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孔子
  • “仁”与“兼”——孔墨伦理思想比较
  • 孔孟荀伦理思想“悖论”的解读方法
  • 曲阜谒圣·外一首
  • 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治主义治国模式
  • 孔子的仁学是“专制仁道主义”吗?
  • 义务乎?幸福乎?爱乎?——康德、孔子和休谟的对话
  • 孔子论“雅乐与郑声”及当代意义
  • 试析北宋《老子》注家的孔老异同论
  • 试论孔子的合法性思想
  • 论孔子的好学精神
  • 最新热门    
     
    建立以中國歷史文化為主體的孔子紀年制度

    位化,甚至尊嚴化的關鍵所在,絕不能馬虎將就,茍且隨便的。

    當今以耶蘇紀年的制度,先是在教會中實行,以耶穌釘上十字架之年為元年,  至西元六世紀,羅馬一教士倡議,改用耶穌之降生為紀元元年,西方的紀年制度終於確立。爾後憑藉教會勢力的廣被,歐洲文明龐大的政治、軍事、經濟力量, 入侵世界其他地區,耶教紀年制度漸漸形成為公認的紀年制度。以這一紀年為主軸的歷史視野,深植大多數人類腦中, 成為論斷世界歷史的座標,從而不知不覺,以西方中心主義,來看自己看世界。

    中華民族以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以及一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紀年制度上卻沒有什麼夠格的創造,歷朝各代用帝王之年號紀年,用天干地支六十個專有名詞給年命名。因吉凶而改元,因登基而改元,因爭正統而改元,弄得紀年方式支離破碎, 慘不忍睹,後代子孫耗時費力,弄也弄不清。堂堂神州子民為一姓之興亡,在爭權奪利的小圈子裏,弄得骨肉相戰,膿血橫流, 真的是勇悍無比。可是在大方向大格局裏,求一個可以在歷史長河裏立足, 為廣大人民方便使用的紀年制度,無有也!在歷史系列的時間主軸裏,中國人棄守了。中國人既無法以民國的年軸,無法用各帝紀年,去縱觀歷史,要中國歷史讓現代中國人有一概略性的認識,絕難絕難。中國人難用歷史的傳承來定位自我生命,難用中國歷史格局來認識歐洲歷史,歐洲人卻可以用其熟悉的紀年軸, 定位中國歷史。長此以往,中國歷史文化終將成為歐洲歷史文化的附庸,身為有尊嚴的中國人,情何以堪呢?

    梁啟超在其『論紀年』一文中,主張中國當以孔子為紀年:『 史記於老子列傳 大書孔子卒後二百七十五年,而其餘各國世家皆書孔子卒,此史公開萬世紀元之定法也!近今學者討論,謂當法其生,不法其死,以孔子卒紀,不如以孔子生紀。 至今日各報館用之者既數家,達人著書亦往往標用此號,殆將易天下矣!用此為紀顧有四善:符號簡,記憶易,一也。不必依附民族,紛爭正閏,二也。孔子為我國至聖,紀之使人起尊崇教主之念,愛國思想,亦油然而生,三也。國史之繁密而可紀者,皆在孔子以後,故用之甚便。其在孔子前者,則用西曆紀元前之例, 逆而數之,其事不多,不足為病,四也。有此四者,則孔子紀元,殆可以俟諸百世而不惑矣!

    是了,以孔子紀年正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必然結論 ,也正是重整歷史系統 ,恢復民族尊嚴的第一步。司馬遷在史記中說:『 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 諸生以時習禮其家,餘低回留之不能去雲。 天下君主至於賢人眾矣, 當時則榮, 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 可謂至聖矣!』

    雖然,『仲尼不出』不可能萬古如長夜,但仲尼不出,中華文化肯定要喪失相當光彩, 孔子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影響古今不做第二人想。 而其學說專注人倫治國之道,不言鬼神,以理性而言,確有卓絕而常新的文化意義。至於因中國衰微而責孔子學說,有如河殤之歸罪黃河,僅僅只是代罪羔羊,是不肖子孫自己脫責之詞罷了!試問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如何能規劃千年, 乃至於二千年後的事呢?後代子孫不能奮發圖強,反來鬥孔批孔,實跡近無賴了!

    因此,我們認為清末的孔子紀年運動,由於戰亂,由於國家各種條件之不足, 沒能茁壯成長,是極為可惜的,現在該是兩岸和平重建歷史的時候了!我們呼籲兩岸學術界、出版界、教育界的朋友門!歷史在你們手上,創造歷史的機會就在眼前!只要你們堅持中華民族主體性,推廣孔子紀年制度,以中華主體性來看歷史、寫歷史、教歷史、歷史的眼界,歷史的樣態將會有絕大改變。於是中國的紀年有中國的歷史文化,有中國的尊嚴與氣魄。憑藉中國人的努力與壯大,孔子紀年,亦可以過江過海,為全球人類所共知矣!

    【原刊:臺灣時報副刊、孔子2553年12月27日(2002)】


    < 1 >   < 2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