症结在于“有马者借人乘之”在句中究竟又何作用。根据笔者的看法,《论语·卫灵公》原文应标点为:“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即原文为一个完整的句子。全句的意思为:我还能看到古史中有疑而暂缺的字的“阙文”,[其阙文的作用犹如]有马的人将马借给别人去驾御的情况那样[提供了一种便利帮助],然而当今[这种“史之阙文”]已经没有了。也就是说,“有马者借人乘之”作为比喻句,是为了说明前面出现的“史之阙文”的作用的。“今亡矣夫”的主语仍是前面已出现的“史之阙文”。
      《论语》一书中孔子多有对阙疑态度的肯定,如《子路》:“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又《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又《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结合孔子对阙疑态度的积极评价,可以加深对孔子有关“史之阙文”的态度的理解。“吾犹及史之阙文也”,说话的背景当为孔子对其弟子所言,孔子在研读古史时还能看到“史之阙文”的现象,而“史之阙文”是值得大家发扬光大的。孔子说到这儿,惟恐其弟子不明白“史之阙文”的真正作用,所以又以“有马者借人乘之”为喻,即虽为“阙文”,却仍然能像“有马者借人乘之”那样给人以便利帮助,因为“阙文”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疑而阙如对人有益,但疑而穿凿则对人有害。而最后的“今亡矣夫”,则是孔子对现实中阙疑风气的消失所发出的感叹之言。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