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孔子
  • 中国知识分子谈论文化(2)
  • 说到“人文精神”(1)
  • 说到“人文精神”(2)
  • 箫韶遗韵,尽善尽美
  • 从文化立场看现代新儒家的界定
  • 郭店楚简与儒学的人性论
  • 儒学的当代复兴的思想视域问题
  • 《国学热十年人文热点对话录》
  • 这一次的国学热(1)
  • 这一次的国学热(2)
  • 最新热门    
     
    说到“人文精神”(3)

      

    陈壁生:说起“人文精神大讨论”这一事件,不得不说一点题外话,那就是李2003年在网上抛出来的一个震动一时的长文《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中国20世纪80年代文化风景兼历史备忘》和《有关人文精神讨论及其他“合作”旧事》。我读过他的小说《丽娃河》,这个人可以说是文坛的异数,可惜后来远赴重洋,至今未归,让沪上文坛至今缺了这一道风景线。《有关人文精神讨论及其他“合作”旧事》一文,讲述了他当年为何在发起和勾划了整个重建人文精神讨论之后,又不得不被迫退到一边的原因和经过。这些文章在网上流传,也一定传入当事人的眼中,可惜直到今天,并不见回应或者反驳。这段历史花絮,只能等那些专门研究当时思想的人们去澄清了。我赞同李先生对人文精神的定义,也就是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事实上,“人文精神”这样的词语,在每个时代、每一个文化背景中,都有不同的定义。近代西方“人文”的提出,是为了以“人”对抗“神”,昭示着人的觉醒。而中国古典的“人文”,则是礼乐精神。面对着不同的时代状况,不同的社会形势,“人文”必须有不同的解释。而针对上世纪90年代初的历史环境,甚至针对现在的情况,我认为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来定义人文精神,都是非常确切的。不管面对不受约束的权力,还是面对商品经济带来的人的异化,“人文”都离不开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