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老子
  • 老子行年考
  • 宋徽宗君臣的《老子》注疏
  • 王安石的《老子注》探微
  • 论老子的礼学思想
  • 龙、凤、青牛与老子
  • 论老子“和谐”社会的思想
  • 王博:道家的生存智慧
  • 论道的显现——再读《道德经》
  • 老子道论价值趣向辨略
  • 河南教育名人传·老子
  • 最新热门    
     
    青少年为什么要读《老子》

    其实世界上大多数人知道的《老子》,与《老子》的本来意思是有很大距离的,有的地方甚至是南辕北辙的,这“香”还不是真香。我小时候,家里自己做酒酿,阿娘把酒药和在饭里,用棉被一层层裹起来焐,焐到酒酿的香气透过厚厚的棉被散发出来,越来越浓,就知道酒酿做好了。但等解开棉被,揭开盖子,才知道之前闻到的香气,真还算不上香。裹住《老子》馨香的棉被还刚刚在解开呢。流传两千多年,目前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而其本意还尚未弄清楚,真正的价值当然远未被人认识,这样奇异、矛盾的现象,怎么会发生在《老子》这本书上?《老子》又是怎样的一本奇书呢?

      要解开这个谜,先得从《老子》的作者老子说起。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当时,称人之字是表示尊敬,称“老”更是对师长辈的尊称,这与今天称“老某”只是一般的称呼,称“某老”才是尊称不同。《史记》记载,他是“周守藏室之史”,这个职务,现在许多研究《老子》的学者认为是周王室的图书管理员,一个小官吏;但是,从《庄子》、《史记》的有关资料看,“周守藏室之史”这个官可不小。《庄子》记载,孔子第一次往见老子,是为了让自己的著作能被周王室所收藏。子路就给他出主意说,听说原来的征藏史老聃,现在退休回家,可以去走走他的门路。在书写条件十分烦难、又没有印刷术的情况下,著书立说能被王室收藏,也许比今天被遴选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更弥足珍贵。退休的老子还有这样大的影响力,可见其地位之高,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是学界泰斗、精神领袖、侯王的老师。

      由老子来写的《老子》,在当时就非同寻常。据我的考证,《老子》是中国第一本哲学著作。《周易》也是一本哲学著作,而且成书年代比《老子》早得多,为什么说《老子》是中国第一本哲学著作呢?因为《周易》的经文中虽然包含了许多朴素的哲理,但全书还是一本解读筮占的占卜书。直要到孔子与他的弟子写出系列的阐释《周易》的篇章(一共有十篇,称为“十翼”,或称《易传》),才将《周易》的哲理提升了,系统化了,连同《周易》才成为一部哲学著作。而孔子的思想,深受老子的影响,所以,《周易》成书在《老子》前,而提高到哲学书的地位,却在《老子》后。

      这中国的第一本哲学著作,又是一本政治哲学书。当时,文字是刻在竹简上的,刻一部书是一项工程。因此,不仅是文化掌握在贵族手中,话语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就是书写权也是掌握在贵族手中。这就不难说明,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上古的书,可以说都与政治有关。像《诗经》这样的诗篇、民歌结集,也是周天子为了实行教化、了解民情的政治需要,设专官采集、编辑的,以后又用来做官吏了解风土人情的教科书,和今天用于审美、娱乐的文艺作品不同。先秦道家,按《庄子》的说法,分“内圣”“外王”两派,外王派以《老子》为代表,内圣派以《列子》为代表。《列子》中的某些段落所表现的观念,显然早于《老子》,但《列子》成书肯定晚于《老子》,这里有一个原因,就是内圣派道家人物多像列子那样处于下层,没有书写权。他们的思想只能口口相传,到战国后期,书写条件改善了,才可能成书。

      《老子》不但是一本政治哲学书,而且是专对侯王(诸侯与国王)说的政治哲学书。西周重教化,开办官方的学校,培训王公贵族及其子弟与官吏,这官方学校学的叫“王官之学”。我们今天看到保留在“四书”里的“王官之学”,其实只是官学,是培训官吏用的;《老子》里说的才是王学。弄清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一,过去认为《老子》是隐士书,是宣扬消极避世哲学的诸如此类的观点,就不攻自破了。第二,只有明确《老子》当时的读者对象是侯王,是一邦之主、一国之主,才能正确理解,“唯小”是“大者唯小”,“守弱”是“强者守弱”,“处下”是“上者处下”,“不敢为天下先”是侯王不要突出个人意志,冲在天下人的前面。第三,才能深刻领会这种政治理念的哲学意义,人本主义的立场与独到、精妙的思想方法。

      除了《老子》,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政治哲学书,都教接受者怎么做大做强,政治哲学理所当然的成了强者的哲学、大者的哲学。而《老子》则反其道而行之,要侯王“受邦之垢”、“受邦不祥”。就凭这一条,《老子》便高踞在世界哲学的顶峰上。何况《老子》哲学是一个有本体论的严密、深邃、完满的体系,《老子》是中国第一个自觉运用哲学(当时称为“形而上”)思维来观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范例。又因为在《老子》的观念中,侯王应该是“圣人”,也就是品质高尚的人,侯王只有凭他的道德、修养,才能拥有大权,才能“没身不殆”;所以,《老子》的政治哲学实际又是好人哲学,可以顺理成章地推广、引申到哲学的各个层面、各个方面,乃至在后世创立道教时被引为经典。可以说,中国迄今为止的所有哲学思想、流派都在《老子》创立的哲学体系的覆盖之下。从世界范围看,其思想高度可以和佛教哲学比肩而立,比古希腊哲学可能还要高出一筹。

      但是,继承、总结了中国上古推举制族盟社会的政治理念的《老子》,不合宗法制封建社会与宗法制集权社会的国王、皇帝的心意,因此,韩非子第一个以《老子》继承发扬者的面目,用“解老”“喻老”的方式,将民本的《老子》篡改为君本的搞阴谋权术的《老子》。即使在吸取了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实行“黄老之术”的汉初,也是外黄老而内法,到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老子》则被从庙堂(朝廷)放逐到民间,变成政治上失意的知识分子寻求精神解脱的读物。对《老子》的严重误读与曲解,主要是由此而生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抹去历史的尘埃,我们今天来读《老子》,不禁为中华民族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产生了这样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而感到骄傲,并且,我们可以运用《老子》的智慧来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与精神境界,改进我们的思想方法,分析、研究、解决现实问题。《老子》不是老古董,在当今世界仍然充满生命活力,焕发熠熠光辉。按《老子》说的那么去看世界、学做人,你一定会觉得内心充实,精神舒畅,心胸坦荡,与环境和谐。祖先留给我们这么一笔丰厚的遗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赶快继承。古人说,“夫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因为遮蔽《老子》的优秀的人文精神,中华民族文化里积淀多少负面、消极、残忍的东西,以致鲁迅愤激地说,中国的历史书上,“满本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当今世界,也是物欲横流、日以心斗。是多么需要用老子思想的清流来涤荡污泥浊水,让世界、让我们的灵魂纯净美丽。


    作者:沈善增       
    2006年05月01日10:05 东方网
    < 1 >   < 2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