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孔子
  • 性善:一种引导性的概念
  • 荀子历史哲学思想述评
  • 儒家文化发生的双重机制——以先秦儒家为中心的分析
  • 天与上帝——中西政治思想的宗教观念比较
  • 战国时期的禅让思潮与“大同”“小康”说
  • 《〈孟子〉理读》(下)
  • 《〈孟子〉理读》(上)
  • “中庸”原义辨说
  • 孟子仁政思想中的经济利益原则与道德教化原则
  • 《大学》的义理性格
  • 最新热门    
     
    《孝经》理读

    胡先生认为:“这一评价实非允当。……《孝经》虽然以‘孝’为名,说孝讲孝,但它的核心其实并不是阐发孝道。”(2)“《孝经》应当是战国晚期儒家后学对师说的辑录、整理与阐述。”(3)

    笔者认为,胡先生对台湾的《孝经》注译本的批评很有道理。然而,他的论断同样也“实非允当”。

    《孝经》究竟是一本什么书?笔者认为:《孝经》是一本政治著作,即一本阐发“孝治”的著作。就是说,《孝经》虽涉及到了伦理之孝和与信仰之孝,但仍以“孝治”为主。台湾商务印书馆的《孝经》注译本,显然将《孝经》当做了伦理著作;而胡平生先生对《孝经》的概括,同样忽视了《孝经》对“孝治”的发明。《孝经》的宗旨是“以孝治天下”。

    从“孝治”这一点上说,《孝经》不逊色于《孟子》,《孟子》主要阐发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孝经》则提出了新的政治理论。而且,《孝经》虽打着孔子的旗帜,但在直接记述孔子言行的《论语》中,却没有明确的“孝治”思想。所以,“孝治”应是《孝经》拓天荒的发明!

    “孝治”与孔、孟的仁政一样,都是中国古代一种治国思想,同属德政范畴。因此,笔者在《百家争鸣新论》中曾认为,《孝经》应是百家争鸣的一个学派,或至少要应做为儒学的一个分支。(4)不过,若从严格的学术意义来讲,还是将其定为一个独立的学派较为合理。因为孔儒的思想核心是“仁”,即“仁政”,而《孝经》是“孝政”。

    二 

    关于《孝经》的作者,据胡平生先生统计,古今已不下八说:孔子说,曾子说,曾子门人说,子思说,孔子门人说,齐鲁间儒者说(朱熹原话是“齐鲁间陋儒”),孟子门人说,汉儒说。胡先生自己的看法是:乐正子春弟子(或再传弟子)说。至此,关于《孝经》的作者,目前已有九说。

    究竟哪种说法根据充分呢?笔者认为,以上诸说都欠妥。关于前八说,胡先生已反复用详实的史料予以否定,笔者完全同意,不赘。不过,对胡先生的说法,笔者仍不敢苟同。

    应当说,胡先生在研究《孝经》的作者时,虽注意到了朱熹的看法:“《孝经》独篇首六、七章为本经,其后乃传文,然皆齐、鲁间陋儒,篡取《左氏》诸书之语为之,至有全然不成文理处”(5),并对此作了批判的吸收,但他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至有全然不成文理处”。这说明《孝经》作者的语文水平不高,组织篇章、安排文字的能力欠佳。从这一点上说,就不能认为《孝经》的作者是乐正子春弟子(或再传弟子)。因为乐正子春是正规文人,其弟子(或再传弟子)也应是有“文凭”的正规文人,若《孝经》真是出于其手,语文水平怎么也不会“至有全然不成文理处”。笔者认为,朱熹的“至有全然不成文理处”提醒了我们:《孝经》的作者,应是一个自学成才者。就是说,《孝经》的成书,跟狄慈根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很相像:狄慈根是个工人,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系统地学过理论,更没接触过马克思主义,但他却以朴素的形式,差不多与马克思同时,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狄慈根是工人思想家,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肯定不如马克思、恩格思,甚至也可能有“不成文理处”,不过,我们不能以此否定其学说的价值,相反,经典作家对他的评价却相当高。由于《孝经》的作者是个自学成才者,没有名气,所以当时没得到社会承认,后来被历史淹没了。

    另处,关于《孝经》产生的年代,笔者认为当在战国初期。因为那时周天子还健在,整个社会分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间的阶梯仍很鲜明——这是《孝经》立论的社会基础。胡先生将其定为战国晚期,不确。

    三 

    《孝经》在伦理上虽主张“孝亲”,但反对“父叫子死子就得死”的绝对化的孝。《孝经》认为,对父母或长辈的错误言行应“诤”,“诤”才是“孝顺”,不“诤”是“不孝”。

    《孝经》在政治上亦然,孝子虽能转化为忠臣,但君必须是仁孝之君,即贤君,对这样的君才能谈忠。非仁孝之君,也要“诤”,“诤”才是忠臣。绝对的服从君上,不管君上是尧、舜,还是桀、纣,则是不忠的表现。

    《孝经》的“孝感天地”说,虽有信仰色彩,但以此来鼓励人们坚持正确的孝亲之“孝”和忠君之“孝”有积极因素。

    应当指出,胡平生先生在阐发《孝经》时,总是离开《孝经》本意,将“三纲”、“忠”、“二十四孝”等内容加进去,这是不对的。

    《孝经》之孝与“三纲”的“父为子纲”是有质的区别的。“三纲”的“父了子纲”,是子绝对服从于父,而《孝经》则否。笔者多次指出:“三纲”之孝出自《韩非子?忠孝》,与儒家孔、孟乃至《孝经》不沾边。

    《忠经》之忠也与《孝经》的“由孝转忠”有质的区别。《忠经》明确表示:既使是昏君——桀、纣,也要忠,《孝经》则否。《忠经》之忠亦出自《韩非子》的《忠孝》,与儒家的忠不是一回事。(6)

    《二十四孝》主要讲的是“孝感天地”。这一思想虽出自《孝经》,但不是《孝经》的主导思想,《孝经》的主导思想始终是“以孝治天下”。《二十四孝》夸大了《孝经》的“孝感天地”,真理向前走一小步,就是谬误,它宣传的是“以孝杀人”!

    五 

    对中国历史上“孝治”也要正确认识。《孝经》始终是中国古代自汉以来的治国思想之一。不同的是:孝有时是治国的主导思想,有时是治国的辅助思想。两汉是“以孝治天下”,其他朝代都是只把孝当作治国的辅助思想。(7)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汉代始终把“举孝廉”作为基本的用人制度,其他朝代则非。即:其他朝代都主要是在信仰的层面而不是在政治的层面上倡导《孝经》,如南北朝时期东晋元帝说:《孝经》是“天经地义,圣人不加;原始要终,莫逾孝道。能使甘泉自涌,邻火不焚,地出黄金,天降神女,感通之至,良有可称”,(8)但就是不把“举孝廉”作为基本的用人制度。

    六 

    笔者小时候,母亲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故乡吉林省长春市市中心区——可能在斯大林大街的人民广场,就有一“孝子坟”,该坟在文革开始时被当做“四旧”铲除。那个“孝子坟”中的孝子,我已记不清他是什么时代的人了,据说他在其母死后,只免强吃些斋水,终日以泪洗面,守孝直到在母亲坟前“坐化”。人们将其葬在母亲坟旁,世称“大孝”,故曰:“孝子坟。”

    母亲当时对这一孝行虽深表赞赏,但也有异议:认为他与儒家孔、孟《孝经》的思想不符。孔子的“孝亲”思想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9)并未说非要“守孝致死”!孟子的“孝亲”思想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10)该孝子未娶妻,也未生儿育女,致使其母包括祖宗的香火断绝,严格说来,可能是“大不孝”!《孝经》的“孝子”准则是:“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甚严”。并未倡导人要“孝死”,要挣什么“孝子碑”、“孝子坟”!笔者后来忖之,母亲之言是也。

    笔者之《〈孝经〉理读》与《〈论语〉理读》等目的一样,即帮助一般读者阅读原典。《理读》将通假字均改成了通用字,重新标点,重新分了自然段,对上下文理不连贯处,做了标识。最后,由于笔者才疏学浅,错误肯定很多,望理论界专家批评指正。

    注:

    (1)(2)(3)辛冠洁、丁健生主编:《中国古代佚名哲学名著评述》(第二卷)之《孝经》(胡平生撰),齐鲁书社,1984年11月第1版,第2页;第2页;第64页。

    (5)《朱子语类》,转引自胡平生:《孝经》,中国古代佚名哲学名著评述第二卷,辛冠洁、丁健生主编,齐鲁书社,1984年11月第1版第116页。

    (4)孙景坛:《百家争鸣新论》,:《安徽师大学报》(季刊),1996年第2期。

    (6)孙景坛:《韩非非法家论》,《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宋明理学非儒家论》,:《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7)孙景坛:《汉代“以孝治天下”初探》,《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8)《经义考》第223卷。

    (9)《论语?为政》。

    (10)《孟子?离娄上》。

    2002年7月初稿
    2004年12修改于南京

    《孝经》理

    原作:佚名   理读:孙景坛

     01、《〈孝经〉理读·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

    曾子侍。(侍shi4)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聿yu4)

     

    02、《〈孝经〉理读·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孝加于百姓,型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03、《〈孝经〉理读·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04、《〈孝经〉理读·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此卿大夫子孝也。

    《诗》云:“夙夜非懈,以事一人。”

     

    05、《〈孝经〉理读·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夙su4)

     

    06、《〈孝经〉理读·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07、《〈孝经〉理读·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和禁。 (好Hao3;恶e4)

    《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08《〈孝经〉理读·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

    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

    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鳏guan1)

    《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09《〈孝经〉理读·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

    “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缺文)]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10、《〈孝经〉理读·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11、《〈孝经〉理读·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要君者,无上;非圣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12、《〈孝经〉理读·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

    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谓之要道也。

     

    13、《〈孝经〉理读·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14《〈孝经〉理读·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15、《〈孝经〉理读·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命,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命,又焉得为孝乎。”

     

    16、《〈孝经〉理读·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17、《〈孝经〉理读·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德,故上、下能相亲也。”

    《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18、《〈孝经〉理读·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偯yi3;椁guo3;簠fu3;簋gui3;擗pi4;祀si4)


    < 1 >   < 2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