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孔子
  • 天行有常与生态伦理——荀卿的生态伦理思想新探
  • 荀子“后王”本义新探
  • 百年《荀子》散文艺术研究述略
  • 荀子哲学与权威主义
  • 知性的哲学家——荀子
  • 人的需要模式:荀子的一种解读
  • 荀子的人性论及其“成人之道”评述
  • 荀子历史哲学思想论纲(下)
  • 荀子历史哲学思想论纲(上)
  • 荀子思想的社会学阐释
  • 最新热门    
     
    荀子议兵篇析论

    承,又能创造的发展,针对时代的问题,提出了一套体大思精的哲学体系,希望能够挽狂澜于既倒,致君于圣王之道,救民于水火之中,事虽不成,他的圣贤人格和仁者胸怀,以及精深的哲学思想,留给后人无限的启示。

      战国时代,诸侯之间的战争规模和发生的次数,愈演愈烈,已经变成一个不能不正视的问题,战争甚至成了时代发展的重心,面对时代的挑战,荀子作议兵篇予以响应。

      一﹒荀子为甚么要写议兵篇

      (一)承袭孔孟思想的传统︰

      孔子和孟子本身对战争都有自己的观点,形成了儒家对战争的基本原则,荀子之所以要写议兵篇也是这个传统的延续。

      1.孔孟反对不仁不义的战争︰

      孔子认为发动不仁不义的战争,终将害人反害己,例如他反对季氏侵伐颛臾,甚至谴责自己的学生冉有说︰

      「求!无乃尔是过与﹖……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

      孔子不但反对不仁不义之战,对某些国君询问军事,孔子还会推拖不知,拒绝讨论,例如: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论语—卫灵公篇》(注一)

      孟子对诸侯所发动的侵略性的战争,也深深的予以谴责,他说︰

      「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孟子·尽心篇》

      至于那些善战的人,则指其为民贼,而欲予以定罪︰

      「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孟子—尽心篇》

      「『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孟子—告子篇》

      对于这些民贼,孟子主张予以惩罚︰

      「善战者服上刑」《孟子—离娄篇》

      荀子对不仁不义的战争也持反对的态度,贬其兵为盗兵︰

      「若夫招劲募选,隆势诈,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夫是之谓盗兵,君子不由也。故齐之田单,楚之庄譑,秦之卫鞅,燕之缪虮,是皆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是其巧拙强弱则未足以相君也,若其道一也,未及和齐也﹔掎契司诈,权谋倾覆,未免盗兵也。」

      对于不以仁义为之,却能兵强海内,威行诸侯的秦军,荀子曰:

      「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荀子—议兵篇》

      2﹒孔孟并不反战

      孔孟虽然反对残暴的战争,但是并不反战,为了保家卫国,吊民伐罪,甚至主张要教战:例如论语颜渊篇所载,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又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篇》

      所以孔子主张:「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篇》

      孔子积极的教战、备战是很明显的,在齐鲁夹谷之会,相定公出席,既有文事,又有武备,当机立断,粉碎了齐君的阴谋,索回失土,使得鲁国声威大振,这是孔子在军事上小露锋芒。(注二)他的军事才能受到学生的肯定而争相与之,例如:

      「子路问孔子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凭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篇》

      孔子对战争采取慎重的态度(注三)例如论语述而篇所说的「子之所慎︰斋,战,疾。」但是为了讨伐乱臣贼子,孔子甚至还会主动请求发动战争,例如在鲁哀公十四年,齐国陈恒弒其君王于舒州,孔子斋戒三日而请伐齐,哀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欲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弒其君,民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公曰:「告夫三子。」之三子告,固不可,出而语人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由此可见孔子并不是绝对的反战,像耶稣和释迦牟尼的处理方式,是不为孔子所赞许的。(注四)如果涉及叛乱、弒君、残民以逞等事,孔子是力主征讨的鹰派人士。

      孟子主张以德服人,不以力服人,推崇仁义之兵: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衷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孟子—公孙丑上》

      虽然是以德服人,还是无法绝对放弃军事行动,孟子曰︰

      「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夷怨,曰『奚为后我?』……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心大悦。」《孟子—公孙丑》

      孟子进一步的主张征服那些残害百姓的国君:

      「彼夺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梁惠王》

      以上是孟子对梁惠王说的话。类似这种征讨无道之君的言论,孟子也曾私下向齐国的大臣沈同发表,间接的促使齐国和燕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当舆论界批评孟子劝齐伐燕的时后,孟子趁机阐释自己的主张,他说他所谓的燕可伐,指的是天吏,而不是齐国,以齐国的状况去伐燕,类似于以燕伐燕,孟子说︰「何为劝之哉?」(注五)

      荀子的学生也曾当面质问荀子说,既然你论兵强调以仁义为本,那么仁者爱人,义者循理,又何必用兵?荀子回答说:

      「非汝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寻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是以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荀子—议兵篇》

      可见荀子也是主张战争有其正面的意义,圣王为了爱人,为了循理,运用战争正所以成就圣王的仁义之道,及其至也,甚至可以兵不血刃,将盛德施于四极。

      (二)正面的提出儒家的军事哲学

      荀子身处战国时代的晚期,除了七雄争霸之外,弱小的国家饱受屠戮,所剩无几。由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二三八年)李园杀春申君,荀子废居兰陵之年,向前推八十年,此期间,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二九五)赵灭中山。齐愍王三十八年(公元前二八六)齐魏楚伐灭宋,三分其地。楚考烈王十十四年(公元前二四九)楚灭鲁。而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二五六)赧王卒,秦昭王取西周。这些事实,荀子可能目睹。在这八十年间的十数次较重大的战役,荀子可能知之甚详,感受到强烈的震憾。这些战役如︰齐愍王六年(公元前三一八)赵、韩、魏、楚、燕五国共伐秦,不胜。七年,秦与韩赵战,斩首八万。十二年,秦击楚,斩首八万。十七年,秦拔韩宜阳,斩首六万。廿四年,秦击楚斩首三万。卅一年,韩魏伐秦,白起败之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齐襄王四年(公元前二八0)秦击赵,斩首三万。十年,秦拔魏四城,斩首四万。十一年,白起击魏华阳军,斩首十五万。齐王建五年(公元前二六0)白起破赵军于长平,坑杀四十五万。总共杀了一一六万人,其它比较小型的战役还不计算在内(注六)。战争的惨烈已经成为时代推动的重心,荀子不得不正面的面对战争,提出解决之道来说服国君。

      孔子和孟子虽然不是绝对的反对战争,但是孔子和孟子并未提出他们周详而系统的主张,像论语之中,孔子大都是把它当做施政的一个重要项目,譬如子贡问政,他答以「足食、足兵、民信之之矣。」之类的话,孟子在孟子一书中提到的仁者无敌,军事上都是用仁政带过去,像孟子告诉梁惠王︰

      「地方百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伐,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梁惠王》

      怎样才能行王道、仁政,孟子说︰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滕文公》

      又曰︰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虌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实行王道、仁政可以无敌于天下,人民用木棍就可以制服秦国、楚国的坚甲利兵,在战国时代,那个兵连祸结,军事规模和技术空前发达的时代,孟子的理论诚然崇高伟大,却有不切实际之虞。(注七)荀子则是先秦儒者中对军事正面提出理论的人(注八),也可以说是承袭孔孟军事思想的核心原则,又能弥补其不足而与以创发的人。

      二﹒荀子议兵篇的结构

      荀子议兵篇总共分为十段,三大部份。

      第一部份是荀子在赵孝成王的面前,和临武君展开军事大辩论,结果是荀子大获全胜,赵孝成王和临武君都俯首称善,心悦诚服的受教于荀子。这个部份有五段,大意如下︰

      临武君和荀子分庭抗礼,他所秉持的理论权威是孙吴兵法,强调的重点是(一)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二)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行者变诈也,善用兵者感忽悠闇,莫知其所从出;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荀子则答以:(一)凡用兵攻占之本,在乎壹民。故善抚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二)荀子自谓其所言者为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指临武君所贵者,乃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荀子在孝成王和临武君心服口服而诚意请教时,乃告之以王者诸侯强弱存亡之效,安危之势。顺其所请,再告以为将之道,和王者之军制,使儒家的军事思想战胜了兵家的变诈攻伐之道。

      第二部份只有一段,是荀子的弟子陈嚣对荀子提出质疑,既然荀子的军事理论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为什么还要参与战争呢?换句话说,也就是问为什么儒家不放弃战争,因为战争一爆发,免不了就是杀人与争夺。荀子则回答说,仁者爱人,因为爱人所以厌恶别人的害人,义者循理,因为循理,所以厌恶别人扰乱理法,所以仁者用兵是为了禁暴除害,不是为了争夺和杀人。也就是说荀子反对绝对的和平主义。

      第三部份有五段,是荀子回答弟子李斯的质疑,秦国四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已。李斯以国际上的现实为准,举出秦国为例,质疑荀子的仁义之兵。李斯可以说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而荀子坚持道德的理想主义,故当面驳斥李斯的言论,指出秦国虽然四世有胜,却常常恐怕天下之一合而轧己,是所谓的末世之兵,根本没有本统,然后剀切晓以大义,让李斯知道何为王者的兼人之术,肯定礼者才是真正的强国之本,威行之道,由之可以得天下,不由所以陨社稷。从这里我们看出,当后代的学者指责荀子说,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这是不公允的。(注九)

      三.荀子的军事哲学

      荀子在议兵篇之中,有系统的把儒家的军事思想,条分缕析的讲述出来。

      (一)论王者强弱存亡之效︰

      荀子认为王者之兵,将帅乃末事也,王者诸侯强弱存亡之效,安危之势才是最重要的,他说︰

      甲.强弱之本︰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者强,乱者弱,是强弱之本也。

      荀子认为国家的强弱,它的根本,不是军事,而是贤能的国君,他能隆礼贵义,使国治兵强,这才是强弱的根本。

      乙﹒强弱之常︰1.上足仰则下可用也,上不仰则下不可用也。下可用则强,下不可用则弱,是强弱之常。

      2.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赏重者强,赏轻者弱;刑威者强,刑侮者弱;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械用兵革窳苦不便利者弱;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权出一者强,权出二者弱,是强弱之常也。

      荀子认为国家强弱的常道,是在上位者足以被仰仗依靠,而在下位者可以被重用;再加上在上位者能够好士、爱民、政令信、民齐、赏重、刑威、权力集中而不分散,是国家强盛之常道,反之,国家必弱也。

      丙.强弱之效:荀子在分析强弱之效的时候,把天下的军队分为:盗兵和和齐之兵。盗兵包括亡国之兵、危国之兵、锐士之兵;和齐之兵,包括霸者的节制之兵和王者之兵,兹详述如下:

      1﹒盗兵的分类

      ﹙1﹚亡国之兵:荀子说:「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得赐赎锱金,无本赏矣。是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若飞鸟焉,倾侧反复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

      荀子认为齐国的军队,好像是在市场上,雇人去打仗那样,差不了多少。砍杀几个人头,就得多少钱,没有本赏,那么当敌人小而弱的时后,还有用,当敌人强大而坚强的时候,为了自己保命的利益,一定涣然奔逃,聚散反复像飞鸟一样,这是最弱的兵,叫亡国之兵。

      ﹙2﹚危国之兵:荀子说:「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轴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是数年而衰而未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是故地虽大而其税必寡,是危国之兵也。」

      荀子认为,魏国的军队是危国之兵,以程度来取用,穿上三属之甲,拿着十二石的强弩,背着箭袋,装着五十枝箭,带着头盔,身怀利剑和戈,带三天的粮食,从早上到中午,要行走百里,若是通过测试,就复其户,不傜役,给予田宅便利,几年之后,筋力衰弱也不能夺去他的优遇,再选择也不容易周遍。那么,虽然地很大,但是国家的税收却很少,这是危国之兵。

      ﹙3﹚锐士之兵:荀子说,秦人其生民也狭隘,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势,隐之以隘;忸之以庆赏,鮂之以刑罚;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隘而用之,得而后功之,功赏相长也;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强长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荀子认为秦国之兵是锐卒。秦国生养人民很狭隘穷蹙,但使役人民却很酷烈,用威势去劫迫,用穷蹙使痛苦;使人民习于得到庆赏,迫之以刑罚;使在下的人民想要求利益于在上的,除了战斗再也没有其它的路了。穷蹙他而后来用他,得胜然后赏功,使功赏互相增长,获得五甲首就可以役隶乡里中的五家,这是最能使兵众维持强大而持久的方法,增多了土地的征服和税收,所以四世有功,不是佼幸,是理当如此。荀子对秦军有一番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他的战胜掠地,国富兵强,是有一套切实有效的制度,所以四世有功,但是役使人民酷烈,威胁利诱,驱民于斗,鄙陋无文,缺少圣王之礼乐教化。

      荀子把以上的军队皆称之为盗兵,荀子说:「若夫招近募选,隆势诈,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矣﹗夫是之谓盗兵,君子不由也。故齐之田单,楚之庄硚,秦之卫鞅,燕之缪虮,是皆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是其巧拙强弱则未有以相君也,若其道一也,未及和齐也;掎契司诈,权谋倾覆,未免盗兵也。」

      世俗人所谓的善于用兵者,像齐国的田单、楚国的庄硚、秦国的商鞅、燕国的缪虮等人在荀子的评价中,竟然都变成了「盗兵」。荀子虽然说秦军是锐士之兵,但是看荀子对商鞅的评价,可以知道秦军也是未免为盗兵也。所以荀子的客观评价,和主观的道德判断,都是毫不含糊的。

      2.和齐之兵:荀子说:「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兼是数国者,皆干赏蹈利之兵也,佣徒鬻卖之道也,未有贵上安制綦节之理也,诸侯有能微妙之以节,则作而兼殆之耳﹗故招近募选,隆势诈尚功利,是渐之也;礼义教化是齐之也。故以诈遇诈,犹有巧拙焉;以诈遇齐,譬之犹以锥刀堕太山也,非天下之愚人莫敢试。故王者之兵不试,汤武之诛桀纣,拱揖指麾,而强暴之国莫不趋使,诛桀纣若诛独夫,故泰誓曰:『独夫纣。』此之谓也。故兵大齐则制天下,小齐则制邻敌……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句践是皆和齐之兵也,可谓入其域矣,然而未有本统也,故可以霸而不可以王,是强弱之效也。」荀子把汤武的仁义之兵,和春秋时代的霸主之兵,皆列为和齐之兵,但是以王者之兵为理想,霸者之兵虽然也进入和齐之兵的领域,却是没有本统,因此可以霸而不可以王,这是荀子尊王而不黜霸的理念,在此表现出来。

      (二)为将之道:

      当孝成王和临武君请问荀子王者之兵设何道,荀子告以凡在大王,将帅末事也,然而不论守城或攻战,运筹帷幄或决胜千里,领导作战还是非靠将帅不可,荀子还是先秦儒家中,正式提出为将之道的人。他说:

      1.六术:「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事至无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故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处舍收藏欲周以固;徙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遇敌决战必道吾所明,无道吾所疑;夫是之谓六术。」

      孙子兵法始计篇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荀子则以知弃疑,行无过,事无悔,成不可必为原则而提出六术,以此为将领的基本守则。

      2.五权:「无欲将而恶废,无急胜而忘败,无威内而轻外,无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凡虑事欲孰而用财欲泰,夫是之谓五权。」

      荀子提出五种权衡的原则,不可贪求将领的高位,而厌恶被主上辞退,这样才不会有恋栈之心,能以正道来进退出处。不要急于求胜而忘记失败;不要施威于内而轻于外;不要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凡是虑事要精审;用才行赏要宽侈。这五件事要仔细的衡量,才不会失其轻重,而能各得其宜。

      3.三至:「所以不受命于主有三,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可杀而不可使击不胜,可杀而不可使欺百姓,夫是之谓三至。」

      孙子兵法九变篇云:「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君命有所不受。」荀子则谓之:三至。可杀而不可使他处于不完善的地位,可杀而不能使他攻击不能得胜的敌人。表面上看来,似乎是抗命,其实是效忠君王,使其立于不败之地。如果遇到昏君要以抗命罪制裁之,那就无可奈何了。

      4.至臣:「凡受命于主而行三军,三军既定,百官得序,群物皆正,则主不能喜,敌不能怒,夫是之谓至臣。」

      孙子兵法火攻篇云:「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荀子和孙子都主张战争时,喜怒的情绪化反应,必须去除,换句话说必须非常的理智来从事战斗,不过荀子的思考是以仁义之兵为原则,而孙子则是完全以利益为依归,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双方的目标在安国全军的目标上是一致的,荀子以之为至臣,而孙子则以之为良将。

      5.五无圹︰荀子提出敬字,认为如果能够慎行六术、五权、三至,而处之以恭敬无旷,则可以成为天下之将,而通于神明,荀子说︰「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战如守,行如战,有功如幸。敬谋无圹,敬事无圹,敬吏无旷,敬众无圹,敬敌无圹,夫是之谓五无圹。」

      荀子把天下之将,当成为将之道的极致,提出一个敬字,用敬字来战胜人类的惰性,谨慎思虑始终如一,则大吉,怠惰胜过敬谨则灭,计策胜过利欲则吉,利欲胜过计策则凶。敬谋到无限,敬事到无限,敬吏到无限,敬众到无限,敬敌到无限,这五件事都能敬谨到无限,而能贯彻始终,荀子说这种将领就通于神明了。这是荀子心目中理想的将军的典型。

      (三)王者之军制︰所谓王者之军制,荀子列出一些原则如下︰

      1.将死鼓,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

      2.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顺命为上,有功次之﹔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

      3.人师︰不杀老弱,不猎禾稼,服者不擒,格者不舍,奔命者不获。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扞其贼,则是亦贼。以故顺刃者生,苏刃者死,奔命者贡。微子开封于宋,曹触龙断于军,殷之服民所以养生之者也无异周人﹔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无幽间辟陋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四海之内若壹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

      4.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革不击。上下相喜则庆之。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荀子在这一段,比较特殊的观念就是「人师」,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篇上二四节)是属于教育上的观念,但是荀子从军事上来立论,征服敌国,杀贼诛乱,使敌国之百姓,不但不产生仇恨报复之心,反而莫不趋使而安乐之,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四海之内若一家,用军事的手段,达到教育的目标,号称「人师」,这是儒家的军事思想的一个特色,和孙子兵法等兵家的论点差异慎甚大。孙子论兵直言兵者诡道也,他说︰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荀子论兵以人师为原则,他会严厉的批判以诡道立论的兵家,诚良有以也。

      (四)为甚么不反战?

      荀子论兵以仁义为本,在军事上还提出「人师」的概念,他的学生就以此提出质疑,既然如此为何不反战,陈嚣曰︰

      「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礼,然则又何以兵为?」

      荀子不像墨子那样的主张「非攻」,而是在反战的和平,和侵略的战争中取得一个中庸之道,取得一个中庸之道,并提出理论来为儒者辩护:

      1.战争是为了禁暴除害:

      荀子说:

      「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礼,循礼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

      2.兵不血刃:

      荀子说:

      「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是以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其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

      这就是儒家绝不答应放弃武力的原因。从伯夷﹑叔齐的观演点来看,这是以暴易暴,(注十)但是儒者却坚持这是仁义之兵,是禁暴除害,而且可以达到兵不血刃的地步,近悦远来,四海若一家。

      (五)荀子对秦国军队的批判

      李斯是荀子的门下中,相当著名的人物,他对荀子的仁义之兵提出质疑:

      「秦二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已!」

      针对荀子主张的仁义之兵,李斯以现实的国际情势予以反驳,荀子则义正辞严的斥责自己的学生:

      「非女所知也,女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谓便者,大便之便也。」

      李斯认为秦国只是便宜从事,就能兵强海内,威行诸侯,荀子则指出李斯所谓的便宜从事,其实是不便之便,只有仁义之兵才是大便之便,接着荀子就为这个学生的大哉问,发表了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1.秦国是末世之兵:

      「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故曰:凡在军将率末事也。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故汤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鸣条之时也;武王之诛纣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皆前行素修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今女不求之于本而索之于,此世之所以乱也。」

      荀子责备李斯,只知被秦国累世的军事胜利所迷惑,不知秦国的军功愈多,愈恐惧天下各国,联合起来作军事的报复,这是末世之兵;李斯受儒者的教育,却舍本而逐末,荀子毫不含糊的说:

      此世之所以乱也。但是并没有把李斯逐出门墙,可知荀子作为儒者的立场坚定,作为一个老师的立场却颇为包容,允许他们提出尖锐的问题来互相讨论,他的包容却成为他日后的罪名之一,这是不尽公允的,谚语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强迫马喝水,荀子正是面临了这种困境,然而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荀子对学生自由意志的尊重,和内心无可奈何的悲哀。(注十一)或者荀卿必须把李斯列为叛徒,才能避免他在历史上的罪名?(注十二)

      2.礼才是强国之本,功名之总:

      不但国君们倾心于强国、军功、统一天下,自己培育出来的杰出的学生也是如此,荀子乃严正明白的说︰

      「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殒社稷也。」

      面对时代的潮流,荀子就顺应的说,只有礼才是强国的根本,功名的总要,王公想要得天下,一定要经过礼,否则连社稷都会悔灭的。

      3.兵强非胜利之道:

      「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鞳如金石,宛巨铁镃,惨如蜂虿,轻利剽遫,卒如飘风;然而兵殆于垂沙,唐蔑死。庄矫起,楚分而为三四,是岂无坚甲利兵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也。」

      荀子打破世人对武力的迷思,那些坚甲利兵、高城深池、严令繁刑根本不足以依靠,不由正道,还是会被废弃,他以楚国为例来证明之。

      4.赏庆刑罚势诈不足以尽人之力:

      「凡人之动也,为庆赏为之,则见害伤焉止矣。故赏庆刑罚势诈不足以尽人之力,致人之死,为人主上者也,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无礼义忠信,焉虑卒用赏庆刑罚势诈除隘其下,获其功用而已矣,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则必叛,遇敌处战则必北,劳苦烦辱则必奔,霍焉离耳,下反制其上。故赏庆刑罚势诈之为道者,佣徒粥卖之道也,不足以合大众,美国家;故古之人羞而不道也。」

      荀子说:用赏罚势诈去威胁利诱,是没有用的,军民没有礼义忠信,那么强大的敌人来了,叫他们守危城就会叛变,和强敌接战就会败北,劳苦烦辱就会奔窜流亡,甚至会反过,控制长上,这种自利的心好像是市场买卖的商业行为,无法凝聚人民,美化国家,荀子以之为羞耻,根本不想提及。但是这却是战国时代相当盛行的思想和作风,荀子择善固执,然而也和时代的主流思想格格不入。

      (六)荀子论大化至一之道:

      1.大化至一

      「故厚德音以先之,明礼义以道之,致忠信以爱之,尚贤使能以次之,爵服庆赏以申之,时其事轻其任以调齐之;长养之,如保赤子。政令以定,风俗以一,有离俗不顺其上,则百姓莫不敦恶,莫不毒孽,若袚不祥;然后刑于是起矣,是大刑之所加也,辱孰大焉。……然后百姓晓然皆知修上之法,像上之志而安乐之,于是有能化善修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然后赏于是起矣,……故民归之如流水,所存者神,所为者化而顺,暴悍勇力之属为之化而愿,旁辟曲私之属为之化而公,矜纠收缭之属为之化而调,夫是之谓大化至一。」

      儒者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荀子的军事思想也是以务本为首要,在军事上的刑赏之前,主张要先厚德音,明礼义,致忠信,尚贤使能,爵服庆赏,时事轻任,如保赤子,然后政令定,风俗一,百姓风行草偃,此时再施以刑赏之道,则百姓如流水归之,所为者化,所存者神,感化一切的人民而能调节顽劣暴戾之属,这就是大化至一,以德行教育,配合政令的推行,则军事赏罚,攻城野战,如水到而渠成。

      2.兼人三术:

      如何扩充自己的势力去兼并他人,这是孔孟所不愿讨论的议题,荀子为适应时代的趋势,以君子坦荡荡的态度去讨论它,以德为尊,因势而利导之,荀子说:

      「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间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彼贵我名声,美我德行,欲为我民,故辟门除涂,以迎吾入,因其民,袭其处,而百姓皆安;立法施令莫不顺比;是故得地而权弥重,兼人而兵愈强,是以德兼人者也。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彼畏我威,劫我势,故民虽有离心,不敢有畔虑,若是则戎甲愈众,奉养必费;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兵愈弱,是以力兼人者也。非贵我名声,非美我德行也,用贫求富,用饥求饱,虚腹张口,来归我食,若是则必发夫掌窌之粟以食之,委之财货以富之,立良有司以接之,已期三年,然后民可信也;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国愈贫,是以富兼人者也。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战国时代的君王,大都怀有大一统的雄心壮志,换句话说,也就是怀有兼并他国的野心,荀子谆谆善诱的提出兼并他国的三种方法,王者以德兼人,得地而权愈重,兼人而兵愈强;霸者以力兼人,得地而权愈轻,兼人而兵愈弱;富者兼人以财,得地而权愈轻,兼人而国愈贫;因此以力兼人者,和以富兼人者,相形之下就应能知所去就。这是荀子对时代所做的震聋发聩的德音,可惜的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3.兼并容易,坚凝难:

      荀子说:一般人以为兼并他国是很难的,其实兼凝才是真正的难,他说:

      「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齐能并宋,而不能凝也,故魏夺之。燕能并齐,而不能凝也,故田单夺之,韩之上地,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赵,赵不能凝也,故秦夺之。故能并之而不能凝则必夺,不能并之又不能凝其有则必亡。」

      侵略别的国家,荀子以为,其实并不难,把征服的国家凝聚起来,让他们能安居乐业,循仁蹈义,忠君孝友才是不容易的事,否则像燕国并了齐国,费了重大的国力,不能凝聚之,结果是一场空,最后还是被齐国的田单夺走了。韩国的上地,完整而富足的归予赵国,赵国不能凝聚之,结果被秦国夺走了。所以凝聚一个国家比兼并一个国家更形重要。

      4.大凝之道:

      荀子认为,只有王道才能坚凝之,否则徒劳其功而已。荀子曰:「能凝之则必能并之矣,得之则凝,兼并无强。古者汤以薄,武王以滈,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无它故焉,能凝之也。故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以守则固以征则强,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李斯对秦国壮盛的军功,颇有倾倒之意,荀卿到此已经很清楚的把秦国的下场剀切的剖析,而迷信武力,羡慕功名,欲以威行霸道者,实宜清醒;然而醉心于霸道的国君和臣子们都是迷途而不知返。

      结论

      荀子的军事哲学,王者的大凝之道,系统井然有序,纲举目张。首先把国际上的军队分类:一.盗兵,包括有亡国之兵、危国之兵、锐士之兵;二.和齐之兵,而和齐之兵包括霸主的节制之兵和王者之兵。以王者之兵为理想,霸者之兵虽和齐而未有本统,次之。对于为将之道则提出:六术、五权、三至、至臣、五无圹的原则。再于王者之军制做详细的说明。至于儒者强调仁义之兵,又为何不反战,提出详细的辩护。秦国的战功彪炳,威行天下,震撼人心,最足以欺愚惑众,也是儒家仁义之兵的强烈反讽,荀子以道德的勇气,和哲学的智慧,予以评鉴,秦国乃是末世之兵,只有礼才是强国之本,功名之总,而秦国根本不具足,只知用庆赏刑罚势诈,其实根本不足以尽人之力,唯有礼义德音才能使百姓大化至一,而兼人三术,仅有以德兼人,才是可长可久,以力兼人,和以富兼人,皆非长久之计,凝士以礼,凝民以政,方为王者的大凝之道。王者的大凝之道,几千年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若能落实在现代化的台湾,融合西洋的民主宪政,实现主权在民的真正的王道,当能在廿一世纪不远的将来再现光芒,或许这就是台湾儒学在整个社会已达成民主化和科技化之后的新使命吧!

      (附注)

      注一:同样的例子,亦见于左传哀公十一年:孔文子之将攻太叔,访于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尝闻之也。」,孔颖达正义云:正因孔文子非礼欲于国内用兵故也。

      注二:见于左传鲁定公十年。

      注三:论语述而篇:「子所慎:斋、战、疾。」

      注四:耶稣主张「爱你的敌人。」,用爱来消除仇恨,认为仇恨不能消除仇恨,他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给他打。」(马太福音弟五章三十九)「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居,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的仇敌,诅咒你的人,要为他祝福;恨你的人,你要帮助他;迫害你的人,你要为他祈祷。」(马太福音第五章四十三)

      耶稣主张「西泽的归西泽,上帝的归上帝。」(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二十一)把政治、军事都排除在外。

      释迦牟尼佛在面临祖国即将被灭的时后,仍然没有主张以剎帝利种的身份,以王储的立场兴兵保卫父母之国,而坚持用慈爱说理感化的方式去劝阻敌军,不采用战争的模式。这两位教主坚持放弃武力的救世之仁,和儒家主张的仁义之兵,真是差异甚巨。参见The Dhammapada Commentary, author Buddha Ghosa, The flower Chapter 4 ,Verse 47 ,The Pali Text Society ,London.

      注五:见孟子公孙丑篇第八。

      注六:见施铭灿着,荀子之强国强兵思想,高雄师大学报,第三期。

      注七:从孟子书中,我们得知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话想实行仁政,但内心对列强的压迫,有强烈的焦虑和不安,要救亡图存,有其它的面向必须考虑,则是很明显的,这就是法家、兵家之所以被时代所倾听的原因,荀子的军事哲学也是这样应时代而起。

      注八:在荀子之前的儒者,能成为军事专家的非吴起莫属。他是儒门的弟子,但是一般都是把他归于兵家或法家,若归于儒家,学术上恐有争议性,故儒家的第一篇军事哲学,目前仍属荀子议兵篇。

      注九:宋代的学者苏东坡,在其荀卿志一文,评荀子的过失有如下数端:1.喜为异说而不让2.非子思、孟轲二位贤人君子3.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4.李斯以其学乱天下。但是我们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李斯的价值判断和军事观点,和荀子是迥然不同的。

      注十:见史记的伯夷叔齐列传。

      注十一:李斯学成,欲赴秦国寻求发展,也亲自向荀卿辞行,表明心志。见史记的李斯列传。

      注十二:同注九。

      参考论文

      荀子的军事思想 罗汉文 政治评论 第四十卷第七期

      荀子议兵 周绍贤 哲学与文化 第十五卷第四期

      荀子之强国强兵思想 施铭灿 高雄师大学报第三期

      参考书目

      新译荀子读本 王忠林 三民

      史记 司马迁 艺文

      荀子思想体系 姜尚贤 复文

      荀子哲学思想 魏元珪 谷风

      荀子与古代哲学 韦政通 商务

      四书读本 谢冰莹 李鍌 刘正浩 邱燮友着 三民

      先秦政治思想史 梁启超 东大

      中国政治思想史 萨孟 武三民

      孙子与孙子兵法 孙思政 台湾大同书局

      圣经(新约全书) 国际基甸会

      The Dhammapat a Comentary ,Buddha Ghosa, The Pali Text Society, London.

       

      


    < 1 >   < 2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