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老子
  • 传承老子思想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老子的教育之道
  • 《百家讲坛》-老子谈心理健康
  • 《百家讲坛》-老子谈饮食之道
  • 《百家讲坛》--老子其人
  • 老子大道哲学五论
  • 谈老子的和谐思想
  • 释《老子》的“绝仁弃义”
  • 《道德经》空白美学思想初探
  • 论老子和谐思想在企业人文中的实践
  • 最新热门    
     
    博通古今融会东西的老学文献遗产

    环境、生态、养生、医学等)交叉、多领域渗透、多语种翻译、多国度影响、多载体突显、大容量存世(据我们十余年间文献普查、跟踪研究并测算所得,存世总字数至少在三亿以上)的特征,其历史之久、散布之宽、地域之广、语种之多、数量之巨、影响之深、价值之高、分量之重,先秦诸子恐尚无一人可与之相比。
          对老学典籍进行系统收集与整理比较突出者,清代有《古今图书集成·老子部汇考》,民国有周云青《〈道德经〉书目考》、王重民《老子考》、谢扶雅《现存〈老子道德经〉注释书目考》,今世则有严灵峯《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老子书目》、谢忠正《六十年来之老子学》、朱继武与黄钊《〈老子>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等。在西方,法国汉学学者编有《道教研究文献目录》,美籍华人林振述撰有《老子〈道德经〉与王弼注英译本》等。上述成果,于治老学者贡献诚多。然不足之处,或偏重提要辑录,或流于习见藏本,或囿于某一专书,或缺漏失收较多,或著录过于简单,此当今大陆老学、文献学、目录学所亟宜增补者。
          老子故里今河南鹿邑太清宫,当为中原之先哲;曾任周王室守藏史,专司宫廷典籍方书执掌,约今国家图书馆馆长。课题组三人:丁巍(院图书馆)、苏丽湘(院历史研究所)、高秀昌(院哲学研究所)生于中原、长于中原、学于中原,业于中原,同为老子故乡之后人;多年来共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分别从事图书馆学与古籍整理、历史文献学、中国哲学史等方面的研究,同为老学文化之后生,我们理应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为老学文献资源珍贵遗产的进一步挖掘、整理与开发尽上各自的一份力量。一九八九年末,鹿邑县委、县政府派员专来我院查阅咨询有关老子故里及历代文献史料,遂由此开始并进而选定了本项课题;一九九一年五月,本课题(初名《老子书录》)列为院级项目《老子研究》之子课题;一九九二年六月,又列为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老庄研究》之子课题;一九九七年五月,以"自选"课题《老学典籍考》独立申报并获准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批准文号:97TBQ004)。成为一九八七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设立十年间第一项以老子研究为主题的专项课题。
          二、调研咨询
          有关老学典籍与文献的普查、搜集、整理、考订、著录当属老学研究领域前沿性工作与基础性建设。故此,我们在课题咨询上投入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赴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西安、成都等地,向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历史所、世界宗教所、文献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哲学系、图书馆学系、图书馆,清华大学哲学系、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国家图书馆社科咨询室、善本书特藏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南开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哲学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图书情报学院,中山大学哲学系、西北大学哲学系,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等机构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咨询和请教。还曾托请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主任罗多比教授代为查询欧洲老学典籍文献,美国印第安那大学东语系柏夷教授惠示英文老学典籍文献,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法学所宋云涛研究员惠寄俄文老学典籍资料,日本歧阜圣德学园大学外国语学部黄华珍教授惠寄日文老学典籍资料,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杜小军博士赴日做访问学者亦曾惠寄日文老学典籍资料,韩国西江大学石元镐博士惠寄高丽文老学典籍资料,美国密执安大学常振战博士、武汉大学严红波博士分别从美国惠寄英文老学典籍资料,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丁原植教授与台湾国立交通大学林国雄教授提供台湾老学典籍资料,丁原植教授并详细介绍老学研究大师严灵峰先生研究及著述情况。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周文骏教授惠示意大利文老学典籍书目资料,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惠赠台湾及香港老学研究文献资料。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胡孚琛研究员函示我们注意能将《道藏》及《藏外道书》和内丹家的注本作为一类收录进去,以补前人之失。此外,香港道教学院、国际道联会、鹿邑中国老子研究院不断惠寄老学、道家与道教文献资料。美国达慕思大学艾兰教授、武汉大学黄钊教授、广东省社科院罗尚贤研究员、贵州省委党校尹振环教授、鹿邑老子学会张景志会长、潘又泉副会长、福州市老子研究会黄友敬会长、香港青松观道教学院副院长陈霖生先生、台湾大学哲学系陈鼓应教授、吉林大学张松如(公木)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葛荣晋教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王德有编审、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李存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王卡研究员、卢国龙研究员、中南大学吕锡琛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熊鐡基教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崔大华研究员、杨炳安研究员等数十位老学典籍著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惠赠我们,提供了极大便利。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方克立教授自本项课题立項后一直给予关注多次指导,并对本课题之后续性研究為我們提出了更大的设想和更高的要求。
          关于郭店楚简《老子》与《太一生水》之咨询:荆门市博物馆崔仁义副研究馆员、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庞朴研究员、李存山研究员、郭沂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中江研究员,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彭林教授、廖明春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吴根友教授、丁四新副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冯达文教授,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丁原植教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蔡万进研究员等数十位专家学者或解答咨询或提供文献。
    关于老学典籍计算机软件设计问题之咨询:一九九七年初,我们在申请本项课题时,预期成果之计算机软件部分原设想为单机检索之用,其程序设计费预算仅一千五百元。九七年下半年,我们曾为此专访郑州大学计算机与自动化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六系(国际网络系)路玉胜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王建华教授、国务院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许逸民编审(《中国古籍总目提要》项目负责人)、中国国家图书馆朱岩教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项目主持人)、北京大学图书馆沈乃文教授(《中国古籍著录规划》项目主持人)等咨询调研,了解得知本课题计算机软件程序之设计,如按单机板设计,其每一个功能模块费用即三千元(至少需三至五个功能模块,总计一万元以上),且交流范围十分有限;如按上网传输的标准设计和制作,网上之系统标准严、要求高,设计费用恐需二万元以上。其特点则既可用于单机检索,又可直入国际互联网,随时随地提供多种快捷的查阅及下载服务。由于课题组原有三人对计算机及网上传输方面知识所知甚少,而申请增拔资助经费又有诸多困难,经报请河南省社科规划办、全国社科规划办之同意,增补郑州大学计算机与自动化系王文义教授与周兵主任二人为本课题组成员,负责承担完成本课题计算机软件部分的程序设计与制作工作。
          用计算机进行普通图书编目,已在国内众多图书馆得到普遍实现。但如何在计算机上尤其是在互联网络上对中国古籍这一特殊载体进行集中编目并进行传输、使之兼容与交换,目前我们仍处在探索之中,未能完全解决。主要问题在于至今我们既没有国家中央古籍书目数据库平台,又无全国统一的古籍书目数据库软件支持,只能靠自己摸索设计。为此,我们设定了以下五项原则:第一,以《中国机读目录格式》(China MARC Farmat,WH/to 503-96)为老学典籍书目数据库的规范化格式。第二,以我国《古籍著录规则》(UDC 016:408.4 GB3792 7-XX)为著录内容规范化的准则。第三,参考《中国古籍总目》分类表有关类目作为老学典籍类分规范化的标准。第四,以《中国古籍总目提要·编纂纲目》及《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作为《老学典籍考》计算机软件主题标引规范化的依据。第五、以ISO10646中日韩三国大字符集为本课题计算机软件繁体著录规范用字的依据。为建立数据库所跟踪的主要实体及其所应存储的信息项目即字段,我们选择并确定涵盖古今中外老学典籍书目信息存储方面之字段计六十余项。
          三、全面普查
          我们知晓唯有广泛寻访、全面普查,方有可能占有充分、积累厚重,为后期对比分析、整理归类、序列次第、详细著录奠立基础。编撰专题性文献书目尤其如此。当然,其间定会使自己付出更多的劳动与艰辛。为使本项研究尽量体现"收录完备、体例合理、著录准确、评介客观"之原则,我们不仅拟定了一份"查阅书目",而且严格执行、逐一翻检并贯彻始终。所查文献包括:①书目:A.正史类:《汉书》至《清史稿》所载之《经籍志》、《艺文志》。如杨家骆《历代经籍志》、台湾大光书局《中国历代艺文志》等。B.补史类:如《二十五史补编》、《国史经籍志》及补编等。C.公藏类:如《崇文总目》、《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中兴馆阁书目》、《内阁藏书目》、《四库全书总目》、《续修四库总目提要》、《天禄琳琅书目》、《摛藻堂四库荟要书目》、《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藏中文古籍书目》、《上海图书馆善本书目》、《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北京《故宫善本书目》、《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善本书目》、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藏善本书目》、《美国普林大学葛斯德图书馆藏中文古籍书目》、《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中文善本書目志》等。D.私藏类: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体》、尤袤《遂初堂书目》,明高儒《百川书目》、《赵定宇书目》、毛晋《汲古阁书跋》、《汲古阁珍本秘本书目》,清钱曾《读书敏求记》、黄丕烈《黄荛圃遗书》、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民国缪荃孙《艺风楼藏书志》、洪颐煊《平津馆鉴藏书记》、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宁波范氏天一阁图书目录》以及郑振铎《西谛书目》等。E.出版类:如《生活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全国总书目》、《社科新书目》等。F.专题类:如唐《日本国见在书书目》,宋高似孙《子略》,明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清《四库采进书目》、《清代禁毁书目》、《浙江采进书总目》、《日本访书志》及《补编》,《明代版刻综录》、《中国善本书提要》、《敦煌古籍叙录》、《七十六年史学书目》、《中国丛书综录》、《中国近现代丛书目录》、王重民《老子考》、严灵峰《老列庄三子知见书目》、《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老子书目》、谢忠正《六十年来之老子学》、朱继武和黄钊《〈老子〉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王尔敏《中国文献西译书目》、《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任继愈《道藏提要》、潘雨亭《道藏书目提要》等,仅查阅《书目类编》、《书目丛编》、《中国书目汇刊》即多达一百五十余册;②词典:如胡孚琛《中华道教大辞典》、吴枫《中华道学通典》、金炳华《哲学大辞典》等;③政书:如《通志》、《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等;④方志:各省通志以及主要府、州、县艺文志,如《河南通志艺文志稿》、《中州艺文录》、《中州文征》及其《续编》、《两浙著述考》、《安徽文献书目》、《宋代蜀人著作佚录》等;⑤类书:如《初学记》"道释部"、《太平御览》"道部"、《永乐大典》"道经"、《事林广记》"道教类"、《渊鉴类涵》"道部"、《子史精华》"释道部"、《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老子部》等;⑥丛书:如《道藏》、《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丛书集成初编》、《道藏辑要》、《道藏举要》、《藏外道书》、《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编》、《无求备斋老子集成续编》、《老列庄三子集成补编》及日本《老子诸注集成》等;⑦索引:如方克立《中国哲学史论文索引》(五卷本)、《中国史学论文索引》、《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战国秦汉史论著索引续编》、《四库全书文集篇目分类索引》、《诸子百家研究论文索引》、《全国主要报刊哲学论文资料索引》、《全国报刊索引》等;⑧论著:如朱谦之《老子校释》、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王德有《老子指归》、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古棣《老子通》、熊铁基《中国老学史》与《二十世纪中国老学》、黃友敬《老子傳真》、郭齐勇《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廖明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美〕艾蘭等《郭店老子:東西方學者的對話》等所附之"参考书目"、 "征引书目"、"考订书目"、"论著目录"以及陈文豪《二○○○~二○○三年简帛论著目录》(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等。
          四、重点跟踪
          本项课题自一九九七年五月获准立项并实施以来,接连幸逢:
          ①河南鹿邑老子故里发掘:河南省人民政府为"寻找老子生活时代的有关遗迹"、"寻找历代帝王和民间祭祀老子的有关遗迹",揭开老子故里"千古之谜",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于一九九七至一九九八年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鹿邑太清宫一带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的局部发掘并取得了重要收获:在太清宫的后宫(祭祀老子母亲的洞霄宫)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宋金时期建筑基址,出土有生活用具、碑刻资料等。此次发掘的价值和意义从老学角度看:其一,发掘结果与史志文献互相印证,充分证明老子故里确为今河南之鹿邑,而非安徽之涡阳;其二,太清宫一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早在原始社会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商周时为重要的城邑和军事重镇,春秋时为厉国都城。它向人们召示:春秋末期,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是绝非偶然的。这一考古发掘报告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其编著的《启封中原文明--二十世纪河南考古大发现》一书中正式公布,出版时间为二○○二年六月。
          ②湖北荆门郭店楚简公布:一九九三年十月,位于湖北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的郭店楚墓因被盗而得以发现,并随即进行抢救性发掘,墓内出土了一批道家、儒家竹简,海内外汉学家闻知者相互转告,学者们翘首企盼,一睹竹简真容。经过五年的整理,时至一九九八年五月(亦即本课题刚刚立项实施的第二年),由荆门市博物馆编辑、经北京大学裘锡圭教授审定的《郭店楚墓竹简》一书,文物出版社公开出版。经专家考证认定为战国中晚期即公元前约三○○年以前的下葬品。此批竹简包括道家之《老子》、《太一生水》二种,儒家之《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等十一种,合计八○四枚。由于这部分道、儒原典竹简大多未见史志记载,更未知见传世,故一经公布,骤然引起世界汉学界的极大震惊和普遍关注。海内外数百位专家学者如大陆的张岱年、任继愈、萧萐父、庞朴、李学勤、李伯谦、高明、裘锡圭、许杭生、李零、王博、陈来、张岂之、张立文、李泽厚、李存山、熊铁基、冯天瑜、姜广辉、刘大钧、唐明邦、郭齐勇、陈伟、张正明,刘信芳、香港的饶宗颐、张光裕,台湾的陈鼓应、丁原植、周凤五,新加坡的刘笑敢,日本的池田知久、工藤元男、谷中信一,美国的杜维明、艾兰、韩禄伯、罗浩、魏克彬,加拿大的叶山,德国的瓦格纳,法国的戴碧来、马克,英国的谭朴森,荷兰的施舟人,比利时的戴卡琳,挪威的Christoph Harbasmeier以及几十位博士等,竞相诵读竹简,连篇撰作著述,或交流心得,或阐明己见,或提出假说,或进行推断,或考订辨证,所见所论,惊世骇俗;所考所释,使人耳目一新。郭店竹简堪称中国近代以来考古学史上最重要的出土思想文献发现,其文献热效应、学术辐射性、思想穿透力不仅超过敦煌石窟唐人经卷,甚至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也无法与之相比。郭店竹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寻根溯源和正本清源提供了一组极为丰富、极其珍贵、极为难得的实证性文本,在揭开尘封最古老的原典面前,一些传统认识、学术见解与历史定论将可能由此被推翻,甚至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道家学说史、儒家学说史、道儒关系史、经学史、先秦史以及楚国史、楚文化史等诸多学科史因此而被重新认识或重新改写。在这批竹简中,竹简《老子》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这不仅仅是因为《老子》一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居重要地位,更是在于竹简《老子》确实带来了许多非同寻常的信息,得以在以下问题的研究中向前又大大地推进了,甚至有望破解从古至今二千多年的学术公案:首先,《老子》的成书年代可以进一步得以确定,其文本的见存年代坐标由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公元前约二○○年至少又向上推移了一百余年,即公元前三○○年以前或更早。已往的《老子》"晚出说"、"秦汉说"已不攻自破,甚至一些力主"战国说"者已因此放弃旧说,而归向"春秋末期"说。其次,《老子》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疑问得以澄清,如简本《老子》并未反对"仁义"、否定"圣""智"。再次,道家与墨家、法家,特别是与儒家的关系得以获取新知:道儒关系原初并非尖锐对立,势若冰火,而是平和共处,旨趣融通。最后,道家思想在先秦思想史中的地位、影响和发展线索将进一步得以明晰。《太一生水》是郭店楚简中又一珍贵的道家典籍,被学术界共认为是先秦哲学史上一套最完整、最精致、最独特的宇宙生成论,它为中国古代哲学奠定了基础。由于《太一生水》原与《老子》丙篇合编在一起,以至于有学者主张或许它原本就是简本《老子》的一个组成部分。郭店楚简自正式公布以来的五年间,研究成果持续涌现,据我们跟踪调查、统计汇总显示,截至二○○三年十二月,已出版专著、文集五十四种,发表论文九百六十余篇。
    ③上博购藏楚简陆续问世:一九九九年一月五日的上海《文汇报》,以头版头条刊出题为《战国竹简露真容》的特别报道,称上海博物馆四年前斥巨资,从香港购回一千二百余枚,约三万五千字总计八十余种的战国楚简。这是继郭店楚简公布以后,先秦古籍又一重大发现,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历史、宗教、军事、教育、政治、音乐、文字学等,绝大部分亦未见史志记载和传世。它们的面世又将填补诸多领域的研究空白。据《文汇报》载,其中有关道家竹简共两种:一为《彭祖》。彭祖本是传说中的道家人物,简中却首次为我们呈现了彭祖释道的记叙;一为《恒先》。这也是一篇难得的道家原典文献,整篇完整无缺。这在竹简发现史上极为少见。其篇题为当时人所定。此简论述了道家虚静的理论,提出了天地起源问题,对道家学说的研究有极重要的作用。经我们电话咨询了解,《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编辑部答称:这两种竹简计划将于二○○四年上半年出版的第三分册中予以公布。是时,《彭祖》与《恒先》既已被确定属于道家早期的典籍,它们与老子其人其书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在道家学派系统中居于何地位?《恒先》简与郭店竹简《太一生水》,一个讲"天地起源",一个论"宇宙生成",两者关系如何?这些关键问题恐只能在二○○四年上半年第三分册竹简公布以后才有望渐得答案。
          ④定州汉简《文子》价值凸显:《文子》一书唐宋以后的千余年来,多被学界判之为"伪书"而打入冷宫。一九七三年河北定县四十号汉墓中出土了竹简《文子》残卷,一九九五年竹简《文子》残卷之释文正式公布,遂使《文子》地位骤然得以凸显。尤其是郭店楚墓竹简《老子》公布以来,由竹简《文子》残卷所引《老子》皆见于竹简本《老子》,知竹简《文子》与《老子》两书可互证早出,加之两书的思想极为接近,竹简《文子》显示出文子推演《老子》哲学的思想线索,学界中一些学者推断竹简《文子》应出自春秋末年的文子,文子当为老聃弟子,而且,文子极可能承继了《老子》哲学之正统。一九九九年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教授丁原植先生已先后著作并出版了《竹简〈老子〉与相关问题研究》、《文子研究》。据悉,由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定生先生校释的《文子校释》一书,为国内第一部以竹简《文子》残卷为之底本注解、阐释文子有关道和德、道德和仁义礼法,以及由道及术的发展等论述,进而为文子正名,还文子及《文子》一书应有的地位,对先秦哲学史、道家思想史、老学史研究将产生重要影响,预计二○○四年三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以上四点,皆为本课题一九九七年五月获准立项之后出现并遇到的关乎老子其人、其书,老子故里、老子后学,文子其人、其书,以及《太一生水》、《彭祖》、《恒先》等在先秦哲学史、道家思想史、道家学术史中之定性、定位、定评的大问题。假如,我们在课题开始实施过程中即置考古学界发掘的二千年前之新材料,海内外学术界展示的研究新动向,文字学、哲学、思想史、文化史诸学科领域众多专家学者考证研究所得的新学说、新成果而不顾,采取回避绕开的做法,或许可能按时结项,但如此结项的一般性成果又能有多少文献价值、科学意义和学术品味可言?那样做,我们总感觉对不起那些为人类、社会和文化做出了贡献的先哲,对不起当今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孜孜探索的研究所得,对不起国家社科规划重重托咐,对不起我们自己的学术良知,更对不起查阅使用此书目的读者与学人。而要正面应对,纳入计划,不仅将加重工作量,增大付出和投入,占用和花费我们原本已十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出现因推迟时间过长,完成时间延期而终被撤项之危险。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选择了后者。经过近几年的全力投入、执着追求和苦苦努力,终使本课题有了更厚的积累和更大的拓展。
          五、计划修订
          由于上述四个方面新出现的学术动向及调研跟踪等原因,致使原计划时间只好向后推迟,故此,我们根据当时的实际状况与有限选择,于二〇〇三年十二月六日呈递报告并申请将完成时间延期至二〇〇四年六月底,所幸"申请报告"经项目管理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乃至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逐一审定,终获准许。我们得到了最后的宽限和难得的延时。于是,课题组权衡得失,分清缓急,集中时间与精力,力保项目主体--《老学典籍考》之书本式目录(即原计划预期成果形式:"E"工具书)如期完成。至于本项目原计划另一预期成果形式:"F"计算机软件部分,自一九九八年十月其程序设计中"原始数据录入、修改及删除功能模块"初步设计以后,由于课题组遂转入应对老子故里发掘、郭店楚简公布、汉简《文子》凸现、上博楚简整理等相关方面专题调研而未予使用。至二〇〇四年初,原有设计愈显不足,程序结构与系统配置亦已陈旧;若将就使用,仅录入一项,百余万字的繁体字数据资料其所需录入人员及计时费用我们已根本无力承受;加之原程序设计时国内尚无法解决三十种语言文字互为对译、彼此交换,且域内外中文古籍书目数据库软件所依标准亦未见统一,仓促使用,一旦不兼容,将难以挽回,更会危及书本式成果。时间紧迫、人手不足、经费短缺(资助经费仅有二万四千元)、条件所限,实属无奈,我们只得忍痛割爱将"计算机软件"部分作暂缓处理,容书本式成果完成后,争取条件继而完成。
          六、编排著录
          本项课题自立项至二○○四年已逾七年,若按原初选定并着手实施之一九九○年算起实有十四年。其间接受我们请教与咨询并给于我们指导和帮助的国内及海外学术界、教育界、文化界、宗教界之专家、学者、师长、同仁、朋友计一百三十余人,寻访图书馆八十家,查阅书刊近万册,抄录书目卡片四十三盒计二万一千张,积累课题资料约一千三百二十万字,在此基础之上于二〇〇三年十月进入数据分析、对比异同、考订真伪、序列次第、编排著录,尔后上机处理、打印成册,至二〇〇四年六月底最终形成一百零三万字的结项成果(结项后,又经一年多来的校订、补充现已增至为一百六十八万字)。
          七、体例内容
          本项研究以老子其人、其书、其学之研究成果为对象,将古今中外举凡注疏、训释、集解、考证、校勘、章句、音义、评点、辑佚、节录、翻译、札记、书录、索引、传记、书法、篆刻、绘画等内容之竹简、帛书、写卷、石刻、摹本、稿本、抄件、刻本、印本以及磁带、软盘、光盘各种文献载体材料,经普查访求、钩隐烛沉、拾遗补缺,考校异同、序列次第、著录而成的世界老学典籍文献总括性专题目录。研究过程中以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作视角,仿朱彝尊《经学考》、谢启昆《小学考》之体例,依王重民《老子考》、严灵峯《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老子书目》、谢忠正《六十年来之老子学》、朱继武与黄钊《〈老子〉研究参考资料》为基础,所知所见举凡老学典籍(附列相关文献)汇聚成册并厘为五编:一、典籍考上编·中国语言系:内收汉文(1932种)、女真文(1种)、满文(2种);二、典籍考中编·东方语言系:内收梵文(1种)、日文(430种)、高丽文(91种)、印度文(1种)、越南文(4种)、土耳其文(1种)、希伯来文(1种)、马来文(1种);三、典籍考下编·西方语言系:内收拉丁文(5种)、法文(84种)、德文(208种)、俄文(10种)、英文(270种)、捷克文(1种)、西班牙文(2种)、意大利文(11种)、荷兰文(12种)、瑞典文(3种)、世界语(1种)、保加利亚文(1种)、奥地利文(1种)、芬兰文(1种)、丹麦文(5种)、挪威文(1种)、葡萄牙文(1种)、冰岛文(1种)、匈牙利文(1种)。四、典籍考外编·老学"史料"与"论文"题录(内收《文子》研究典籍32种、论文94篇,汉文老学研究论文4675篇,郭店楚简《老子》、《太一生水》以及上博楚简《恒先》研究论文412篇,日文老学研究论文151篇);五、附录编·题名索引、著译者索引、引用文献题录、特别致谢名录等。
          主体部分上、中、下三编,每编内,首以所属文种划分。文种之间与同一文种内之老学典籍悉以其时代先后为序;同一著作者同一著述之不同版本(如修订、增补、改版)、版次(如再印、再抄),概以其所著或改印之先后,依次附列于最初著刊之后;同一著作者之不同著述,依其所著刻之时间分别排序;其有序、跋、题、记,确知其撰作或刊刻年月者,据以先后为序;未能确知者,则以著作者之生卒年月、科第与入仕通籍或其它著作年代,乃至其同时代人物亲故之事迹而排比推定之。若俱不可考知时,则依首见于某史志某书引加以推断,总之务求翔实、准确。
    著录单元,以典籍题名为主标识,依次为卷数、朝代(或国别)、著者姓名、著述方式、著者简介、著录或征引、内容提要、序跋题识、撰作年度、刊印时间、刊印地点、出版者、版本版次、所属从编、载体形态、发行附记、存佚残阙、收藏处所等。
    所收诸书性质,当以专著一类为主,凡专书或读者札记且属于注疏、解释、考证、校勘、章句、音义、评估、辑佚、节本、书录一类者亦在著录之列。明代以前之论说、杂篇,为保存先哲遗言,亦尽量收录。
          所采存佚之法:见者谓之"存",存而未见者称之"阙",原书已佚而散见于他书者为之"残",不知其存佚或事项不明者名之"未详",书存而未经眼者题之"未见",其疑似而未能断定者则用(?)号标识。
    论文之题录:①文献题名;②责任者姓名,用五号粗体字;③责任者所属单位用六号字并以圆括号"()"括起;④报刊或文集名称;⑤出版地用六号字并以圆括号"()"括起;⑥出版年度卷次期次;⑦出版年月日用六号字并以圆括号"()"括起;⑧页码起讫。
          八、典籍概貌
          《老子》自春秋末期产生以来,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经文本和注释本。经文本中目前我们见到最古者当属一九九三年十月于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中晚期距今至少两千三百年前的《老子》甲、乙、丙三组竹简计七十一枚、约二千余字;其次为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甲、乙本。唐代傅奕依据北齐武平五年项羽妾冢所得的抄本,参之以寇谦之所传安丘望之本和仇狱传河上公本校定而成的《老子古本篇》,被认为其所依者的确也属古本,对《老子》校勘有独特价值。注释本最早者应为郭店楚墓出土的战国中期偏晚至少在两千三百年前的竹简《太一生水》、河北定州汉墓竹简《文子》以及战国韩非《解老》、《喻老》;战国以后较为著名者:两汉有严遵的《老子指归》与《老子注》、河上公《老子章句》、想尔《老子注》;魏晋有王弼《老子注》。后世《老子》注本中最为流行的是河上公《注》和王弼《注》。北京大学朱谦之教授认为:河上本近民间系统,文句简古,多古字,亦杂俚俗。王本属文人系统,文笔晓畅,多善属文,而参错己见,与古《老子》相远。唐代有成玄英《老子疏》、王真《道德经论兵要义述》、陆希声的《道德真经传》、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宋元有王安石《老子注》、苏辙《老子解》、林希逸《老子口义》、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吴澄《道德真经注》;明清有薛惠《老子集解》、释德清《老子道德经解》、焦竑《老子翼》、王夫之《老子衍》、俞樾《老子平议》、易顺鼎《读老子札记》和刘师培《老子斠补》;民国有罗振玉《老子考异补遗》、马叙伦《老子核诂》、奚侗《老子集解》、高亨《老子正诂》、蒋锡昌《老子校诂》、劳健《老子古本考》;当今有北京大学教授朱谦之《老子校释》、台湾大学教授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台湾高道萧天石《道德经圣解》、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古棣《老子通》、北京大学教授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等。历代研读《老子》,并为之作注者,不仅仅局限于文人学士,可以说上至帝王将相,如唐玄宗《道德真经注》与《道德真经疏》、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明太祖《御注道德真经》、清世祖《御注道德经》等;下至山野村夫,如宋马蹄山人《老子注》、明玉枢子《道德经疏义》、清浮山道人《道德经浅解》等。而由女性角度阐释《老子》者,宋有曹道冲《老子注》、民国有冯沅君《老子韵例初稿》等。从年龄上看,最小者当属三国魏王弼,十余岁即钻研老庄著作,惜二十四岁英年早逝,其撰作《老子注》时约为二十,却书传百世、彪炳千古;最长者当推台湾大学教授严灵峰先生,八十八岁高龄时还在为北京中华书局主持修订出版所著的六卷本《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二○○二年十月严教授仙逝,享年九十九。严先生一生之著述颇为丰厚,仅老学领域即多达五十八种,其中涉及辑佚、校勘、书目、论著、纂辑等多个方面,而《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编》、《无求备斋老子集成续编》、《无求备斋老列庄三子集成补编》,迄今为止仍是搜罗最富(共收入近四百种、约八百多卷)的古今中外有关老子研究著述的钜型丛书。学术文化方面:当今老学领域,在思想研究、文化弘扬方面为海内外所公认的著名代表应为台湾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陈鼓应先生;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熊铁基先生与其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拓展老学研究新领域,在创建老学专门史、断代史、国别史方面功绩卓著,已经出版和完成的专著有:熊铁基等《中国老学史》与《二十世纪中国老学》、董恩林教授《唐代老学: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国之道》与《唐代〈老子〉诠释文献研究》、刘固盛教授《宋元老学研究》、韦东超教授《明代老学研究》,以及刘韶军教授《日本老学研究》等正在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胡孚琛研究员与中南大学哲学研究所吕锡琛教授合著的《道学通论》一书,涵盖了道家哲学、道教史、术数学、内丹学、养生学、医学、道教文献学等诸多研究领域,着重探讨了在跨入新的纪元之门时,道学的现代意义和发展前景,内丹学的科学内容和道教改革的方向。明确指出,《道德经》是一部救世书,其要害在于以"无为"为体,以"无不为"为用,以一个"生"字为源头,以一个"化"字作背景,以一个"因"字为枢机,以一个"中"字为纲要,以一个"和"字调万机,以一个"忍"字应世务,以一个"逆"字修丹道,追求与道合真的最高人生艺术境界。著者在书中呼唤形成有时代精神的新道家学派,提出将新道学作为中华民族二十一世纪的文化战略,为重构中华民族的现代新文化而努力。自一九九八年五月,郭店楚简《老子》正式公布以来,研究专著持续涌现,如丁原植教授《郭店竹简老子释析与研究》、崔仁义研究员《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刘信芳教授《荆门郭店竹简老子解诂》、赵建伟教授《郭店竹简〈老子〉教释》、魏启鹏教授《楚简〈老子〉柬释》、侯才教授《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校读》、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池田知久《郭店楚简老子研究》、彭浩研究员《郭店楚简〈老子〉校读》、邹安华教授《楚简与帛书老子》、张吉良教授《老聃〈老子〉太史儋〈道德经〉》、尹振环教授《楚简老子辨析》、何新研究员《古本老子"道德经"新解》、美国达慕斯大学艾兰教授等《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美国达慕斯大学韩禄伯教授《简帛老子研究》、廖明春教授《郭店楚简老子校释》、孙以楷教授《〈老子〉注释三种》、李尔重教授《郭店〈老子〉与六种〈老子〉比较研究》、李存山研究员《智能之门·老子》等,骤然形成世界性"郭店楚简《老子》"文化现象,目前仍在持续之中。总之,"道与世降,时有不同。"若依时代分可有春秋老子、战国老子、秦汉老子、魏晋老子、隋唐老子、宋元老子、明清老子、民国老子,当代老子;依地域分有河洛老子、中原老子、淮河老子、荆楚老子、西域老子;以国别分有中国老子、日本老子、韩国老子、法国老子、德国老子、英国老子、美国老子、俄国老子、意大利老子等;以主题分有宇宙老子、哲学老子、道德老子、政治老子、军事老子、养生老子、经济老子、美学老子、道教老子,文学老子、艺术老子,以及自然老子、物理学老子等;依载体形式分又有竹简老子、帛书老子、写本老子、石刻老子、刻本老子、印本老子、抄本老子、篆刻老子、书法老子、绘画老子、影视老子等。由此我们慨叹:固然老子之根在鹿邑,老学之根在中国,但老学研究却早已难分疆域与国界、老学文献更难辨文字与语言;渊源久远、博大精深的老学文化不仅是河洛中原的显著标志,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和主干之一;贯通古今、融会东西的老学文献资源,不仅成为中国历代学人研究成果之结晶,而且是东西方世界汉学众多学者探究的知识综汇,甚至成为整个人类积淀丰厚、独具脉络且弥足珍贵的一份巨大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九、突出特色
          本课题侧重于对当今所知所见存世诸本以及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老学典籍尽力访求和搜集,其著录务详,提要撰写力求材料丰富,叙述准确;对残缺佚失、未能目见之书的著录则从简,其提要或暂付阙如。课题实施中,我们严格遵循:"收录完备、体例合理、著录准确、评介客观"的原则,并尽可能将我国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秀传统与中外老学文献遗产、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以及当今老学研究最新成果融为一体,以体现和展示作为老子故里、老学故乡在世界老学典籍文献整理与研究方面所应有的水准、所应做的贡献。本项研究依据《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记载、汉简《文子》残卷出土以及近年来学术界考辨研究所得,将文子及其书列为老子后学和训释《老子》第一家,旨在恢复文子及其书在承继老子哲学正统之应有地位,对晚近以来深受"疑古"之风、"驳书"之说影响,所有老学书目著录几乎均采取回避的做法而言,当不失为一种突破;而本项目以渊源已久、博大精深的老子其人、其书、其学为主题,几乎将古今中外所有于之相关的承继与传播、生平与造诣、注译与研究、典籍与文章、著录与征引、序跋与评论、刊刻与出版、版本与印次、字数与册数、存佚与见藏、题录于索引汇聚于斯编,多侧面揭示、多途径反映,不惟在同类"老学书目"中,即使在先秦诸子研究论著"书目",甚或在专题性书目中皆不失自己的新意及考究。所含时限最长(上下二千五百年)、所收语种最众(三十种)、所录论著最多(老学典籍:中国语言系1961种、东方语言系503种、西方语言系618种,总计3082种;老学论文:汉文4675篇,又《文子》论文94篇,郭店楚简《老子》、《太一生水》、上博楚简《彭祖》、《恒先》等论文412篇,日文151篇,总计5332篇)、所示载体最富(战国竹简、汉代帛书、六朝写卷、隋唐石刻、宋人雕版、元人书法、明代版画、清人活字、晚近铅排,以及稿本、抄件,当今磁带、软盘、光盘等)、所著事项最细(选择确定了涵盖古今中外老学典籍书目信息存储事项计60余项分别为:书名项含文献编码、汉语拼音、书名、卷数;著者项含著者时代、著者国别、著者名称、著作方式;版本项含出版年、出版地、出版次、版本著录、版本类别、批校题跋、版本系统;提要项含著者生平:姓名、生卒年、字、号、别名、谥号、籍贯、科第出身、历官及最高官爵、非仕宦者的职业或特操、主要经历、师承情况、造诣、主要著述、庄学研究、易学研究、传记文献;内容要旨:著述缘起、成书经过、书名由来、别名简称、体例结构、内容梗概、学术渊流;学术评价:内涵特征、成就贡献、缺欠局限;版本项含书成时间、刊印时间、刊印地点、刊印主持、版别、版次、载体材料、版本特征、序跋题识、历代著录、版本系统、丛书收录、装帧形式、页数、开本、尺寸、图照、字数、统一书号、印数、定价、存佚情况、版本价值、见藏处所;附录及引用文献等)、所占史料最详、所据成果最新(如有关郭店楚简《老子》、《太一生水》,上博楚简《彭祖》、《恒先》,汉简《文子》等,汉文老学论著现已收至二〇〇五年八月份)、所著版本最全(如河上公《注》,收录历代版本达113种)则为本项研究之主要特征。课题组成员通力合作,十四年执着而不坠,坚守如一、苦苦寻觅、拾遗补缺、钩隐烛沉、辨伪存真,终于编制完成了这项规模庞大、收罗完备、体系严谨、层次清晰、评介客观、查寻便利的老学专题性综括检索工具书--《老学典籍考:二千五百年来世界老学典籍文献总目》。
          十、价值影响
          本项课题通过对二千五百年来老学典籍文献资源所进行的全面普查、系统整理与科学总结,为世人全面了解古今中外老学典籍确切情况、反映老学文献渊源流变、揭示《老子》影响传播轨迹、建立老学承继系统坐标、把握老学研究未来动向,乃至对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学术史、中国图书史、中国出版史、中外文化交流史、文献学、目录学、世界汉学等诸多研究领域将提供一份重要参考和依据。而此《总目》的编制完成与出版面世,或可为今后子学书录及专题书目达成全方位、大容量、多途径地揭示其主题奉献上又一独特的编纂体式与个案。
    二○○四年七月,《老学典籍考:二千五百年来世界老学文献总目》项目成果一并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呈请"鉴定结项",经国内"中国哲学史"、"道家与道教"、"中国哲学与文化"、"古典文献学"、"图书馆学"相关专家评审鉴定,一致给予高度评价:"课题作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那就是把二千五百年来中外有关《老子》与老学的所有文献列目,搜罗完备,考证其版本,汇编成煌煌两巨册。
          ……本课题组的同志们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全力搜集各种文字的历代老学传衍、翻译、研究论著,并从文献学、目录学、辨伪学、考据学与思想史的角度加以研究,最后形成为此一成果,供全世界的汉学家、中国学家与我国学者所用,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这是学者们研究的基础。"《总目》"是迄今为止老学研究领域规模最宏大、收罗最完备、体系最严谨、检索最方便的一部大型工具书";"是我国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领域近五十年来的杰作,填补了老学研究领域一项文献学的空白";"是一部集大成、富创新、份量重的文献学佳作,为中国老学史、世界老学史、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写作提供了坚实的史料基础。"十月二十一日以"优秀"等级结项(结项证书号:20040824)。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在其网站发布《倡导严谨治学潜心钻研的优良学风 努力推出价值厚重影响深远的优秀成果》一文,给于突出表彰和宣传,将其列入"重要成果推荐",并确定选入《国家社科基金文库》资助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于二○○五年三月三日第④版刊发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记者塔西娅娜撰写的《严谨治学潜心研究价值厚重影响深远--河南省社科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老学典籍考〉以"优秀"等级结项》一文。
          十一、缺欠不足
          作为一项研究课题从申请、立项、实施、鉴定、结项,按一个相对独立周期而言,或可暂告结束。此时检视所作成果,确还存有一些缺欠、不足,其主要问题在于:①珍本秘籍、新版图书、域外典籍原书实难尽见;②书目提要撰写学术尺度把握不一(上述两点,我们曾在所呈项目《申请书》中虽已预料,惜终因条件所限而未能予以避免);③文字数人录入,文稿几经变库,繁简转换、文字校对,未能一一细核,其中定有差错。本项研究虽已鉴定结项,但校订、增补及完善工作自申请结项迄今的一年多来,我们仍在尽全力抓紧完成,已便早日提交全国社科规划办纳入《国家社科基金文库》出版。总之,此项成果一旦正式公布,我们将确保她名副其实的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使之能够屹立于世界图书之林,启示读者、嘉惠学人。
          十二、后续工作
          印刷体《老学典籍考:二千五百年来世界老学文献总目》的完成,仅仅是我们有关老学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的第一期工程。目前,我们正在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方克立教授、胡孚琛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郭齐勇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杨翰卿教授等专家的提示与要求,积极争取、创造条件着手第二期工程,向有关部门申请资助并研制创建基于互联网的"二千五百年来世界老学文献书目数据库"与"世界老学文献资源数据库",倾力打造世界汉学领域中老子学术交流的枢纽、国际老学文献检索与信息交换的平台,以期老学文化更大地弘扬、老学研究更快地发展。
          最后,我们特别向给予支持、提供帮助的国内外各位专家学者们致以深深地谢意,同时恳请诸位专家学者能继续给予我们以批评、指导、支持与帮助。
    (弘扬老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   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


    < 1 >   < 2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