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孔子
  • 曾子伦理政治思想述评
  • 孟子的社会分工说:以君臣关系为例的个案分析
  • 汉魏经学变迁与曹魏正朔、服色改易
  • 管怀伦、张进的“卫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之商榷
  • 春秋穀梁学思想探研——关于经典文本的层累性解读
  • 《孔子家语·执辔》篇易学象数探微
  • 孟子历史哲学研究
  • 《易经》与管理哲学
  • 荀子——一位需要重新认识的思想家
  • 论孟子的“仁政”制度思想
  • 最新热门    
     
    “仁”与上古尸祭

    p;               

    “仁”是儒家德性伦理中一个关键词汇,对“仁”字的形成时间及其原始含义,学界聚讼纷纷。

    清代学者阮元指出:“‘仁’字不见于虞夏商周《书》及《诗》三《颂》、《易》卦交辞之内,似周初有此言而尚无此字……盖周初但写‘人’字,《周官》礼后始造‘仁’字也。” [1]

    郭沫若认为不仅甲骨文中不见仁字,金文中亦不见仁字。仁是春秋时代才出现的新名词。[2]白奚进而指出,“金文中迄今为止所见唯一的一个‘仁’字,其时己经是战国中期,其字型为‘尽’”[3]。

    甲骨文、金文中不见“仁”,春秋以前的传世文献中“仁”亦不多见[4],乍一看来,仁字来路不明。王献唐认为:“夷人一字,人仁通用”  这是说,夷仁二字,论形则为一体,论音则“以双声或同声为训”,论义则“二字意相表里”,形、音、义三方面皆可证夷仁原为一字,尔后乃渐分渐远,最终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字。刘文英继而考证说“仁”字最初起源于古老的东方夷人的‘相人偶’礼仪所蕴含的一种人际意识,主要是指人们彼此间古朴的平等观念和亲爱之情”[5]。仁字“从二”同样源于“相人偶”礼仪。仁字和仁观念渊源于东夷,在“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韩愈《原道》)的时代,“进于中国”的夷人,把仁的观念输入“中国”,并为“中国”人所接受。于是春秋初期始在《诗》、《书》个别篇章中出现的仁字,其来有自,是从东夷人那里引进的。

    “仁”字外来说得到多数学者的赞同,其实从字源学考析“仁”字的最早字型,可知“仁”字并非外来,乃是起源于上古三代的尸祭。

    对于“仁”的字形,学者多引用许慎的《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二”,因此将仁解释为“人人”,刘翔在考察“仁”的字形演变的基础上指出:“仁字所从“二”符,既非重文或合文符,那种认为“人人”乃仁字古形古义的谬说,也就不攻自破了。”[6]

    在考察出土文献的基础上庞朴指出‘仁’字很早就产生了,起先单写‘人’字,也就是‘尸’字。后来加上“二”作为美化,或为了与所从出的名词‘尸’字相区别而写作‘尽’这一点从早期的甲骨文和金文的‘尸字,只是简单的‘人’形而没有‘二’划可见。‘尽’字关键部件是‘尸’,而不是‘二’”,[7] 谢阳举认为,“古文‘仁’字‘从尸’,起源于夏  ” [8]  ‘仁’原本是指对祖灵的一种极端虔诚和敬拜的自然心性,是一孝亲的精神”[9],

    “仁”字最早字型为“尸”或‘尽”。《说文·尸部》》:“尸,陈也,象卧之形。” 徐中舒引容庚《金文编》:“金文象屈膝之形,后假夷为尸,而尸之意晦。祭祀之尸,其陈之祭,有似于尸,故亦以尸名之”[10]

    在夏商周三代,祖先祭祀是国家大事。祭祀的目的在于求得与祖先灵魂的感通,以便祈求庇护,祈求福寿。在祖先祭祀中常以活人来象征祖先的亡灵,即所谓尸祭。《礼记·曾子问》说:“祭,成事者必用尸,尸必孙”。

    诗经对尸祭多有描绘。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锡无疆,及尔斯所。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来假来飨,降福无疆。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大雅·商颂》)

    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尔酒既清,尔殽既馨。公尸燕饮,福禄来成。

    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尔酒既多,尔殽既嘉。公尸燕饮,福禄来为。

    (《大雅·生民之什·凫鹥》)

    《小雅·楚茨》对于尸祭描绘尤详。诗录于下: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蓺黍稷。

    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

    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或剥或亨,

    或肆或将,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

    神保是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执爨踖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君妇莫莫。

    为豆孔庶,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

    笑语卒获。神保是格,报以介福,万寿攸酢。

    我孔熯矣,式礼莫愆。工祝致告,徂赉孝孙。

    苾芬孝祀,神嗜饮食。卜尔百福,如几如式。

    既齐既稷,既匡既敕。永锡尔极,时万时亿。

    礼仪既备,钟鼓既戒。孝孙徂位,工祝致告。

    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

    诸宰君妇,废彻不迟。诸父兄弟,备言燕私。

    乐具入奏,以绥后禄。尔肴既将,莫怨具庆。

    既醉既饱,小大稽首。神嗜饮食,使君寿考。

    孔惠孔时,维其尽知,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整首诗歌完备地描绘了一个尸祭的场景。当地里荆棘被清除,黍子高粱得丰收,粮仓装满屯在场上,人们用这丰收的黍子高粱酿酒做饭,用来请尸敬鬼,以求大福。祭祀的准备不仅包括做饭酿酒,还要恭敬端庄地洁净牛羊,剁肉炖汤,在祭典当中,有的人端着盘子,有的人将祭品送上,贵妇们要清静端庄,宾客们要交互献酬,礼仪必须全合规章,谈笑也该分寸恰当。这时神巫(神保)到场,主持祭祀,在钟鼓的鸣响声中,在巫祝的传告声中,孝孙充当皇尸登上神位,开始享受祭品,直到吃饱喝醉。于是钟鼓再度鸣响,神巫们一起起身恭送尸神,群臣君妇则收拾好祭品,将乐器移到后堂,一起享受祭后的福气。他们相信神会喜爱他们预备的饮食,会赐给他们福寿,并保佑子孙万代。

    很明显,尸祭是一种巫术。先祖之孙作为皇尸,尽管从肉身是其自己,但当时的人们却相信他的灵已被先祖之灵充满,于是他便被视为了先祖。作为皇尸,孝孙在整个祭祀中都被视为祖先魂灵的载体。

    商周时代,人们认为众生死后,“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礼记·郊特牲》)。而气为神,魄为鬼,《礼记·祭义》记载孔子与弟子论鬼神,他说:“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尽管“鬼神之为德也,其盛也夫,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礼记·中庸》)但鬼神又常在人左右,可以感动人,以显明其存在,于是神保与巫祝扮演了招魂的角色,在他们的主持下,先祖之魂归来,与皇孙接触,一经接触,先祖便可以通过皇孙作用,这正是神秘的交感。

    为何必须由孙子来与先祖之魂交感呢?

    因为商周祭祖的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尸祭中“尸必孙”乃是宗法昭穆制的一种体现。昭穆是用来区分辈份的词汇,“自始祖以后,父曰昭,子曰穆”,昭穆体现在当时的方方面面,不仅活时要分昭穆,“合族以食,叙以昭穆”(《礼记·大德》)“凡祭祀赐爵,呼昭穆而进之”;死后也要分昭穆,周墓地预先已分昭穆。昭穆制的目的在于使长幼有序,《礼记·祭统》中说“昭与昭齿,穆与穆齿,此之谓长幼有序”,“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

    正是由于“昭与昭齿,穆与穆齿”,所以同在一列的祖孙才可能并可以交感,交感的任务落到孝孙,也正是为了标明宗法秩序。

    紧连《楚茨》篇的《信南山》对尸祭也有描绘: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霢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曾孙之穑,以为酒食。畀我尸宾,寿考万年。

    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曾孙寿考,受天之祜。

    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尸祭是三代多见的习俗,至今从成语“尸位素餐”我们仍能窥见上古尸祭之巫风。

    在周代,“尸祭礼不仅用于宗庙祭祀,而且祭天地、上帝、社翟、山川、五祀等都用尸”[11]。《诗经·小雅》中记载了祭祀“田祖”用尸的场景: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

    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农夫之庆。

    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

    禾易长亩,终善且有。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小雅·甫田》)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稺;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来方骍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小雅·大田》)

    周代频繁的各种“尸祭”是向祖先行孝,“孝”是“尸”在礼仪中需要体现的,“孝孙徂位,工祝致告”,经由此,周王力图实现的就是与上天沟通,表达对天之诚敬以及敬德保民、明德慎罚之行。因此《国语·周语》说:“仁所以行也”。成中英指出 :“仁是一道德人文观念,是‘王者之德’。‘王者之德’的内容就是‘保民’、‘安民’与‘惠民”。因为只有这样,一个王者才能守其天命,维持其统治者的地位。在这一意义上,“仁”之为德可视为一种“工具理性”[12]。《礼记·曾子问》说:“祭,成事者必用尸,尸必孙”。可见“仁”之初是“德”(祖先祭祀)的实现手段,是祭祀之礼仪的一个部分。

    “德”能否成事取决于“仁”,“仁”这种与事功相关的义项在后世文献中有所体现,如:

    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夫仁者讲功,而智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国语·香语》)

    尸祭之礼要求“献酬交错,礼仪卒度”,也就是体现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说:“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

    尸祭需要“尸”能够“克己复礼”,《左传·昭公十二年》说“克己复礼,仁也”。

    《大雅·生民·板》:“威仪卒迷,善人载尸”,对尸的要求是“善”,因此起源于尸祭的“仁”与“善”又紧密相连。

    总上,我们不难发现与尸祭发生关系的“尸”具有以下特征:

    1、需要“孝”

    2、是“德“(祖先祭祀)实现的手段。

    3、需要“礼仪卒度”。

    4、需要“克己复礼”

    5、需要“善”

    这些也正是“仁”的基础核心内涵。

    “仁”字在《国语》和《左传》上逐渐繁多。[13]同“德”与“礼”一样,原本与“尸祭”相关的“仁”已经人文化。

        仁,文之爱也。(《国语·周语)))

        爱亲之谓仁。(《国语·晋语》)

        爱人能仁。(《国语·周语》)

    《礼记·中庸》引孔子之言:“仁者,人也”,朱熹在注《孟子》“仁也者,人也”时说:“仁者,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把“仁”看作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具有的品德。“仁”起源与“尸”的原始内涵已被遮蔽。  

    --------------------------------------------------------------------------------

    [1]阮元:〈论语论仁论〉,《擎经室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上册,第179页。

    [2]《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7页。对“仁”字晚出说有学者提出疑义,指出“殷墟甲骨文中己有一个很规范的‘仁’字”[2],孟世凯认为,“甲骨文中那片卜辞中很像‘仁’字形的字,右边的‘二’实际上是一个‘兆序’数字,并不是该字构形的一部分,因而这个字不可能是‘仁’字。这段卜辞虽有残缺,但其大意还是明确的,卜辞内容是某方国向商王朝进贡二十四匹马的纪录。若将此残存的‘吞,形与兆序‘二’,当成一个‘仁’,字,不但与此卜辞中的意思不合,而且殷墟甲骨文中的卜辞和记事辞所记的内容都很具体,都是说明一件件具体事,目前还没有看出哪些字或词是属于概念性的,尤其是反映道德伦理方面的”[2]。

    [3]白奚:《“仁”字古文考辩》,《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

    [4]考之春秋以前的传世文献,《诗》中仁字两见,一是《郑风·叔于田》:“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另一是《齐风·卢令》:“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书》中仁字仅一见,即《金滕》篇的“予仁若考”。《金滕》篇属于《书》的《周书》部分,是可信的《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之一。此外,《周礼》一书也提到了仁,其中的《地官司徒》篇以“知、仁、圣、义、忠、和”并称为“六德”,仁在“六德”序列中居第二位。但《周礼》一书的真伪各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因此,不能考知书中的仁字出现的早晚,只能暂且存而不论。

    [5]刘文英:《仁之观念的历史探源》,《天府新论》1990年第6期。

    [6]刘翔认为仁字造文从心从身,其语义乃是心中想着人之身体。并且与“爱”造文语义同源。参 刘翔:《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学》,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第158-159页

    [7]庞朴,“仁”字臆断—从出土文献看仁字古文和仁爱思想,简帛网站

    [8]谢阳举,“仁”的起源探本,管子学刊,2001,1.

    [9]谢阳举,“仁”的起源探本,管子学刊,2001,1.

    [10]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11]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6页。

    [12]成中英,《合外内之道一儒家哲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13]据统计,在《国语》中,“仁”字凡24见:在《左传》中,“仁”字凡33见。 再加上前述《诗》、《书》中的3见,共60见。分析一下这60见的历时性的分布情况,大致可以看出,时间愈靠后,仁被提及的次数愈多,仁的内涵也愈来愈复杂,地位愈来愈重要。可以看出仁观念有一个逐步被接受被理解从而渐渐扩大其影响的过程。


    < 1 >   < 2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