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孔子
  • 中国知识分子谈论文化(2)
  • 说到“人文精神”(1)
  • 说到“人文精神”(2)
  • 说到“人文精神”(3)
  • 说到“人文精神”(4)
  • 说到“人文精神”(5)
  • 说到“人文精神”(6)
  • 文化保守主义抬头
  • 该《宣言》的核心观点(1)
  • 该《宣言》的核心观点(2)
  • 最新热门    
     
    该《宣言》的核心观点(3)

        陈壁生: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要集体向后看的思潮产生,总会有其特别的条件。譬如“五四”前后的反传统思潮,刺激了一大批儒家的同情者,于是与“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相随的,是国故的整理和新儒家对儒学的重建,而像康乾小学的兴起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国学热,则缘于压力下的清谈。在2004年,似乎没有直接的原因会推动“读经”、“国学”这样的术语兴旺起来。如果勉强地找原因,可能跟20多年改革,经济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有关。在2004年之前,民间读经就零零散散地出现了,到了2005年,则有了非常多的针对企业管理人员等成人的国学培训班,有了人大国学院之类的“国家级”读经班。我觉得,人总是有一种返回家园的梦想,即使为了生存而抛弃了家园,只要生存问题解决了,便有重返家园的需要。对大多数人来说,古旧的经书面对汹涌的商业经济,其实只是一些读不懂的古董,但是,人们一旦解决了温饱,便会忆念起自己祖先的文化来。不管是各种怀旧热,还是读经,或者是民间对国学的热衷,都只能作如是观。李泽厚先生说的“吃饭哲学”,其实颇有道理。

      石勇:“怀旧”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这是对逝去的“自我”——文化自我的一种追忆,从中可以获得一种审美和超脱的感觉。但是,如我前面已说过的,文化保守主义抬头,并不只是怀旧那么简单。似乎很令人奇怪:本来在崇奉“进步”的“现代性”中,按线性思维来思考,过去的就必然是落后的东西。现代性还有这么一个逻辑,即以现在为中介,将过去与未来对立起来:“过去”自然是应该受到唾弃的,“传统”这样的东西要么只具有欣赏的审美价值(这时欣赏者与它是隔离开的),要么只是反衬美好的现在和未来的对象——何以“传统”突然间魅力四射?这个现象之所以显得奇怪,很可能是基于“现代性逻辑”的一种错觉。在某种层面上,它是一种工具理性层面上的逻辑,不能适用于人类的精神领域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