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老子
  • 学术话题的“新鲜”和“孤独”
  • 从老子思想看中华文化对和谐社会的诉求
  • 老子生活年代考
  • 评:国防大学教授读《孙子兵法》的体会
  • “辩证法”源于中国老子《道德经》
  • 浅析道教人文思想与天水神农山的保护与开发
  • 儒道对话:如果没有道家
  • 道家哲学是中国哲学的根基吗?
  • 我是这样研究老子的
  • 易、儒、道三句真言
  • 最新热门    
     
    老子对“道”的追寻

    无论强调过程还是说明状态,这些名字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它的运行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

      老子的“道”所具有的超验的,彼岸的,非概念所能阐释等诸多性质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进展。老子所说的“无”恰恰相当于古希腊巴门尼德、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存在”、“是”、“有”等概念。因为古希腊语里有系词“是”,随着语法的发展,这一系词具有了不同的人称、分词、不定式形式,以至于最终名词化了,而巴门尼德就是从此出发来追问“是”是“什么”——这便是“形而上学”或“存在论”。我们知道,古代汉语在先秦时代根本没有系词,王力先生七十年前对此进行了全面论证,在今天这已是古汉语学界的常识了。正因为如此,我们古代的思想家就不会像古希腊学者那样提出问题。可以说,老子从汉语的现实出发,在“形而上”的追寻上,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探讨道路。(作者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