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孔子
  • 华盛顿邮报 孔子回归向钱看的现代中国!
  • 孔子茶道
  • 尽性顺欲与礼节权度
  • 孔氏的三次南迁
  • “中庸之道”的平衡智慧
  • 范文澜与《诸子略义》
  • 论儒家文化中的人权思想
  • 荀子《天论》的思想光芒
  • 孔子,最早的健康养生倡导者
  • 儒家文化是建立中国法律制度的道德基础
  • 最新热门    
     
    孔子的“仁”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之比较

    需要和过美好生活的愿望,分别提出了“仁”和“友爱”的概念。“友爱”中所包含的“从属关系的友爱”与“仁”的根本——“孝悌”非常相似。这种相似的根源在于先秦与古希腊社会的结构和发展历程的相似性。进行这样的比较,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两位东西方大师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仁;友爱;孔子;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第八卷第7章有这样一句话:

     

        “另一类友爱是从属关系的友爱,例如父亲对儿子,一般地说来,老年人对青年人,男子对妇女,全部主宰对属民。”[1](P187)

     

        在同卷第12章中还有一句:“亲属的友爱表现为多种多样,但都是从父爱派生出来的。”[1](P195)

     

        中国读者读了这两句话也许会大惑不解: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可能有友爱(忘年交);男人与女人、上级与下级(亚氏所说的“主宰”对“属民”)之间也可能有友爱,这种友爱现在一般称作友谊;但是父子之间的感情怎么能称为友爱呢?从父爱中又怎么能派生出多种多样的亲属的友爱呢?倘若这位读者肯对照一下英译本,便会发现与“友爱”对应的都是英文friendship,那么他的疑惑就越发加深了。

     

        是不是中英文译者们都译错了呢?英译的情况我们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笔者所见的译本都是权威译本[①]。中译者是苗力田先生。他曾跟杨适先生谈起这个词的翻译。[2](P31)他说译这个词颇费心力。这个词的希腊文是philia,它是从动词phileo(爱)变化而来,其动名词形式是philos。按,这个词我们不陌生,如philosophy(哲学)即由philos(loving,爱)加上智慧sophos(wisdom,智慧),意为“爱智慧”。英译者们将philia译为friendship,是通常的译法。苗先生没有随英译按一般的翻译将其译成“友谊”,而是译成“友爱”,就是想将philia这个词的本来意义表达出来。苗先生的用意是很好的(详见下文)。尽管中国读者读来仍不免疑惑,但是翻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解释,因为甲语言中的某个词往往在乙语言中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词。

     

        笔者是在阅读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时发现这个问题的,起初并没有很在意,后来,当笔者阅读《论语》时,发现亚氏的“友爱”竟与孔子的“仁”有许多相似之处,给人以很大的启发。笔者了解到,中国学者已发表一本论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的专著[②],至于讨论孔子的“仁”的论著当然数不胜数。但是未见有人将此二词加以对比,故作此小文。不当之处,望方家赐教。

     

     

        儒家经典《论语》当中有几十处论“仁”,但意思并不都一样。学术界一般认为,“仁”是孔子以及整个儒家学说的核心。至于“仁”的中心意思,大家也有大致相同的看法,常为人引用的有以下三条: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3](P511)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4](P1629)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5](P977)

     

        第一条是孔子语。第二条是子思引孔子语。第三条,显然孟子的观点以子思的说法为本。所以,这三条对“仁”的解释一脉相承。子思和孟子都肯定“仁者人也”,这与“仁者爱人”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何以见得?

     

       《中庸》:“仁者,人也。”郑玄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4](P1269)这里的“人偶”是什么意思?刘家和先生解释说:“‘人偶’就是同位之人,他们在行礼的时候用同等的礼节,相互间以人意相存问或尊偶,即相互以待人之道相对待或相尊重。”[6](P30)这个解释的中心意思是说“仁”就是把人当作人看待。

     

        再看《说文解字·人部》对“仁”字的解释:“仁,亲也。从人从二。”[7](P161)段玉裁注:“见部曰:亲者,密至也。”[8](P365)

     

        人把别人当作与自己同样的人看待,那么人与人之间自然就“亲”了,“近”(“密至”)了,也就是“相爱”。反之,人不把别人当作人看待,人与人之间自然就疏远了,乃发展到极端就是相互仇恨。

     

        以上是字义上的考查,下面再作道理上的分析。

     

        孔子大力提倡“仁”,即要求人们去“爱人”。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应当“相爱”呢?这个道理《论语》虽没有直接讲,但间接暗示了。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3](P723)这是孔子周游时遇隐者劝他“避世”时说的一句话,意思是人只能与人同群。隐含的意思是隐居山林,只能与鸟兽同群,大家都如此,那人类社会便不复存在了。这是从否定的方面说人类同群的必要性;从肯定的方面,《论语》没有说,倒是后来的儒家大师荀子说得明白:

     

        “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他故焉,得之分义也。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荀子·王制》)[9](P164-5)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人生来不能无群,因为同群意味着“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即战胜周围的自然,达到生存的目的。这个道理简单。第二,生存仅仅是人们的起码要求,人们追求的还有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幸福。荀子认为人群要有“分”(差别),“分”靠“义”来实行,这样人群就会有“和”(有差别的和谐),于是“和则一”,和谐带来的是社会的团结。荀子所说的“义”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明白,荀子的思想实际上来自孔子。《论语》记载有若的话[③]:“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3](P29)什么是“和为贵”?钱穆先生解释说:“礼主敬,若在人群间加以种种分别。实则礼贵和,乃在人群间与以种种调融。”[10](P17)钱先生的意思是,“礼”看起来是“差别”,但精神实质是“和”(融洽、和谐)。所以,荀子所说的“义”即是“礼”。本来,义(繁体为義)者,我也(董仲舒曰),[8](P633)宜也(義、宜叠韵,同源字),是“我应该”,即人在社会中所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礼者,履也,既包括底层次的礼仪又包括高层次的伦常(即“义”)。二者有重合的部分。故荀子“礼”、“义”连言的地方很多。试举一例: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荣辱篇》)[9](P70)

     

        很明显,这段话中的“制礼义以分”,“礼”与“义”同义。

     

        总而言之,关于孔子的“仁”,我认为有三点值得注意:首先,人类为了生存而同群,是一种历史的和现实的现象;在每个人身上,存在着一种合聚成群体的本能,它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相亲”、“相爱”。其次,孔子通过反思人类生活认识到这种本能和现象;第三,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了“仁”的概念并与“礼”、“孝”、“忠”等其他概念构成自己的学说。这套以“仁”为中心的学说的宗旨是,在维持人类生存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理想。

    < 1 >   < 2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