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孔子
  • 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流变
  • 儒家文化精神及其价值的现代透视
  • 儒家人性理论与基督教人性理论的比较研究
  • 儒家思想在21世纪的前景
  • 孔门弟子的基本情况及其分化过程
  • 礼的作用与演变
  • 士族与儒学
  • 马一浮的儒学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 择儒学之善者,为现时代服务
  • 最新热门    
     
    孔子的“尚智”思想

    后儒于此歧说纷纭,成为近二千年来争论不休的文字官司。我们曾经结合这个命题的前提“性相近也,习相远矣”,从语言训释、逻辑推理、孔子的思想体系、人类古今文化习尚等方面讨论过其意义,认为“上知”“下愚”不是通常所理解的指“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的两个偏正结构,而是两个动宾结构,“上”是“崇尚”,“上知”意谓“崇尚聪智”;“下”是“轻视”,“下愚”意谓“轻视愚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的意思是“只有崇尚聪智与轻视愚昧(的观念)是不变的”。这种“聪智”“愚昧”是与知识的有无、获取知识的多少密切相关的。“聪知”是“有知多知”的结果,“愚昧”是“无知少知”的表现。孔子的这种“尚智轻愚”思想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崇尚科学的精神。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孔子的“知(智)仁”统一思想中体现的“尚智”精神。“知”在孔孟的思想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时,“仁”中有“知”。据载,令尹子文、陈文子是两个不错的官吏,一个尽职尽责,一个清正廉洁,因此,有人问孔子,这两个人达到了仁的水平没有,孔子以未达到智的水平加以否定。有时,又“知”中有“仁”。《论语·里仁》里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孟子·离娄上》也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是二者弗去是也。”所以,杨国荣先生认为孔子的“仁”包摄了“智”,冯契教授认为孔子的“仁”、“智”是统一的。统一也好,包摄也罢,都说明孔子的“仁”与“智”的确有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从这种“仁”、“智”统一的角度讲,孔子竭力提倡推崇他的核心思想“仁”,实际上也就是竭力推崇提倡“智”。而提倡推崇“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就是尊重具有知识内涵的科学。这种“尚智”也就是尊重知识、崇尚科学。

        2、孔子孟子的“重教重学”思想中包含的“尚智”精神。孔子开私人讲学之风,相传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提倡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获取科学知识,达到聪智的程度。《阳货》篇里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又说:“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子张》里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是强调学习知识在实现“仁”、“智”过程中的重要性。《为政》里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颜回何以“不违如愚”而又不愚呢?就因为“有颜回者好学”(《雍也》《先进》)《季氏》篇里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既是强调《诗》、《礼》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这种《诗》、《礼》是社会科学知识。《里仁》里说:“朝闻道,夕死足矣。”学到了道,比人的生死还重要。孔子强调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是与他推崇聪智,轻视不学无术的愚昧分不开的。孔子的这种崇尚聪智、轻视愚昧的思想观念是绝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聪智的人与愚昧的人本身也是固定不变的。恰恰相反,孔子认为“愚昧”是可以通过教化和学习得到改变的,这从他们的“有教无类”、“性相近也,习相远矣”的思想中可以得到说明。应该指出的是,孔子所提倡的教和学的知识,还主要局限在社会科学知识,很少涉及自然科学知识,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所致。但从广义科学概念,从“崇尚科学知识”的观念,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孔子的“尚智”思想,无疑具有十分鲜明的、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

        “聪智”本身并不等于科学,是否“聪智”也不能完全作为判断是否科学的标准。但是,如果比较“聪智”和“愚昧”,应该说“聪智”更接近和具有科学的精神。特别是孔子的通过外在的教化和内在的学习,可以改变“愚昧”,达到“聪智”的思想无疑是具有科学意义的思想。纵观人类发展史,可以说,“尚智轻愚”体现出的重视科学知识、轻视愚昧的思想观念是贯穿始终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的“尚智轻愚”的科学思想不过是对人类思想发展史的一个科学的总结。
    < 1 >   < 2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